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权德舆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来的研究者多将目光放在对其诗文的研究,而对策问部分很少有专门系统的研究。陈江英的专著《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在仅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部分策问文尽量作详细、系统的解读、评析与阐释。该书是对权德舆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完善,具有填补空白的特殊价值。
■ 温虎林
陈江英的专著《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是一部解读陇右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思想的书籍。该书在简单介绍权德舆生平著述的基础上,知人论世,重点对其策问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治上,官至宰相,秉公持正,励精图治;文学上,著述丰厚,有《权载之文集》五十卷行世,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时人誉之为“文坛宗师”“一代宗匠”。纵观其一生,其政治作为遮盖了其文学光环。无论如何,权德舆都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权德舆传世五十卷诗文集,内容庞杂,涉及碑铭、酬唱、颂、议论、表、状、策问等内容,内容广博,涵盖面极广,在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的陇右名人当中,可谓是绝无仅有。
客观来说,由于受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权德舆的诗文创作有很大的局限性。题材狭窄,大都是碑赞、应酬、唱和、送别之作,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远远不足。尤其是对于中唐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痛苦,相对来说在诗文中的反映都还不够充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侧面反映出当时士大夫群体的思想风貌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尤其权德舆诗文集中的策问部分,是权德舆贞元十八年(802)、十九年(803)、二十一年(805),三典贡举期间所作科举考试题,是他议论文中的精华,是体现他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经学思想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虽说是代表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所出的试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权德舆自己思想的体现和反映。
这些策问大都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文化、礼仪、军事等领域,在考核经典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举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选拨人才。历来的研究者多将目光放在对其诗文的研究,而对策问部分很少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是权德舆研究中的薄弱点。作者针对这一现状,在仅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部分策问文尽量作详细、系统的解读、评析与阐释。因此,《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的出版,是对权德舆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完善,具有填补空白的特殊价值。
首先,将权德舆策问作为研究对象,要有一定的勇气。古人做学问,大都喜欢玩弄字眼,堆砌辞藻,征引广泛。权德舆的策问,更是如此。他的策问,语言古奥艰涩,而且典故繁多,广征博引,内容涉及面极广。研究权德舆的策问,要结合唐代相应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知识。且不说对其策问的解读,仅就这些相关知识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再加上其策问部分很少有人做专门系统的研究。
陈江英一直坚持阅读权德舆的策问,一有机会就积极查找资料,不耻下问。经过多年的积淀,她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补充修改,增删完善,才得以有《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一书的问世。
其次,该书从解读权德舆“策问”入手,结合贞元、元和年间的社会背景,分门别类解读权德舆“策问”体现的思想。比如“提倡儒学”“思辨创新”“注重道德修养”“质疑批判精神”“选贤举能”“关心战备”“对科举教育的思考”“民本思想”等儒学为根底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对今后权德舆策问的研读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在篇章的安排上,作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布局谋篇,恰当适宜。
该书第一章,作者梳理科举制度的流变及特点,总结性强且简明扼要,颇见学术功力。而对于该书的核心和重点部分,即“策问”部分,作者结合具体的资料,逐句疏证、做大意归纳、总结。而且,每篇策问解读前面都有一个大意概括,恰似一个小序言。比如,贞元十八年(802)进士策问五道第一问:
问:六经之后,百氏塞路,微言大义,浸以乖绝。使昧者耗日力以灭天理,去夷道而趣曲学。利诱于内,不能自还。汉庭用经术以都贵位,专古义以决疑狱,诚为理之本也。今有司或欲举建中制书,置五经博士,条定员品,列于国庠。诸生讨论,岁课能否。然后删非圣之书,使旧章不乱。则经有师道,学皆颛门。以为如何?当有其说。至于九流六家,论著利弊,有可以辅经术而施教化者,皆为别白书之。
作者概括为:“这是一道关乎倡儒复汉、尊崇儒学传承的策问。权德舆向举子提出如何恢复儒学正宗地位的问题以及能否再复汉儒之学、如何处理儒学与近代后起其他子学关系等问题,考察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贤才。”
这样安排,使得读者对深奥的策问会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减低了大家望“文”生畏的心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解读权德舆思想比较中肯,为今后权德舆诗文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一书,是研究“一代宗匠”权德舆思想的佳作,它的价值,不仅在对权德舆个人思想的探究,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作者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