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姐姐”龚华丽在她的多肉展示花园做直播。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姚建
■ 李曦
初秋的太阳依然火热,多肉大棚里还是有些闷热,正在搅拌花土的龚华丽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问她:“从北京回到农村,从宽敞的办公室回到这简陋的大棚,你后悔吗?”龚华丽擦了擦汗水,笑着说:“干自己喜欢的事,哪有什么后悔的!”
小兴趣变成“大产业”,返乡创业义无反顾
“80后”姑娘龚华丽老家在湖北,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去了北京一家外企,从小职员到销售一直干到公司股东。2015年,她毅然放弃年薪30万的工作,离开奋斗12年的北京,跟着丈夫回到他的家乡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镇后付村,原因就是她痴迷的“多肉”。
因小巧精致,颜色、造型多变,多肉植物深受城市白领的喜爱。那时还在北京工作的龚华丽初次接触到多肉,一下子就被这些小可爱迷住了,龚华丽直言自己的第一感觉是被治愈了,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渐渐地,家里的阳台、屋里的窗台都被填满。在龚华丽的熏陶下,丈夫也“疯狂”迷上了多肉。周末休息的时候,夫妻俩不是逛花市就是在去花市的路上,阳台、窗台、空调外机、冰箱顶上、桌上,都彻底被多肉攻占,夫妻俩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开始和多肉产生了深深的关联,龚华丽便萌生了随丈夫回老家养多肉的想法。
从喧嚣的大都市回到农村,从湖北老家来到山东,龚华丽刚开始很不适应新的环境,镇、村妇联主席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经常找她拉家常、帮她解决实际困难,渐渐地,她和镇妇联主席姚圆圆成了无话不说的“闺蜜”。
因为对多肉植物的酷爱和迷恋,龚华丽多次去韩国学习,从盆器的选择到种植土的配制,经过多次试验,她已熟练掌握精品种植和育苗技术。刚开始,夫妻俩在自己家院子里盖了一个30平方米的阳光棚,种植了近300个品种的多肉。每天被上千盆多肉簇拥着,不停地用手机拍拍拍,每天睁开眼就一头钻进花房,琢磨肉肉们的养护、搭配、繁殖,精心拍照后发到朋友圈。龚华丽种植的多肉色彩鲜艳,品种丰富,慢慢地就有了很多粉丝,龚华丽也成了粉丝们口中的多肉大神——花间姐姐。
因为粉丝的需求量越来越大,30平方米的阳光房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夫妻俩又在屋后新起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大棚,从韩国引进了很多稀有的品种。因为品质好、服务好,龚华丽的多肉生意越来越火,她把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到多肉的网上销售中,利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销售,旺季的时候每天销售额能达到1万多元。一个花棚就能产生这样大的效益,这是夫妻俩所不曾料想到的。
“多肉法师”点花成金,带领姐妹奔小康
龚华丽的多肉花房在村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村里的妇女闲暇时经常来花房欣赏这些靓丽可爱的小植物。慢慢的,龚华丽和大伙熟悉了起来,姐妹们都喜欢这个温柔、和善、会种多肉的外地媳妇。村里姐妹们看着她每天忙着直播,在网上说说就能挣钱,于是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多肉法师”。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都帮着她一起打理。随着客户需求不断的增长,现有的种植面积、产量和人员已经无法满足,销售旺季的时候,经常出现客户信息回复不及时和产品断货的情况。
龚华丽心想,为什么不干脆带着村里的姐妹一起干呢?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规模,也可以带着大家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一起脱贫致富呢!说干就干,她和丈夫注册成立了“鱼台县花间多肉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镇、村妇联的帮助下,与村集体合作,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村党支部牵头挂帅,合作社技术指导、保障销售、帮扶贫困户致富创业就业的新路子。在镇党委和村集体的引领支持下,建设了一个7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了6000多株多肉植物,建起了功能齐全的2000多平方米的多肉展示花园,多肉花园集种植、销售、体验、展示为一体,种植数量3万株左右,依托电商平台销售模式日均销售额5000多元,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纯利30多万元。
孔庆梅是唐马镇后付村贫困户,自从在花房里有了一份工作,她的日子越过越有劲儿,“龚华丽带着我们这些在家没事的妇女们搞副业种种花、种种草,也能卖钱,真是太好了。”龚华丽给愿意加入合作社的姐妹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帮助她们把市场定位在本地市场,在集市上每天也能销售二三百元。在龚华丽的带领下,周边30多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先后有100多人到合作社培训,而她的养殖基地也在2019年被评为济宁市巾帼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基地,她本人还被推选为妇代会代表。
“我一个外地媳妇到鱼台生活创业,有机会将大学所学的专业应用到销售实践中,到现在有一定的规模,是村里的姐妹们接纳了我,是妇联组织给了我无私的帮助。鱼台已经成了我的故乡。我一定会带着荣誉和使命,帮助和带领家乡更多的姐妹创业,一起奔小康!”龚华丽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