□ 本报记者耿兴敏
□ 肖鑫 王泽锋
“王医生,我要当妈妈了……将来也要让孩子当军医,造福老百姓。”今年“五一”刚过,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医生王丹欣喜地收到一封来自广西的感谢信。
去年暑假,王丹作为该校第十五批博士团成员,深入广西桂林兴安县开展医疗帮扶时,个体户小樱找到了博士团,哭诉自己不幸的遭遇:婚后6年未有生育,走遍全省各大医院求子未果时,婆婆再三逼迫小夫妻离婚,令她痛不欲生。王丹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对小樱进行了心理疏导,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出一整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他们来寻求帮助,就是冲着我们的‘军字’招牌”,王丹眼里流露出一丝自豪:“如今她成功怀孕,家庭幸福,就是对我们博士团最大的褒奖。”
自2000年开始,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团主动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发起的百支博士团“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当时学校党委决定,一定要克服困难把这种为民服务忠诚于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一诺出,16年不曾变。于是,每年的假期,就是该校博士团下乡的时间。
16年一诺不曾变
时隔16年,如今已是解放军153医院副主任医师的李永生,依然忘不了当年用“手语”和他交流的那对维吾尔族夫妻。
2000年暑假,正在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士的李永生作为第一批博士团成员,随团队携带近20万元的药品、器械来到新疆和田。第二天,一对怀抱婴儿的维吾尔族夫妇就急匆匆赶来求救。他们刚出生11个月的女儿阿依木汗,已昏迷3天3夜,跑遍乡里的几个卫生所也毫无办法。由于不懂汉语,年轻的维吾尔族父亲用“手语”焦急地比画着告诉李永生:只盼女儿能睁开眼,哪怕是哭闹一下也好!
眼看这个贫穷但快乐的“亚克西”家庭几近崩溃,李永生决心用尽全力救活小阿依木汗。他当即采取腰穿检查确诊孩子患的是“病毒性脑炎”,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紧急施救,全体博士团成员放弃休息,整夜守护观察,轮流为孩子吸痰、喂牛奶、按摩肢体,小阿依木汗终于在一天半后,睁开双眼,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啼哭。语言不通的维吾尔族父母一时激动得难以表达情感,只好握住李永生的双手紧紧不放……
当小阿依木汗苏醒后乌黑的大眼睛看着他的那一刻,李永生突然“顿悟”了读博和行医的真谛。随后的20多天里,他和团队成员们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和忘我的热情对抗着当地风沙、缺水、断电等恶劣环境,奔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的一市两县,行程8000公里,共诊治病人6000余人次。
1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共派出17批博士团,深入营区、边区、老区、社区。博士团的人员每年在变,热爱人民的热忱始终不变,他们的足迹遍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广西、浙江、上海、安徽等9个省、市和自治区,行程共30多万公里,被当地群众誉为“民族团结的使者”“广大农牧民的福音”和“创新理论的播种者”。连续11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五部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4年荣获上海市社会实践30周年“十大最具影响力项目”。
为谁当兵的境界升华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支燃烧着爱民情怀的火炬,从李永生等第一批博士团成员的手中递出,在一批又一批博士团成员间接力传承着。
到了假期,在安徽金寨的一些乡村,不少群众会早早地等待在路口:她们等着博士团的到来。
还有什么比群众的需要更让人心动?16年来,每当博士团离开时,质朴的边区群众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你们是恩人。
而在一批又一批博士团成员们心里,自己不是恩人,是将百姓当亲人、把患者当家人。2015年元旦,为抢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伤员,校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坚持60个小时不眠不休,以惊人毅力将3名重伤者拉离死亡线。他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博士团成员,当年雪域高原的精神洗礼,给了我今天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15年前,王志农随博士团来到西藏拉萨,在海拔4000米、空气氧浓度仅为内陆60%的恶劣条件下,他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为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11岁男孩邓志康实施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为患上肺叶包囊虫病的4岁藏族女童洛曲做了根治手术……他先后成功施行了80余例复杂心脏手术,填补了15项国际、国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手术空白,为雪域高原开展高难度心脏手术开了先河。
这支医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博士团队伍中,每批都有女博士,她们的精湛医术和温暖情怀让老区边区人民念念不忘。
