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边带小孩边在李集一条街上做小手工
每天下午3点,李集镇中心幼儿园门前,孩子们陆续走出幼儿园大门,53岁的高雪华正好干完手中的加工活,把成品交给经纪人,立马兑现了当天的加工费26元钱,“我年龄大了一天能赚个二十多块,她们手快的一天能赚三四十元,还不耽误照顾家,可好了!”高雪华边说边把钱装进衣兜里,接上小孙女,高兴地回家了。
在徐州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幼儿园门前,有一条绵延近两公里的来料加工一条街。接送幼儿的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在校门口来料加工经纪人处拿料,三三两两坐在路旁,大家边聊天做手工活边等孩子放学,这一场景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徐州市妇联把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在该市各级妇联的大力推动下,如今,手工来料加工业已辐射全市11个县区、60多个乡镇、200多个自然村,从业妇女近30万人,来料加工从业妇女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已成为徐州市农村妇女致富的特色品牌。
徐州市妇联主席石启红介绍,最初,来料加工是由睢宁县个别经纪人从浙江义乌拿货,进行头花、饰品等加工,后来在睢宁县妇联宣传推动下,当地各村妇女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一家比着一家做。
在李集镇东圩社区陈场组王秀妍的来料加工点,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从纯手工加工发展到机器加工,工人的工资也从原来的每天二三十元提高到五六十元。”王秀妍兴奋地说。
王秀妍是比较早“开窍”的女经纪人,她对来料加工业的未来发展把握准确,“要把来料加工向来单加工、来样加工发展,最终要转型到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看样定做等多元化手工加工业方向发展,这才是来料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徐州市妇联对妇女来料加工业发展的部署和王秀妍的想法不谋而合。石启红介绍,市妇联着力实施了“来料加工业提效扩面工程”,推出了六大举措,“旨在实现手工加工业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长效化。”
今年初,江苏省巾帼来料加工展洽中心落户睢宁,今后,徐州的妇女来料加工业发展将依托展洽中心建立来料加工培训基地,将展洽中心打造成集展示、培训、研发、生产、销售、推广于一体的苏北巾帼来料加工产品的宣传展示平台、展洽销售平台、网上交易平台。
徐州市妇联还打造了三公里培训圈,以条件好的村、社区为中心,建立一批巾帼手工来料加工培训基地,对三公里范围内有意从事手工加工业的妇女、女经纪人、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女能人开展“拉网式”调查摸底,对她们就地就近、分层次开展加工技能、营销知识、电子商务培训。
与此同时,通过成立女经纪人协会和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定期组织特定群体赴义乌等地参加业务洽谈及商务培训,建立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先后选树了一大批创业妇女典型,并通过召开观摩会、巡回事迹报告会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业,实现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资金不足是妇女创业就业的一大难题。徐州市妇联联合市人社局、财政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实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同时,针对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无法完全满足创业女性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2014年,连续两次召开“架金桥 促发展”巾帼银企对接会,为137名女企业家实现银行融资8.26亿元。
徐州市妇联还引导更多的女经纪人注册网店,运用现代经营手段,推动来料加工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