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见习记者 刘丽君
天下黄河富宁夏,鱼米之乡足可观。素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是西北地区的农业与美食担当。
借网线连通全国大市场,近几年,宁夏美食也趁势而上。数字经济浪潮中,宁夏妇女们也不落于人后,谱写了独一无二的创业故事。
“爱折腾”的创业家
在亲友眼里,徐美佳就是“天生爱折腾”。
这不,结束大学生村官任职不久,她又“折腾”起来。
“我们宁夏有最好的枸杞、最肥的滩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这一次,徐美佳选择“折腾”电商:“多好的东西啊,只留在宁夏太亏了,得让全国人民吃到。”
风风火火,说干就干。为了给公司选址,徐美佳到处考察了一番,最终,她将眼光落在了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为什么是闽宁镇?用徐美佳的话来说,“一半是情怀,一半是实力。”
闽宁镇是一个生态移民镇,居民全部从宁夏南部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等贫困地区搬迁而来。而固原,就是徐美佳当大学生村官时的任职地。“当年我参与了固原老乡们的搬迁工作,他们搬到了闽宁镇,所以我对闽宁镇有种亲切感。”
而实力,有赖于闽宁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个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已从当年不到8000人的闽宁村变成常住居民超过6万人的大镇。持续24年的闽宁协作中,60万贫困群众受到帮扶。
“闽宁非常欢迎我们,电商也正好能和当地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徐美佳很快决定“就是这里了。”
2019年8月,她的公司成立,徐美佳成了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的负责人,车间就建在了闽宁镇原隆村。
家门口的好生计
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对于村里的妇女们来说可是个好消息。
“以前她们就是家庭主妇,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机会。”徐美佳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们上车间工作,“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我就手把手教。”徐美佳从零开始,教车间女工们用电脑、打印订单、管理仓库、采购。
截至目前,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共录用原隆村员工52人,其中建档立卡44人,90%为女性员工,基本为原隆村留守的回族贫困妇女。到车间工作之前,她们没有任何收入,而现在,她们每个月的平均工资能达到2400元。
紧抓农产品上行风口,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这个以做线上供应链为主的扶贫车间,就将枸杞、干果等各类宁夏土特产销往了全国各地,并在原隆村建有150多平方米的拼多多、淘宝发货仓,仅是拼多多发货仓,每天出货量就能达到4000多件,年产值千万元以上。
随着电商生意一起“崛起”的,还有女员工的自信心。
从羞怯到不愿意见人,到面对镜头也能侃侃而谈的马燕;从连电脑都没有碰过,到负责7条生产线,独当一面的马丽桥;从不认识字,到能独立完成大宗采购的摆西彦……徐美佳能说出车间每一个女员工的名字,她看着她们在职业上的成长,脸上逐渐有了洋溢的笑容。
让徐美佳最引以为豪的员工就是马燕。6年前,马燕搬迁到原隆村,丈夫在外打工,她负责照顾几个孩子,没有收入。来到扶贫车间后,马燕先是成为分拣工。靠着勤快肯学,马燕成了闽宁镇“巧媳妇”直播团队的骨干成员,在拼多多线上店铺直播卖货。
“闽宁协作消费扶贫周”上,徐美佳还带着马燕来到现场,担纲“闽宁协作九县一镇”东西部扶贫成果展示的主播。
宁夏农人的新机遇
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让更多宁夏农人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和徐美佳一样,灵武姑娘尤婷也加入了“电商大军”。她在拼多多上开起网店,卖上了枸杞和灵武长枣。
尤婷和丈夫原本做线下农产品销售,但线下规模和销量毕竟有限。看着近几年家乡的农产品在网上越卖越火爆,夫妻俩也转战线上。
“一开始摸不着头绪,也经历过低谷。”尤婷谈起起步之艰难,发出去新鲜的大枣,结果到客户那里都已经腐烂了,每天都在赔钱。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不断优化运营,小两口的生意渐渐步入正轨,现在的她每天“累并快乐着”,不是在备货,就是在直播。
“咱们的枸杞是自然晾晒,没有机器烘干的二次污染……”“好枸杞泡水清亮不浑浊……”她热情又自然地回答直播间观众的提问,每秒钟,销售数字都在上涨。
“忙得像个陀螺,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份事业让我有了奋斗的动力。”创业做电商,尤婷觉得是自己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目前,她的网店销量已经突破4万单,枸杞和长枣随着快递到达天南海北千万家。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宁夏与全国人民养生需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闽宁协作消费扶贫周”上,上百款扶贫商品上线拼多多,枸杞、滩羊等产品搜索、关注、拼单量上涨3倍。拼多多平台上,枸杞销量破10万的商家中,六成以上来自宁夏。
顺着网线,农业经济有了新动能,宁夏枸杞变成“餐桌伴侣”,宁夏美食捕获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味蕾。
徐美佳、马燕、尤婷……她们是下乡创业的城里人,是返乡创业的新农民,也是投身农村的新村民……她们就像一朵朵浪花,在数字经济的海洋里奔涌,她们是最普普通通的女性,没有明星光环,没有粉丝加持,却是铺就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之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塞上江南”宁夏,也因她们更加活力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