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0月2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美·看点 《掬水月在手》:月光虽无声,迦陵多妙音   《小提琴的艺术》:将自己化作小提琴上的一根弦 第四届老舍戏剧节再赴金秋之约 《历史与我的瞬间》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掬水月在手》:月光虽无声,迦陵多妙音

96年,沧桑一生,我们以为哀伤并不足以言痛的人生之艰,在这部纪录片里,却隐藏在那些唯美的诗词之后,隐藏在那个白发老人的浅笑吟吟里。

■ 王江江

青竹、褐岩、荒草、远风、野黍,遗失又被找回的河流……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的一幕幕空镜头,带着悲凉如水的诗意,一如主人公叶嘉莹先生风雨飘摇的人生。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所执导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与前两部影片相似,《掬水月在手》也是以诗词切入诗人的生命轨迹。

叶嘉莹,1924年生于燕京旧家,其家族原本是蒙古裔满族人,姓叶赫那拉,隶属镶黄旗,她的曾祖父是光绪年间进士。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叶嘉莹幼承庭训,后又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叶嘉莹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在授课时,叶嘉莹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用在叶嘉莹的身上也极为合适,她的人生经历,又何尝不是一个传奇。

经历过太多悲欢离合、辗转离散,叶嘉莹的一生难称顺遂,妙在《掬水月在手》十分克制,并没有过分渲染叶嘉莹先生悲惨的生活。她所经历的那些苦痛、磨难,只是以淡淡的口吻诉诸出来,那些似乎带着泪水的记忆,与我所知,并无不同。

我年少时有一段时间,在校园图书馆内常捧着的几本落满灰尘的诗词讲稿,正是叶嘉莹先生记录的她的老师顾随讲诗的笔记,有幸“相遇”,如同发现无尽的宝藏,遂记住了这个动听的名字。后来的岁月里,我又在某期的《读书》杂志上,了解到叶嘉莹先生的曲折人生经历,读罢掩卷默然。

叶嘉莹的一生经历了三次沉重打击。

第一次发生在1941年。她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突然去世了。她写下《哭母诗八首》:“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之后,她带着两个弟弟跟伯父伯母生活。

叶嘉莹24岁时结婚,那一年,她随丈夫去了中国台湾。那些年的生活并不如意,窘迫的时候,她写下《转蓬》一诗:“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那是,一个女人的孤独、无助。深夜里,她只能抱着女儿独自流泪,却没有人可以倾诉。后来,丈夫精神上的压抑又变成叶嘉莹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第二次重创,令她身心俱疲。

离开家乡,在台湾执教20年,后定居加拿大,1970年的时候,她接受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约。在不得不用英文讲课的日子,她总是自称讲课最喜欢“跑野马”,她的英文使她根本没有“跑野马”的资本,就好像一只高飞的鹏鸟从云中跌落,不得不如虫豸般匍匐于地。

生活依旧不堪重负。她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女儿。由于加拿大的大学要求她必须用英文教书,用英文讲诗词,她经常查生字到凌晨两点钟,一大早就走上讲台对着学生们娓娓道来。

刚刚安定下不久,52岁的叶先生又遭遇了新的不幸: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逝去了。

当第三次打击突如其来降临的时候,叶嘉莹仍是以诗歌来疗治自己的伤痛。她一连写下十首《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苦难横空而至,叶嘉莹默默读诵着王国维先生的词句:“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想到自己的身世就如同这漂泊的柳絮,似乎还没有绽放就坠落了。

不过,虽然身世飘蓬,但是无论飘到哪里,叶嘉莹总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

那一年,叶嘉莹给教育部写信,申请利用休假时间回国教书。三年后,她如愿,于1979年第一次回国讲学。此后,她的世界,正如纪录片中叙述的那样:叶嘉莹先生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祖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了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教学研究之外,叶先生亦将生活经历与心境融入创作,传承千年诗心,纵使岁月坎坷也不懈追寻。

似乎生命,从来都是与诗词在一起的,无论,是在生命的至暗时刻,还是在被阳光照耀的刹那、瞬间。

《掬水月在手》的结构颇有趣味——很多纪录片,惯以时间顺序谋篇布局,但这部人物传记却是以空间的概念建构。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四合院,影片便以察院胡同的叶家故居为线索,再以大门、门庭等建筑格局作为章节,一层一层地走近她坎坷、坚韧仍不渝初心与诗词相伴的生命历程。

和每一章节前像花絮的采访素材的“实”相比,《掬水月在手》更让人难忘的或许是那些唯美梦幻的空镜,绘画、壁画、石雕、观音……这些看似与叶嘉莹生平并无关联的镜头,却蕴藏导演的深远用意:以空镜抵达诗的本质。意象、留白、水中花、镜中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符号,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的缘分,她精神养分的来源之地与所处的时代,谁说那些空镜中的元素,与叶嘉莹的诗作没有关系?

120分钟的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叶嘉莹在讲中国古诗词,中间则罗列叶先生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和关键的时间节点,这种平衡,也消解了一分苦难的悲。96年,沧桑一生,我们以为哀伤并不足以言痛的人生之艰,在这部纪录片里,却隐藏在那些唯美的诗词之后,隐藏在那个白发老人的浅笑吟吟里。

就像,几年前,有幸偶然在一活动上见到叶嘉莹先生,那时她已年届90岁,主持人想要搀扶她上台,她却婉言谢绝。一个人踱步走到台前,悠悠地吟诵诗词,几年过去,犹记得她的笑容,比舞台的灯光,还要绚烂。

诗词、乡愁、家国、命运,在《掬水月在手》的观影过程中,我的脑海反复出现着这些词汇,也闪现着这样的镜头:去国离乡的困顿生活,与至亲之间的生离死别……

这半世流离,如今那个耄耋之年的叶先生,又是何等心境?

很久前,顾随先生欲将叶嘉莹的作品交给报刊发表,曾在课堂上问她有没有笔名或者别号,叶嘉莹说没有,先生要她想一个,她便想起佛经上提到的一个鸟名——迦陵,发音并与“嘉莹”相近,遂以为号。“迦陵”,系音译“迦陵频伽”的简称。相传,山谷旷野,凉月满天,其中多有迦陵频伽。

月光虽无声,迦陵多妙音。

经历过那些如斯苦难之后,叶嘉莹先生自创了一词:弱德之美。她自己翻译的英文是: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她说:弱德,并非弱者,弱者只能逆来顺受,受人驱使、受人碾压。而弱德是一种坚持,一种持守,在面对强大的压力下,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坚守自我,虽负担承受这压力但仍能有所完成自己的一种力量、一种品德。

这或许,就是她自己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吧。

而《掬水月在手》的真正意义,不就是从一个诗意的角度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