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十三五”时期,我国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卫生健康、司法、扶贫等重点领域拿出了更多举措、花了更多气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近日,我们采访了不同行业的女性,以口述的形式讲述这五年来,她们工作与生活的点滴变化,记录她们在各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努力,以及自身在时代变迁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司法
民事审判迎来民法典时代
讲述者: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刘洋
“十三五”时期,我国法治建设无疑取得了巨大进步。我是一名奋斗在审判一线的人民法官。在民事审判的岗位上,有幸见证并亲历了这样的历史阶段。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切实感受到,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深深植根于千千万万普通百姓心中,也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与普遍自觉。
作为首善之区的司法机关,北京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于2016年下半年正式全面启动。我所在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辖区传统民事纠纷案件特点,立足于司法审判职责定位首创了“三师一团”的辅助审理模式。“三师一团”,即“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百姓评理团”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在领导支持下,我也有幸带领妇女维权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二中院家事审判改革第一案——一起男女双方矛盾冲突非常尖锐的离婚后财产纠纷,庭审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直至华灯初上之时,终于组织双方达成调解。
2020年6月颁布的民法典是一部包含1260个条文的煌煌巨作。在具体的审判工作中,我们为确保未成年人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曾在审判中专门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双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心理疏导,首创性组织了法庭外孩子与祖父母的隔代探视;针对当事人争议较大的子女抚养问题,我们曾以确定子女抚养权所应考量的相关因素为基础创新设计赋分调查表,由双方本人、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分别填写,将结果纳入评议考量,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当事人抚养条件等。在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中我们曾发现,老年人经常面临消费陷阱,除推销、传销、广告欺诈、电信诈骗被侵权外,旅游、婚恋介绍等也是较新的维权领域。在审判工作之余,我们撰写了相关调研文章,以新闻通报等方式及时推出,得到广大群众关注。
通过对婚姻类案件争议焦点的调研分析、对冰雪运动侵权等案件的统计,对家事审判问题的综合研究,我认识到,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既是传统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新要求,亦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司法防线的新期待。有幸的是,我在“十三五”期间被选为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专家等,我也以一名普通法官的视角和热忱在各个论坛、会议和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建议。如针对亟待解决的家庭暴力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就适用法律定性等问题展开调研,在世界反家暴日到来前夕就涉家庭暴力的家事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该领域问题的诉源治理提出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在未来的审判工作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整理)
农业
让猪肉“从养殖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讲述者:国农(重庆)生猪大数据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 王娟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在感叹时光匆匆的同时,我更感叹的是祖国这五年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在传统农业扎根建设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从北京到了四川,从互联网行业转身到传统农业,开启了我的“互联网+农业”之路。
迈进一个全新的领域,所有的一切都重新开始。得益于“十三五”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让互联网科技与农业农村发展快速融合,我也从中迅速地成长起来。
2016年至2019年,我们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切入点,通过建设农产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实现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在线采购,让曾经要当面交易或者通过中间商交易的场景变成了买卖双方直接通过网络交易,极大地缩短了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
后来,随着互联网在农产品流通行业的逐渐融合,公司又开启了线上线下结合,推动农产品流通服务向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型的升级。我和团队成员们深入到农批市场实地调研,产品设计研发上线后,再对市场运营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产品得到快速落地,支持着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上万吨的农产品流通。我们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建设农产品数字流通平台,记录每批进出农批市场的农产品的来源和去向,打造了以农批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保障流通产品品质。
