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1月1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探寻新时代优良家风的构建路径 将物理空间转换为心理空间:莫妮卡·索斯诺夫斯卡的艺术 责任与使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内驱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物理空间转换为心理空间:莫妮卡·索斯诺夫斯卡的艺术

《枞树》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莫妮卡·索斯诺夫斯卡(Monika Sosnowska,生于1972年)是波兰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除了代表波兰参加过2007年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外,她还两次受邀在双年展军械库主题展(2011年,2003年)中展出作品。索斯诺夫斯卡的大多数装置作品类似于建筑或设计项目,她提供图纸和模型,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精确的安装说明予以实施,例如,墙壁由建筑工人来完成,木工活则由木匠来完成。这种创作方式的选择,既出于实际需要——专业人士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也体现出哲学思考——艺术家个人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通过“隐身”,与作品本身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控制某种观念。索斯诺夫斯卡的建筑装置大多是针对特定空间而设计的,她将极简主义、建构主义、概念主义融合到反乌托邦的三维空间中,甚至把空间也当作了媒介。

在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索斯诺夫斯卡在军械库修建了一条12米的走廊, 并用绿色镶板覆盖了墙壁的下半部分。走廊看上去很长,但这只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距离很短。观众进入走廊后,很快意识到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走到接近门的尽头时,甚至已无法保持直立。而她同年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的获奖作品也由一条狭窄的走廊构成,六米长的白色走廊,由六对白色的门隔开,营造出一种卡夫卡式的氛围。建筑开始控制人类的情感,它本身也成为了压迫的角色。索斯诺夫斯卡通过修改预先存在的或专用的建筑形式,探索观众与建筑环境的心理关系,将物理空间转换为心理空间,从而戏谑地改变了观众对熟悉的物体和空间的感知。

由于索斯诺夫斯卡的成长时期正赶上国家巨变,因此一些西方策展人和批评家常常将她的创作与波兰改制前后的城市建设、社会变革以及20世纪早期先锋艺术联系在一起。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特殊人生经历的确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但于她本人而言,找到这一灵感来源却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她就读于波兹南美术大学绘画系(1992-1993年)期间,并未特别关注波兰早期先锋艺术,因为那时国外的当代艺术对她有着更为强烈的吸引力,于是前往荷兰,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完成了研究生课程(1999-2000年),在此期间,她开始创作兼具二维绘画和三维空间的作品,最终完全放弃了架上绘画。之后,她到世界各地旅行,而后选择定居华沙,带着距离,开始重新发现自己的国家。

也许是受城市景观经历动荡、破坏、更新和重建阶段的影响,索斯诺夫斯卡逐渐将注意力从建筑和空间的角度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系统。她2007年参加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巨大钢结构装置《1:1》便是对波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自上而下的命令所控制的冲动性建筑观念反思的结果。这件类似于废墟残骸的装置诉说着衰败与破坏的历程,提示人们不要忘记最近的过去。由于这件作品的展出场地波兰馆是193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因此它本身也成为“参与”创作的媒介之一。这是两个建筑间的搏斗,一座建筑在另一座建筑中疯狂地生长。这种虚幻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残骸与真实的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对抗”,为想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后来,索斯诺夫斯卡越来越多地转向在功能失调的应用中使用可识别的工业材料和形式来操纵观众的感知,特定时代以生产的严格节约为特征的野蛮建筑的预制元素成为其创作灵感的直接来源,包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已变形且丧失了其原始功能的楼梯、扶手、栅栏、横梁和角钢等。她特意将它们扭曲和重构,以使观看者沉浸在异常熟悉同时又令人不安的超现实环境中。向空中伸展或匍匐于地抑或径自旋转的各类楼梯,皱巴巴的悬在通道上方或夹在两墙之间的立方体,天花板上的孔洞以及空洞下面的瓦砾等,充满“不合理”与不确定性。它们坚硬而又脆弱,冷峻而又富有诗意。2012年在纽约中央公园展出的40英尺高的户外装置《枞树》为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灵感来自于波兰以社会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建造的住宅的外部钢制楼梯,只是这些楼梯的功能已被抽离,形式被拉伸和弯曲,成为一种纯粹的抽象状态。丝带状的红色扶手在雕塑的黑色轮廓上形成了一条扭曲的红线。

索斯诺夫斯卡成功地破坏了所用材料的整体属性,将“曾经的功利主义对象转化为新的动态抽象”,挑战了有关环境以及如何定义空间的既有观念。而她自己却说:“我不想革命,我只是想表达我无法以其他方式表达的东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