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孔祥鑫 邰思聪 吴文诩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顺畅与否直接关乎他们的幸福指数。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解公共交通线路的无障碍设施。设备老旧造成改造难度大、先期规划不合理、司乘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存在,给残疾人群体交通出行带来不少困扰。
公交车无障碍踏板仍是“新鲜事物”
面对人民群众对无障碍出行的迫切需求,全国不少省份都在公共交通工具的无障碍改造上进行尝试:上海市新型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均安装有气囊,具备侧倾功能;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引进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配有“侧跪”、无障碍通道、上下车警铃等七项助残人性化设施。
尽管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但无障碍设施“有而不优”、闲置、使用率低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无障碍踏板对于很多人而言仍然是“新鲜物件”。不少网友表示:“无障碍踏板设计很棒,但是第一次见。”“经常看到,但不知道怎么用,也没见人用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表示,由于相关设施不常用,乘务员也不甚了解,设备老化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比较普遍,企业也没有动力自主进行更新维护工作。同时,公共交通相关的无障碍规范标准也非强制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关注。
公共交通系统“无障碍”还有多远?
据了解,北京市建立了1475人的专业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同时还有不少社会无障碍监督员参与日常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监督、验收工作。不少残障人士表示,当前,公共交通系统仍存在接泊高差不标准、线路设施老旧、司乘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无障碍”依然任重道远。
——接泊高差不标准,车站成了新障碍。杜鹏表示,目前,不少地铁线路都配备了无障碍直梯以及方便轮椅行动的坡道,但出了地铁站的人行道就开始出现问题。
——线路设施老旧,只能寻求替代性措施。受访专家表示,虽然不少新建公交站、地铁站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但一些老旧线路因设施年代久远,无法大面积改造,只能寻求替代性措施进行辅助。
——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客观因素影响大。杜鹏表示,在使用无障碍设施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司乘服务人员态度友好,愿意主动提供帮助,但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仍有待提升。
残疾人“乘车难”全面改善期待“破冰”
根据2018年1月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到2035年,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将基本建成,服务环境持续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出行需要。受访专家表示,距离实施意见中的要求,公共交通方面还可进一步改善提升。
宋煜表示,公共交通硬件设施要系统规划,车辆硬件缺失、破损要及时整改。譬如站台边缘坡道、盲道、标识等公共交通硬件设施在建设前应提前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和施工,便于无障碍环境的整体建设。
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汪凯燕表示,目前无障碍环境系统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中关键问题是要根据国情变化修订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主管机构的职责。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做到各自管辖系统间无缝衔接,使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更顺畅,确保残疾人享有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无障碍环境是衡量城市温度的一把尺,公共交通系统工作人员的无障碍理念、对残障人士的服务态度仍可进一步提高。受访残障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司乘人员、车辆安全员的无障碍知识培训,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