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见习记者 高亚菲
记者 张明芳 徐旭
在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衔接处,有一个“甜蜜”之地。这里的人们利用特有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开展“甜蜜”的脱贫攻坚奔小康事业,通过小小蜜蜂经营着自己幸福生活的美好明天。
蜂农们信赖的“博士妹子”
“我们这里养蜂人有2072户,其中拥有200蜂群以上的专业养蜂大户,年收入至少都在10万元以上。”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罗其花博士向中国妇女网·中国妇女报记者介绍。
密云区东、北、西三面环山,林木密布、花香漫野。在这里三季皆有花,野生蜜粉源植物1000余种、人工栽植油料作物、果树众多。据专家估计,密云区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至少能承载蜂群17.5万群以上。依托独具优势的资源环境,密云区发展起特色蜂产业。
罗其花今年38岁,作为“80后”的蜜蜂产业女博士,她扎根密云推广“点蜂成金” 的技术,让很多蜂农过上了“别墅+汽车”的小康生活。
9年前,博士毕业的罗其花在蜜蜂研究领域已小有名气,本可在在国际学术界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她却出人意料地接下了北京密云区抛来的橄榄枝,在园林绿化局当起了蜂业管理站站长。谈起自己的选择,罗其花说:“在这里有一种被需要的成就感。”
在最初跟蜂农打交道的时候,罗其花只会讲书本上的大道理。后来她发现农民从实践中获得的养蜂智慧远远超过书本理论,所以她开始俯下身子,把自己的研究积累与蜂农需求结合起来,从蜂王品质的改进,到蜂箱技术的完善,再到蜜蜂产业链的延伸,就这样,罗其花成了蜂农们最信赖的“博士妹子”,蜂农们对她心服口服。
“蜂二代”夫妻的甜蜜生活
48岁的田淑革和丈夫王全生在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当了30余年的职业养蜂人,两人继承了父辈的养蜂手艺,是不折不扣的“蜂二代”。田淑革告诉记者,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蜂场。“每天看着这些小蜜蜂在蜂箱里飞进飞出的,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两人作为“蜂二代”因蜜蜂结缘,一起携手在当地干出了一番“甜蜜的事业”。
从最初勉力维持仅有的几箱蜂到现在保持400多箱蜂的规模,田淑革说:“虽然养蜂很辛苦,但能换来如今甜蜜的生活很值得。”
田淑革夫妻俩“名下”400个蜂箱所养的皆为繁殖能力强、产蜜快的意大利蜂。按照每蜂箱拥有2万只蜜蜂来计算,他们现阶段所养的蜜蜂总数在蜂群最盛时超过800万,它们全部被安置在龙潭沟村的山坡上,这里也是田淑革和王全生的“工作台”。蜂箱颜色被分为黄蓝白绿四种,王全生说:“之所以分列不同颜色一是为了好看,同时也为了方便蜜蜂们‘认家’。”
“我们每天早上4点天刚亮就要起床,简单吃些早饭就要去蜂场。午饭也是一样匆匆忙忙,一干就到天黑。每一箱蜂的坯子都要挨个检查,找到蜂王才能安心。因为只要有一箱蜂没有蜂王,蜂群也就没了。”田淑革认真地和记者聊着养蜂的心得。
借助密云附近大山上的天然蜜源,和田淑革一样的密云养蜂户共有2072户通过蜜蜂养殖脱贫致富奔了小康。
政府扶持助农实现脱低致富
从刚开始养蜂只有几千块钱,到现在大概30万的年收入,家里买了车,还住上了两层的别墅。“能发展得这么好,多亏了政府对我们养蜂人的扶持和帮助。”田淑革说。
依托独具优势的自然环境,密云区发展特色蜂产业,打造“蜂盛蜜匀”品牌,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富民作用。
据了解,密云区对蜂产业的扶持政策保持长期稳定,对养蜂新户、低收入户、小型蜂场、规模蜂场、合作社和公司等进行分类扶持,五年来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亿元,有效推动了蜜蜂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截至目前,密云共有蜂产品公司2家,蜂业专业合作组织25个,养蜂人2072户、蜂群11.5万群,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4%,全区已建成国家级蜂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无公害蜂产品生产基地、蜂产品深加工基地、西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成熟蜜生产基地等20个,年均生产普通蜂蜜320万公斤、巢蜜113万公斤、 蜂王浆和蜂胶等19万公斤,蜂产品年产值近1.2亿元,36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实现了脱低致富。
同时,密云通过发展蜜蜂文化、蜂业旅游观光等,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真正把小蜜蜂作出了大文章,“蜂盛蜜匀”成为密云生态发展的标志性品牌。未来,密云区的蜂产业还将持续发力,为密云人民的幸福生活书写甜蜜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