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制定未成年人专项保护措施的同时,应主动开发和引导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服务,鼓励和推荐生产符合未成年人需求的内容。
★采用“公共内容+特色内容+年龄性别个性内容”等组合方式,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用户画像,分级推送与其兴趣匹配的内容。
★通过实名验证等措施,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并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孩子手机或Pad上的常用App,一定让作为家长的你时常“惦记”——这些App上是否会有负面内容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是否会有打赏等消费行为?……
近年来,我国网络音视频及直播行业发展迅猛,为我们的生活不断注入新活力,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时有曝光。近日,以“清朗网络空间 践行时代担当”为主题的“2020音视频直播绿色内容生态共建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为呵护“青苗”,扎牢网络音视频安全网出谋献策。
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还发布了《网络音频社交“软色情”侵害风险研究报告》及《音视频直播平台内容痛点及治理创新报告》,剖析行业共性痛点及治理经验。
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模式下依然“不适合未成年人”
《音视频直播平台内容痛点及治理创新报告》指出,在音视频平台,未成年人浏览区域推荐低俗内容、适合未成年人浏览内容供给不足等现象在行业中比较常见。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虎牙直播、斗鱼直播被曝光其网课频道中充斥大量的游戏广告等。在7月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后,腾讯视频教育频道仍存在与教育无关的短视频,其中包含标题封面性暗示、传播伪成功学、情感PUA、输出低俗庸俗价值观等内容。目前相关资源已下架。
报告还指出,直播打赏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服务形态,创新与漏洞并存。其中,未成年人打赏难退的纠纷,暴露了平台对未成年人识别不力、退款机制不健全等短板。报告梳理了25家平台用户协议关于未成年人相关条款,发现仅有不足四成平台对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行为做出提示,且多为“免责条款”。
而另一个现象是,虽然不少平台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但在全国15个省份近2000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仅三成受访家长表示会开启青少年模式管理孩子浏览视频、直播的行为。
2020年音频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5.42亿,另一份报告《网络音频社交“软色情”侵害风险研究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表示曾遇“软色情”音频,超七成受访者表示“软色情”多出现于有声读物、广播剧等“剧情演绎”内容。
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对音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做出硬性规定要求,而在报告梳理的25家音频样本平台发现,超七成平台已自建青少年模式。
但问题依然存在:在已上线青少年模式的样本平台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规范,对各项功能、内容限制程度不一。比如,在青少年模式下,吱呀、喜马拉雅等8家平台仍可观看直播或进入语音聊天室;吱呀、语玩、酷狗音乐等4家平台可进行匹配交友/陪玩;网易云音乐、蜻蜓FM等7家平台可进行充值、打赏、无限制搜索等;全民K歌、QQ音乐等8家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不限时浏览……部分平台的问题让识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暴露于潜在的网络危险中。
专家建议:技术创新、内容生产和权益保护间要平衡和协调
近年来,我国“净网”“护苗”等整治行动持续开展,网络上的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受到严打。目前部分平台在主播管理、内容审核、青少年保护、正向内容引导等方面,已有所行动。比如,多数平台已建立起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系统;对已发生的未成年人打赏等消费问题,有平台建立了优先处理机制;多数平台通过对青少年模式的优化,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输送等。
“目前的现状是有要求但没标准,各个平台根据各自情况的执行力度不一样,因此,需要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建立统一的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表示。
他认为,企业在监管层面要考虑两方面,第一是用户体验如何?第二是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是否危害到青少年权益?“平台主要的营收来源群体是成年人用户,因此大部分平台的内容设置是为成年人设置的,而为成年人设置的内容是否会影响到青少年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同样表示,在监管层面、司法层面要建设产业友好型的生态,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内容生产和权益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作为企业也有着自己的困惑,网易CC直播首席风控官王振华坦言,目前各平台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遇到了瓶颈:平台主要通过绑定手机号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弱识别”,现有法律法规不允许企业收集用户更多信息,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即使允许获取用户声纹、面部信息,又存在如何保证这些用户隐私信息不被滥用的问题,如果被滥用则会产生更大的风险隐患。“作为企业,我们希望由国家或监管部门主导,设立行业共同认可、统一执行的未成年人身份认证系统。”王振华建议。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认为,除青少年模式外,企业应该采取更全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比如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从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审核和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发现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并作出警示;建立健全处置转介机制,接到用户投诉或有关部门通知后,及时进行信息删除、更正等。
结合发现的问题,报告对各音视频直播平台建议,在制定未成年人专项保护措施的同时,应主动开发和引导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服务,鼓励和推荐生产符合未成年人需求的内容;采用“公共内容+特色内容+年龄性别个性内容”等组合方式,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用户画像,分级推送与其兴趣匹配的内容;此外,要通过实名验证等措施,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并在醒目位置进行提示。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应多方共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