2013年暑假,朱莹随博士团来到革命老区广西兴安。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子可谓一帆风顺:以全优成绩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推荐免试来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并入伍。直到深入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巡诊时,她才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茅屋瑶寨。刚踏入一间昏暗的矮草屋时,她就听到了激烈的咳嗽声,顺着微弱的光线和声音寻望,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已被严重的肺病折磨得脸色蜡黄。
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随着哮喘剧烈起伏,朱莹被深深触动,她暗想要用自己所学的一切为老人解除痛苦。朱莹和队友们要把这位罗阿婆送到县医院,老人死活不肯去,对她说:“我得的是肺癌,已经没救了,没钱治病就让我在家里等死吧。”朱莹偏不信这个邪,她硬拉着劝着老人重拍了肺部CT,和同事反复研究后认为:从结节的形态和征象判断,很可能不是肺癌,只是重度肺部感染。朱莹将病情影像资料传给远在上海的导师,并请求他和3位专家一同远程会诊,后来一致认为炎症的可能性较大。在朱莹的积极努力和申请下,县医院为老人减免了医药费,持续做了两个星期抗炎治疗后,复查影像显示病灶明显缩小了一半。
当年依依不舍十里送红军,如今一腔深情送别子弟兵。老少边区的群众总是那么的质朴,这份情谊和信任也深深触动着代代博士团成员重返故地,为民服务。
博士团返程前,已转为轻咳的罗阿婆抱着一个重重的包裹,步履蹒跚地捧到朱莹面前说:“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这是我自家地里种的苞谷,你们拿去路上吃,解放军永远是我的恩人!”解开包裹,看到一排排煮成金黄色、热气腾腾的玉米时,朱莹禁不住热泪盈眶。
她坦言,特招入伍之前,一直对“为谁当兵、为谁行医”没有太深理解,老区朴实的百姓们给她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教育课:自己和同伴们不是百姓的恩人,而是亲人。
同样被山区百姓鱼水深情所融化的,还有妇产科博士石晓敏。
2005年,她随博士团深入云南鲁甸水磨乡,这里是苗寨人集居地区,由于苗族妇女生育多、居住潮湿、卫生条件差,患妇科疾病人数众多。其中,一位47岁的妇女李桂枝血红蛋白仅5.7克,经石晓敏诊断后为子宫肌瘤,需要立即手术并且术前输血。但是这个五口之家十分拮据,唯有变卖土豆和玉米换来的一点点钱,根本拿不出医药费来。看着患者苍白憔悴的脸,石晓敏悄悄为她垫支了500元医药费,并成功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术。
博士团离开鲁甸时,李桂枝的丈夫冒雨相送了30里泥泞的山路,双手捧着6个捂得热腾腾的鸡蛋,硬是塞给石晓敏要她路上吃。望着这个质朴的莽原汉子,石晓敏流着泪说:“能为山区百姓减轻一点病痛,我们付出多少都值得,在这里我明白了我们当兵、读书、行医的真正价值,我的心已和山区百姓紧紧连在一起!”在随后的岁月里,她又多次主动报名参加各支下基层医疗队,倾情服务边远艰苦地区。
为边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博士团
2014年7月,博士团在革命老区广西兴安进行医疗帮扶时,遇到一名因车祸导致右髋臼严重骨折的患者。
常规手术治疗这种骨折的时间长、出血量多、复位固定失败率高。为保证救治万无一失,骨科博士杨鹏决定利用先进的3D医疗打印技术开展手术。他利用专业化软件打印出患者1:1的3D骨折模型,并与该县医院医生一起,为这名患者实施了3D打印辅助下的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使这台原本需要5~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复杂手术,仅用了3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成为全国县级医院开展的首例该类型先进手术。
为应对当地因山路多、雨季长频发的各类骨损伤类疾病,博士团还专门对县医院的骨科医生进行了3D打印技术培训,将前沿技术“植入”老区。
鲁甸县委副书记、县长石邦云说,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团在支援鲁甸的5年里,始终把培育基层医疗骨干作为工作的重点,每一次高难度手术后,博士团成员总是耐心地为基层医生讲解手术中的技术要点,不厌其烦地解答疑难问题,传技术、帮专业、带发展,真正做到“帮扶一科、辐射一院,帮扶一院、惠及一片”。
博士团针对胃病、白内障、妇科疾病、小儿心脏病等边远艰苦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手把手帮教当地医务人员操作呼吸机、腹腔镜、消化内镜、泌尿微创术等易上手的实用新技术,共进行技术带教10万余次、手术示教500余台、业务讨论600余次、理论授课210余场,以实际行动为“四区”培养出一支支“常驻博士团”。
爱民基因在博士团成员间代代相传。“留下一支不走的博士团,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百姓需要,就是我们的课题;百姓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博士杜奕奇的话语是他们“不走”的真实写照。
16年来,博士团始终坚持把实践活动作为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发展的“转化器”,培养塑造了一大批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赴新疆和田博士团成员曲乐丰,目前已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中青年血管外科专家,在国际上首创了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支架移植物“解剖固定”的新概念,为提高国内血管外科技术水平做出了特殊贡献。如今,24名成员走上团级以上领导岗位。这也得益于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团的精神传承,注重学校为民为军的红色基因传承。
“让青年博士走向社会、投身实践,在服务军民的过程中察民心、长才智、立信念,是我们培育学员军人核心价值观、铸牢他们爱党爱国爱民信念的有效模式。”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王连锁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