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华 王德思 周锐
他3次征战国际赛场,与30多个国家的特种兵交手,力压群雄掀起“中国震撼”。
他精通40多种武器装备,掌握30多项特战技能,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夺得33个冠军。
他16次负伤,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至今仍战斗在特种作战的第一线。
“平时磨刀,战时杀敌。最大的渴望是胜利!”成都军区13集团军某旅参谋长黎登贵,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19年特种兵生涯的血性征程。
“想要真本事,就往死里练”
能成为最优秀的特种兵,黎登贵起初并不被人看好。
1996年,刚入伍的黎登贵与战友拳击对抗,时常被揍得“满脸开花”。障碍训练,他身体协调性不好,别人两三遍就轻松掌握,他反复练了十多次还总是犯迷糊。
“我就偏不信这个邪!”黎登贵发起狠劲。练长跑,他跑得呕吐晕厥;练障碍,他被摔得皮开肉绽;练行军,他脚上的血肉和袜子粘在一起,一脱掉层皮。
一次比武,负重30多公斤的黎登贵利用一根绳子跨越30米长的障碍。爬至中点时,他的身体突然被晃动的绳子甩了下来,只用两只手死死抓住绳索。
1分钟、2分钟……就在大家以为他会放弃时,他突然大吼一声,硬是将腿钩到绳上,倒挂着一把一把拖拽到终点。
狙击、爆破、跳伞……靠着不服输的精神,黎登贵克服一个个难关,不仅成为旅“全优尖兵”,还两次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
与黎登贵共事13年的旅长苏杰这样评价老战友:“为了胜利敢用命搏,是他军旅生涯始终如一的状态。”
“不敢刺刀见红的人,不配叫军人”
黎登贵常说:“军人是较量的职业,不敢刺刀见红的人,不配叫军人。”
2013年年初,成都军区组队备战代号为“金鹰-2013”的国际侦察兵比武,考虑到黎登贵的年纪过了特种兵“黄金期”,上级计划让36岁的他担任“总教头”。
没想到,黎登贵非要和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比一比。经过10轮残酷淘汰,经验老辣的黎登贵以队长身份,带着12个年轻队员连续征战5昼4夜,与7国12支特种部队展开激烈对抗。
在进行组合射击课目时,草原突然卷起狂风,雨点扑打得人睁不开眼。一些外军队员收起枪等待雨停,黎登贵却示意裁判可以继续。
“这种鬼天气,中国军人也要打?”在场的人顿时屏住呼吸。
一声令下,只见黎登贵迅捷调整表尺,拂去脸上水花,猛吹砧孔积水,利用通视目标的瞬间,“啪啪啪啪”连开4枪。
“4A,优秀!”枪声未落,四周的掌声瞬间压过雨声。
在黎登贵的带领下,中国参赛队夺得21个课目中的16个单项第一、5个单项第二,以绝对优势夺得外国组第一名。
“要有赴死的胆子,更要有求生的脑子”
海拔5150米的冰川湖泊,从没有人敢下湖游泳。用牧民的话说,那是“把命捧给死神”。
但是黎登贵跳下去了,因为他觉得“打仗可能用得上”。
湖水冰冷刺骨,上岸后,他抓紧测量体温、心跳等参数,深吸几口气,又“扑通”跳进湖里……
半个月后,这份用生命“打捞”的数据被整理成2万余字的《高寒山地武装泅渡可行性方案》,对热身训练、极限时间、身体恢复等细节逐一明确,为高原作战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
“谋打赢不能蛮干,要有赴死的胆子,更要有求生的脑子。”黎登贵说。
为了练就“最强大脑”,他涉猎群书,仅读书笔记就达3万多字,宿舍里摆满了外军特种作战书籍,每本书都被翻得起褶,密密麻麻写满注记和心得。
黎登贵将战例研究和演练实践结合起来,总结归纳了十余个课目的实战技能和训练方法,拍摄制作了2部教学录像片,由他撰写的6篇研究成果,已成为特种部队的经典教案。
为了让官兵明白“脑袋不灵光,打仗准挨枪”的道理,黎登贵在野外驻训时特别喜欢“摸哨”。吃尽苦头的战士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明哨变暗哨,固定哨变游动哨,戴上夜视仪,布上传感器,在关键部位设机关,甚至连铃铛、陷阱这些土办法都用上了。
渐渐地,黎登贵摸哨变得越来越困难,有几次反而被哨兵“收拾”了,但他却很高兴:“特种兵学会用脑子打仗,就离胜利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