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9月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时讯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场“绿色革命” 一幅“精致画卷” “红+绿”,调出百姓生活幸福色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省平山县的乡村致富路

“红+绿”,调出百姓生活幸福色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周丽婷 韩亚聪 富东燕

8月29日,石家庄的王女士带着从沧州来的同学一家到平山县度周末。“我觉得在石家庄的县市区,平山最有玩头儿。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里感知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秋天又是核桃、苹果、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家人在山野里采摘;晚上,我们还可以泡泡温泉。”

在游客的眼中,河北省平山县是一本厚重、多彩的书,耐看、有意思。而在土生土长的李家庄村民韩会茹的心中,家园经历的沧桑巨变,让她有足够的获得感,“我们这里越来越美,老百姓越来越富, 感觉生活很幸福,挺知足!”

办农家乐 过幸福生活

初秋的清晨,山里格外凉爽,韩会茹一家早早就忙碌起来。丈夫谷国才去采购今天需要的食材,她洒扫庭院,迎接三天前打来电话预约的老顾客。

打量韩会茹家办的“旅岛农家乐”,院里、墙边,一盆盆花草把小院装点得分外美丽。

三年前,韩会茹和丈夫谷国才在村里一直搞养殖,2016年随着村里环境面貌整体提升,他们放弃收入不错的养殖产业,转型投资开办农家乐。

“刚开始有些心疼,但养殖和环境有冲突,必须舍了。”2017年他们投资建起农家院。“四间客房,大的一间一天200元,小的一间一天130元。”

平时丈夫负责采买,韩会茹和婆婆、大姑姐一起负责收拾房间、做饭。客人多时就从邻村雇佣七八名妇女帮厨。“开农家乐风险小,再加上我们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去年挣了10多万元。”

韩会茹不仅把住宿环境打理的洁净温馨,还会做一手地道的山里农家饭菜,“客人们都说我做的饭让他们体验到了真正的农家味道。”

就是这些“独到之处”,韩会茹的“农家院”很招客人喜欢,“北京的、石家庄的,远远近近,老客户不断带着新客户来。今年自5月份以来,每到周末,客房、餐厅都爆满。”

驻村第一书记侯霄冰介绍,村里整合闲置农宅,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点”发展经营农家乐。目前,村里与企业合作经营精品民宿10户,农户每年获得3~7万元分成;农户自主经营特色民宿27户,每年收入5~20万元。同时,李家庄村集体土地入股,建起了657亩的观光采摘园。还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注册“李家庄”品牌,复原石磨面粉、古法香油等原生态手工作坊。

近年来,李家庄村还依托中央统战部旧址这张“历史名片”,放大“红色旅游”,进一步延伸了旅游产业链。

农旅融合让乡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对于李家庄可依赖的“红色资源”优势,南文都村过去可是“一穷二白”。但5年的功夫,村外不仅有了“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的荷塘月色,还有了400亩的葡萄园。

下午四点钟,上了岁数的老人在村口的大树下悠闲地打着纸牌;荷花园里,游客在划船;葡萄园里,49岁的范圈桃和几个妇女正在修剪枝叶,“再过几天,葡萄就熟了,口感更好。到时,你们都来采摘。”她热情地邀约。

南文都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太行山区村,全村204户,人均只有六七分耕地,贫困户曾经占到三分之一。

2016年2月,石家庄市工商联对口帮扶平山县南文都村,工商联副主席张端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村第一书记。

“刚开始,这村子都走不进去,垃圾到处,污水横流。”当年4月,张端树开始发动全村百姓给村子“整容美颜”。几个月时间,拆除土厕所、猪圈、破旧围墙,对街道硬化、绿化,铺设供水和排污管道,装上路灯,建成了3个总计上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子变美了,但实现脱贫致富,还需要产业的硬核支撑。5年来,南文都村探索村、民、企三方协作共赢的模式,启动了总投资120余万元的集荷花种植、甲鱼养殖、垂钓采摘于一体的荷花池景观项目;引来了文都河生态旅游园区项目,村集体、村民、贫困户以土地、山林、劳动力、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开垦改造荒地、河滩地,栽植苹果树370亩,栽植葡萄400多亩,建起酒窖一座。2016年以来,园区用工5万多人次,仅工资一项就达500多万元。同时,分红107万余元,累计使1041户1851人受益。

“以前村里大部分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两千元左右。现在流转土地不仅可以收租金,在葡萄产业园做工每个月至少能挣两千元。不仅南文都村的村民在葡萄园上班,周边的村民也开始来这里上班了。”范圈桃告诉记者。

如今的南文都村,一湾清水,两岸青山,走农旅融合,正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进。

红色是平山的底色。曾经的平山,沟沟坎坎里都是革命故事,“一面是光荣,但另一面是贫穷”,截至2013年底,全县49万人就有111619名贫困人口。随着平山县按下脱贫攻坚“总攻键”,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在“红+绿”的布局中,推进农旅一体、景村一体、产销一体“三体融合”。去年已消除绝对贫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3年增长49.3%、91.7%,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97.6%、148.7%,实现了“从向国家要补贴到为国家做贡献”的历史跨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