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2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乡村振兴 农村改厕须因地制宜推进 箭岭村: 打造浙江首个零污染村 北美冬青寒冬俏 今年赚了20万 我们贫困户的钱包更鼓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垃圾回收利用,湿垃圾做堆肥、酵素,建生态农业实验基地……

箭岭村: 打造浙江首个零污染村

箭岭村生态农业实验基地的水稻长势喜人。

箭岭村使用的储物式垃圾存放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改改

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老黄牛悠闲地在溪边吃草。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箭岭村,到处干净整洁,找不到一片垃圾……

箭岭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地处大堰镇北端的高山里,大部分居民为老人。三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人心涣散、环境脏乱的落后村,如今已成为浙江首个零污染村,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垃圾分类,重塑村民生活习惯

箭岭村打造零污染村,是从2017年底开始的。经过一段时间筹划和动员,箭岭志愿者协会成立了。

协会发起人是一位名叫刘安芬的乡贤。刘安芬是土生土长的箭岭人,当过赤脚医生和乡村教师,退休后回村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零污染村创建启动资金不足,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了10万元积蓄。

除了像刘安芬这样的乡贤,协会还吸纳了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热心公益的村民。在村“两委”干部带领下,大家一齐动手,将村里堆积多年的垃圾进行清理,总共清出了4吨垃圾,大部分垃圾做成了堆肥,剩下的,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曾经垃圾成堆的箭岭村焕然一新。

为了持续推进零污染村创建,村党支部、妇联和志愿者协会分别创建了工作微信群,对垃圾分类以及零污染村创建工作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办法。志愿者们还分组入户走访村民,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操作手册》,实现零距离服务、手把手指导,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现如今,箭岭村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质的飞越。一些村民从反对到默认,从默认到赞同,又从赞同到参与。村民们看到路面有垃圾都会捡起来,然后根据垃圾属性,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这几年,箭岭村的垃圾收集工具也在不断改造升级。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看到,箭岭村目前使用的厨余垃圾架都是储物式存放架。刘安芬告诉记者,这种垃圾存放架是箭岭村第三代垃圾收集工具,以前使用的是露天水泥垃圾箱和格子间垃圾存放架,“本来我们觉得格子间垃圾架蛮好的了,但是没想到,因为没有挡板,总是会有狗来刨垃圾。所以我们又进行了改进。”农户将自家厨余垃圾统一放置在规定区域,便于准确知晓,相互督促,进而精准指导各户垃圾分类情况。

此外,村里还设计了竹筒“烟蒂投放处”,在全村各角落放置了20多个,减少了烟蒂乱丢现象;26对景观式自制垃圾分类箱,方便村民在垃圾分类后进行投放……每一处细节,都透出箭岭村干群打造零污染村的决心。

垃圾处理,助推村庄产业发展

每月农历十八,箭岭村都会举办环保集市,村民们把积攒了一个月的各种干垃圾拿到集市上换取礼品。农药瓶、农药袋、电池、废纸、废铁……23类干垃圾被划分得十分细致。村民看得懂,也分得清。村民自觉拎着垃圾排着队,志愿者们或是在清点垃圾、称重,或是在记账、兑换,现场井然有序。

据介绍,箭岭村的环保集市在宁波属于首创,至今已举办34期,收集废旧衣服1万余斤,农药瓶1万个,农药袋5万多个,塑料尼龙、废纸共4000余斤。

“收集来的干垃圾都有妙用。”刘安芬告诉记者,比如,把塑料包装纸塞进一个个矿泉水瓶里,将来作为墙面创作的素材;塑料尼龙在妇女们的一双双巧手下,被搓成五颜六色的绳子,编织成篮子、筐子;旧纸板、破瓦片,进行艺术再加工,成为“土味”艺术品……

干垃圾回收利用了,湿垃圾怎么办?

站在村口一片稻田边,村干部告诉记者,这片稻田是村里的生态农业实验基地,施用的主要是用湿垃圾处理制作的沤肥。

如何减少和处理生活生产中的湿垃圾,箭岭村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将农作物秸秆、壳叶等还田做肥料,这部分垃圾约占全村垃圾总量的5%。二是环卫人员将每天两次收来的大部分湿垃圾,铺一层垃圾喷一层酵素盖一层黄土堆放,日积月累,经过3~6个月的发酵,成为沤肥,这部分垃圾占全村垃圾总量的65%。三是将约占垃圾总量5%的部分湿垃圾——瓜果皮、菜叶等,制作成环保酵素。

多种途径处理后,村里垃圾所剩无几,实在无法处理的垃圾只能出村。

在垃圾资源化处理现场,记者闻不到垃圾腐烂的臭味,也看不到蚊蝇乱飞的场景。在酵素制作室,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塑料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每个桶盖上都标注了制作原料和时间,打开盖子,能闻到浓浓的果香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制作的环保酵素,大部分是用来做有机肥料,比如养花,还有一小部分是用来驱蚊。

村干部介绍说,村里部分水稻、土豆和猕猴桃、西瓜等农作物,施用了用湿垃圾制作的沤肥、有机肥,并与施用化肥的农作物进行了对比实验。省农科院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前者20多项氨基酸含量比后者高出好几倍,口感更好。好产品不愁销量。去年,村里的猕猴桃80元一箱,土豆卖到5元/斤,稻米卖到10元/斤,为村集体增收26.5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

箭岭村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正打算把村里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荒废已久的别墅进行修葺,发展民宿业,为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谋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