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利彩
“这是一所漂泊在大海上的房子,房子是胡萝卜形的,窗户是英语字母状的,房子旁边还有绿色的树……”李欣玉指着一幅她刚完成的作品说。
李欣玉是北京黄村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5月26日,她和其他140多名孩子一起,参加了由中国美术馆和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打工子弟进殿堂 共绘美的梦想——童绘美丽家园”迎“六一”大型公益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充分发挥想象力,画下了自己心中的家园。
“孩子们特别有创造性,运用不同材质,做出的作品千姿百态,所以说孩子们常常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我们不应该用僵化的绘画方法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的艺术教育者应该更多地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澜说。
“打工子弟进殿堂 共绘美的梦想”公益活动致力于为打工子弟打开一道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融入艺术和社会的机会,彰显了中国美术馆和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对于少年儿童——尤其是对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关爱、扶助,也希望借此唤起更多社会人群对于打工子弟儿童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据了解,在过去8年的时间,阳光文化基金会和阳光未来艺术基金会致力于为缺少机会的孩子创造更多接触艺术的条件,北京已经有19所打工子弟学校累计3万个孩子从项目中受益。
李欣玉就是其中之一。李欣玉从小喜欢画画,但她的爸爸妈妈在北京一家饭店打工,收入一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美术课,一直是她的梦想。两年前,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在黄村二小开展了公益活动,小欣玉才有机会接触美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起了画画。
“我们真正能够交给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是有限的,但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给孩子带来自信,打开孩子们的眼界,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杨澜说,“以后会有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殿堂,欣赏艺术、创造艺术,把自己最浪漫的想象、最自由的心灵展示出来,让全世界看到他们了不起的创造。”
“美育不只是学会弹琴唱歌画画,更重要的是通过孩子们接触真正美的艺术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最终达到人性中真善美的境界,实现心灵的丰富和成长。”全国妇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当日的活动时说,中国目前共有流动儿童2800万,在城市流动儿童中开展艺术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深远。
小欣玉快上中学了,也许明年她就不能继续在北京上学,而要回河南老家了。
“不管在哪儿上学,我都会继续画画,因为我喜欢画画,画画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放松。”李欣玉说,“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