随着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跨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9年,我回到了家乡重庆荣昌,这里是“荣昌猪”的主产地。我从农产品流通行业转到了生猪行业,进入到位于荣昌区的国农(重庆)生猪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它主要依托于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致力于提供生猪产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与生猪大数据资产运营,助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我们以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着重点,共同探索粗放的养猪模式到精准化、数字化的模式转变,我和团队成员与养殖者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将适配的物联网智能化设备进行安装,通过这些设备和后台的算法、技术来对生猪实行身份识别、精准饲喂、智能环控等,帮助养殖者更有效率地进行猪只养殖的远程可视和可控管理。
之后,我们以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公司自有的数据采集体系和关键数据为基础,试点将荣昌猪从养殖到销售全程在线化和数据化,实现猪肉“从养殖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便可查询到这些肉的来源以及是否经过检疫检测。我们还搭建了生猪单品种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在宏观层面服务政府决策。在区域上,我们建设了畜禽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了生猪养殖到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监管预警,破解了行业部门生猪监管难题。同时,为了解决养殖融资难的问题,公司积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探讨“生猪区域产业链数据+金融服务”模式,最终成功推出了“容易贷”,让养殖户直接通过手机App就能申请到贷款。
回顾“十三五”,我们成果丰硕,展望“十四五”,我们重任在肩。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生猪产业数字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去。乡村振兴,我们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许真学/整理)
健康
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约到专家
讲述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质量
管理科主任医师、主任 李昕
回首近五年,我和同事们除了完成日常工作,生命中多了一份牵挂和付出,那就是对宣汉人民医院的帮扶。
解放军总医院自2001年承担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任务,2018年11月,第一医学中心接续帮扶宣汉县人民医院,我们不仅从技术上帮扶,更从管理理念、制度建设上帮扶。
近两年我们派出5批帮扶专家医疗队至宣汉县开展帮扶任务,在完成义诊4462人次、手术1898人次,教学300余场,新技术345例次的同时,帮助宣汉医院全面梳理医院制度建设等工作举措,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开展精准帮扶。今年,宣汉医院顺利通过ISO15189评审和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
——难忘在创建三甲医院工作中,进行标准梳理,督导帮扶专家所在科室做试点和标杆示范,继而全院推广;
——难忘和当地医院一起梳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定期按照不同主题制定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并督导实施,帮助新业务新技术立项、推进,拓展远程会诊数量,提升会诊质量,组织临床科室应用会诊系统,完成疑难复杂病例会诊。
——难忘根据宣汉医院发展需求和宣汉县人民多发疾病治疗需求,精心选派知名专家开展帮带,针对关键技术连续派出专家帮助指导,不仅教技术,更培养学术骨干,每个驻点帮扶专家都签约重点培养1~2名学术带头人,教会几项关键技术,带教完成疑难病例诊治和复杂手术,确保熟练掌握,独立完成,在宣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令人自豪的是,目前宣汉医院是在达州地区唯一能开展肩关节镜手术的医院,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缝合术达到四川省领先水平;白内障手术等很多方面都在达州市处于领先水平;放疗科“绒毛结节滑膜炎”化疗开创了达州市良性病化疗的先河……
作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一分子,作为质量管理科主任,也是健康扶贫的负责联系人,结合基层医院科研薄弱环节,召开科室科研骨干座谈会,帮助确定研究方向,指导撰写课题、论文。采取专家一对一帮带、驻点专家持续帮带、专题组织著名专家远程及现场科研讲座、科室长期帮带等多种形式,对于课题申请、论文修改、专利申请方面提供实时支持,帮助宣汉一线医护人员克服畏难情绪,培养科研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宣汉医院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送医援医,帮扶硕果累累,如今,宣汉县实现了95%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减轻了群众负担,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约到专家,我们用专业和真情托起了老区人民的健康梦,我对此感到深深的自豪!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耿兴敏/整理)
就业
用手中的画笔绘制生活的美好
、
讲述者:儿童插画师 孙玉梅
我是一名儿童插画师,现在拥有自己的线下艺术设计工作室,也是Lofter签约插画师,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花瓣认证插画师,新浪微博人文艺术博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梦想着能成为一名画家。后来,我怀揣理想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就读于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当我的理想一步步实现时,我想说,我是新时代的幸运儿。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新经济新业态,插画师就是一个新兴热门的职业。插画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意和表现能力,需要具备较高的塑造技法,能完美表达插画内容和个人艺术情怀。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懂美知美的插画师,每一幅作品都注入情感的灵魂。
