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前20大儿童舆情热点事件中,涉及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福利、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健康五个儿童发展的相关领域。儿童舆情在深层次上大都聚焦于儿童权益受到侵害,占比最大的是儿童受侵害事件,约九成以上。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陈若葵
2020年9月23日,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京联合召开“中国儿童舆情报告(2020)”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发布了《多元表达深层聚焦——基于2019年中国儿童舆情大数据的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它以2019年全网涉及儿童的舆情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超过1270万条舆情信息,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了2019年儿童舆情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儿童舆情多元化特征明显
《报告》显示,儿童舆情多元化特征明显。在2019年前20大热点事件中,儿童与法律保护领域舆情热度最高,且事件舆情热度持续时间长。该领域舆情事件中,占比最大的是儿童受侵害事件,约九成以上。此外,还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童工现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等。该领域关涉主体较为集中,以司法部门为主,媒体次之。
其次,儿童与福利领域舆情热度较高。舆情热点兼顾普惠性福利与选择性福利事件;政策受关注多,关涉弱势儿童群体的地方性政策成舆情重点。该领域关涉主体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主,民政、教育、妇联、公检法等多部门联动参与。
第三位是儿童与教育领域舆情,热度适中,范围比较广,几乎覆盖各个年龄的儿童。舆情事件主要聚焦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办园、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减负、课后服务等话题。该领域关涉机构集中,以教育系统为主;关涉人物具有领域独特性;话语表达方式多样化。
排在第四、第五位的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健康领域舆情热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儿童舆情在深层次上大都聚焦于儿童权益受到侵害。集中反映了民众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焦虑、担心甚至是愤怒。20大事件中有10个涉及猥亵、虐待、欺凌、性侵、拐卖、杀害、意外伤亡等儿童受侵害事件。
微博稳居信息来源第一位
《报告》显示,在2019年1270万条儿童舆情信息中,呈现最多的是儿童与法律保护领域,数量为5106698条,占比40.20%;第二位是儿童与福利领域,数量为4728955条,占比为37.23%;第三位是儿童与教育领域,信息数量为2178653条,占比为17.15%;第四位是儿童与社会环境领域占比为3.26%;第五位是儿童与健康领域占比2.16%。
《报告》表明,根据全年儿童舆情信息在各媒体平台的分布发现,微博稳居信息来源第一位,占比97.9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第二位是微信,占比0.95%;新闻列第三位,占比0.58%。由此可见,微博作为最主要的“民间舆论场”,汇聚了大量儿童舆情信息,是获取和了解儿童舆情的重要窗口。
不同平台竞争激烈
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最主要的舆论场。截至2019年12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
研究发现,儿童舆情事件传播呈现两条途径的特点。一条是自上而下,首先经由中央级媒体报道相关消息。随后,消息经由机构“两微一端”账号,迅速在社交媒体中转发、扩散开来,如相关政策与官方活动的发布通常是这种途径。另一条是自下而上,先由人际圈群传播扩散,由微博这一社交媒体扮演话题制造者角色,再扩散至社会热议,如一些与普通民众非常关注的话题相关的个案与事件,通常通过这种途径传播。
在很多儿童舆情事件中,这两条途径则是此消彼长。中央级媒体以“质”为主,往往是消息的首发者,而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接力传播,则达到了使消息迅速扩散,以“量”取胜的效果。不同平台的交织传播,竞争激烈,造成了舆论生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争夺民众的屏幕时间和注意力。
事件“扎堆” 舆论情绪集中释放
《报告》表明,7月和11月是儿童舆情信息的两个高峰期。暑期是全年儿童舆情的爆发期。一方面,暑期各利益相关方对公共场所儿童身心安全保障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低收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在生活保障、家庭教育、精神关怀等层面缺乏必要的保障,其严峻性和紧迫性在暑期更加明显,侵害儿童的负面舆情占比也较大。而年末,儿童与法律保护领域事件占比较多,一些案件在 11月宣判,类似负面事件的衍生话题不断。两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很多年度人物多集中于两会上发声。
调研发现,关系普通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最吸引人关注,如数量最多、热度最高的儿童受侵害类事件,与家庭、儿童密切相关,极易触发大众尤其是家长的神经,导致舆论情绪集中释放,潜在危机不容忽视;而对那些谣言编造、信息误读等不实消息的广泛传播,则浪费了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恐慌,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对策与建议
我国已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报道者”。因此,《报告》建议——
树立正确的儿童舆情应对意识。负责儿童舆情的相关部门要改变之前“捂、盖、拖、堵、躲、删、压”的思维,要有对儿童舆情的敏感意识、“主动公开”意识、源头防范意识。
建立科学的儿童舆情监测指标和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对儿童舆情事件、政策法规、人物观点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同时,加强儿童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建设,提前防范舆情负能量的聚积。
建立全国统一的儿童舆情协同应对中心,搭建专职的舆情队伍,建立跨职能部门、跨区域的联动机制,做出相应的化解和处理。同时,注重正向舆论的议题设置,建立儿童热点舆情“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