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韵曦
□ 实习生 吕灵煜
“张妈妈做军鞋,一做就是一整夜。不怕腰痛眼睛酸,哪管手上磨出了血。没有布拆衣裳,口粮磨面打浆浆。鞋子做得好又好,一双一双送战场。千针万线一颗心,献给亲人八路军。穿上军鞋上战场,多多歼灭东洋军。”
走进北京延庆大庄科乡的古老村落沙塘沟村,这首名为《张妈妈做军鞋》的革命歌曲一直广为流传。作为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最早开辟的平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沙塘沟村播下火种,为了支持抗战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沙塘沟村涌现出一批支援抗战前线的革命妇女。
抗战期间,高文英、高文先、张玉花、董学兰、张自明、闫来荣六位40岁左右的姐妹、亲戚秘密组织妇救会,为战士做饭、做军鞋、缝补军装、站岗放哨,联合村民团结一心抗击日寇,为平北地区抗日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
时间久远,她们大多已不在人世,但这里的人民永远记得她们——延庆支前六姐妹。
在沙塘沟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悬挂着一张六姐妹的合影,照片上仍可以看到彼时她们眼中的坚毅。
“为了不忘记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百姓作出的贡献,我才建立了这个纪念馆。我的奶奶也是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一员。”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筹建者、沙塘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元的奶奶,正是延庆六姐妹中的张自明。
“我奶奶是六姐妹中年龄最小的,她不仅为八路军做饭、站岗放哨、缝制军鞋,还收养过八路军的孩子。”张海元告诉记者,那时平北地区抗日战争较为艰难,一次一位八路军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了奶奶,“当时奶奶家里也有好几个孩子,为了养好八路军的闺女,宁可自己家的娃吃不上奶,也不能饿着她。”这个名叫李秀芳的女孩在张自明家健康长到4岁,才被家人接走。
“当时,平北抗日根据地正处于开辟和初创时期,沙塘沟又是平北根据地开辟时我党最早的落脚地,我的丈夫张华是我党开辟平北根据地初期在当地最早发展的党员之一。于是,我的家便自然而然成了当时开辟最早的干部落脚点,吃住的中转站,开展活动的联络点。”今年97岁的高文英是延庆六姐妹中唯一健在的老人。
已近期颐之年的高文英,眼睛、耳朵都不好使了,在她断断续续的回忆中,记者得以了解发生在那段岁月中的故事。
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很穷,房子被日伪军烧光了,村民们只能住在窝棚里。但只要八路军来到村里,村里的妇女们便立刻行动起来,为八路军做饭、站岗、放哨。
“当时是日伪统治时期,家里生活异常困难,尤其是粮食经常短缺。但只要八路军来到村里,我都想方设法为他们多做些饭,为此我们把自己地里刚结粒的青玉米掰下来给八路军熬粥喝,把留着明年播种的种子给八路军做饭吃,而我们就到山上挖野菜充饥。”
除此之外,延庆六姐妹还积极组织村里妇女为八路军赶制军鞋。高文英告诉记者,“当时只要敌人不来扫荡,就在家里做军鞋,敌人一来就上山,躲到窝棚里继续做鞋,妇女们互相帮助,没日没夜地做,一做就是几麻袋。”
妇女们做鞋手艺是有,却缺少做鞋的布料。于是六姐妹又号召村里妇女们把自己家衣服、被子给拆了,用这些布料做鞋子,“宁可自己没有衣服穿没有被子盖,也要保证八路军有鞋子穿”。
“从我结婚到日本鬼子投降的几年间,尽管我们一家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但我的家一直是我党在当地开展革命斗争的稳定可靠堡垒。”说起抗战往事,高文英一直十分激动,她的两个孙子也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就爱听奶奶讲过去抗战的故事,想到他们祖辈作出的贡献,自己也十分骄傲。“我们都是在听革命抗战故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说。
“当如今的中国人享受着母亲那一代人奋斗了一生才获得的成果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渐渐被尘封的历史。”高文英的子女们表示,“这些记忆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这些历史,我们不应忘却,也不能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