2019年7月,我正式入驻一家网络平台,从事网络插画教学,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插画教学班。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我把自己的画作上传于网络,迎来了许多和我一样爱画画的画友们,也慢慢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粉丝。
我把自己积累的绘画知识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平时,我自己不断地学习插画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灵感,进行插画创作。
身为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考虑学生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始终认为教会学生画画是我的职责,教给学生创作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我清楚地记得,在第四期插画班中有一位学员,笔名小小,她是零基础学员,从来没有接触过板绘,前期一条线也画不好,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画出来的人物很“丑”不够可爱,人物衣服、装饰等不知道如何搭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互相沟通,课后也是积极交流沟通,为她解决了很多的难题。
因为她坚持心中的热爱,努力学习,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到现在画得收放自如,她的进步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意识到人的成长过程都会遇到瓶颈,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要着急,一点一点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牵动了无数人民的心,我带领学员们一起创作了一幅《勇战疫情》的插画,为奔赴一线的医生们加油鼓劲,为我们的国家祈福。
如今,我成为网络插画师一年多了,拥有学员1000多名,学员当中已经有一部分可以独立接商稿,独立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效果,也有的在筹备自己的插画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我想,作为插画师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画笔绘制心中的蓝图,绘制故事,绘制理想,绘制生活的美好。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整理)
扶贫
返乡创业用镜头记录家乡巨变
讲述者: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返乡创业大学生、
网红主播 施林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的直播,通过我的网络直播,你们可以看到十八洞村的风景、美食、服饰、建筑、苗绣和苗家人干农活时的生活趣事,还可以通过我的介绍,了解和购买我们当地的土特产,比如苗家腊肉、猕猴桃、酸萝卜、矿泉水等等。今年“十一”前,中国电信5G网络在家乡开通,让我的直播更加流畅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苗家阿妹,出生在十八洞村。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村里的样子:虽然青山绿水,但山高沟深,交通闭塞,没水没电,仿佛与世隔绝,那时的我特别希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从2013年开始,精准扶贫的号角在十八洞村吹响,村里村外发生了巨变,我是其中的亲历者,更是受益者。
2015年,也就是我参加艺考的那年,家里发生了变故,让条件本来就不好的家里雪上加霜。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母亲硬撑着供我们几个姐妹读书。靠着国家助学贷款,我在浙江音乐学院完成了4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随着家乡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一直惦记着是不是应该回乡做点什么。
今年年初,24岁的我在家乡建设和亲人的号召下,回乡创业,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后,我决定依靠自己的知识和优势、利用当下流行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做视频、录直播,把十八洞村这些年的巨变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
没有创业经验的我最初也遇到很多困难,产品供货不完善、创业资金缺乏、网络直播经验不足等等,但家乡那熟悉的气息,乡亲们那温暖的鼓励,让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每次我身着苗家传统服饰,在镜头面前展示着我们的家乡时,看着观看的网友数量不断上涨,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特别兴奋,不知疲惫。在我和小伙伴的努力下,目前已有近10万“粉丝”。看着家乡络绎不绝的游客,民宿、农家乐生意火爆,村民忙里忙外笑容绽放,土货山珍一箱一箱往外发货,那种成就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如果你来了就会知道,如今的十八洞村早已不是曾经的十八洞村了:村里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沥青路,建起了黄桃基地、猕猴桃基地、山泉水厂, 村里游客多了,农家乐开起来了,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身为十八洞的村民,我感到满满的幸福和无比的自豪,而我更感谢的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我们一起奋斗的乡亲。
能够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我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青年一代一定可以给十八洞村注入新的活力,相信村子一定可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熠熠生辉。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