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2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 通过“小窗口”做好儿童健康成长“大文章” “治好病人,付出就有意义” “云上学校”音乐会 推动“网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 从源头上填补婚姻家庭教育空白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村医苗乡行医二十年:

“治好病人,付出就有意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高峰

□ 俞晚霞

“这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热爱的事业,我是村里唯一的一名村医,我不做了,那些孕妇和生了病的村民怎么办?”领着1000多元工资的杨思屡屡被问及为什么不另谋高就,她总是这样回答。

杨思在高岜村坚守了20年,走遍了苗寨的山山水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医者的职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故土难离,高岜村是杨思生活成长的地方,自小,当村小学校长的父亲就鼓励她将来从事服务村民的工作。2000年,杨思从三江卫校毕业,回到村子里当上村医,圆了自己的从医梦。

高岜村为苗族聚居村落,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的大山深处,位置偏僻,开车到县城最快需要两个半小时,辖7个自然屯17个生产小组,总共872户3500多人。

“以前苗族群众思想保守,生活方式单一,村里的妇女习惯在家分娩,还发生过分娩死亡的事情呢。”当上村医之后,杨思下定决心不让悲剧重演,每次出诊遇到孕妇总会提醒她们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在家中自行分娩。为此,她专门记录了村里孕妇的姓名和丈夫姓名、联系方式、预产期、月经次数与时间等具体信息。计算出预产期后,就反复劝说孕妇及时到医院分娩,村里很多人没有孕妇需要在医院生产的观念,杨思的劝说不止一次遭到别人的误解。回想这些,杨思不禁红了眼眶:“我是为了她们安全健康着想,只要她们安全我就放心了。”

一个冬天的早上,急促的敲门声把杨思叫醒。门外男子称妻子肚子痛,请杨医生过去打吊针,杨思明白这是他妻子临产的症状。赶到孕妇家后,当即劝说这家人送孕妇去医院,孕妇的婆婆却说:“媳妇你不要听她的,她是要收你钱的!”杨思见状便不再多说,与孕妇的丈夫扶着孕妇一同下山去卫生院。不料,孕妇在路上就开始了生产,杨思见状就地紧急处理,帮助孕妇顺利分娩,随后脱下自己身上御寒的两件衣服裹住刚出生的婴儿。寒风中,她陪孕妇一起等来了卫生院的救护车。因为及时,母子平安,其婆婆也改变态度,对杨思感激不已。

从事村医工作20年来,最让杨思有成就感的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全村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今,高岜村的孕妇都主动到医院生产,全村已经连续10余年,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为零。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杨思承担着高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3户1815人的健康扶贫重任。高岜村屯与屯之间相距很远,健康扶贫工作开展难度大。为了不折不扣把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落地,她靠着双腿走进千家万户,做宣传、讲政策、抓落实,用扎实的医疗专业技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开展慢病随访、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少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不理解、不接受,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认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面对种种说法和误解,杨思总是耐心细致地宣传讲解政策,热心细心地落实服务,最终得到全村群众的理解配合,赢得大家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杨思作为一名村医,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家庭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来自家里的几亩茶园。但她坚持自己的从医初心,从没动摇过,“看到病人在我的治疗下好了,感觉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很有意义,还是要尽可能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