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1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要闻导读 从我做起 从家庭做起 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有爱就有光 在陪伴中共同成长 身体力行 让“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把学习宣传民法典与维护妇儿权益结合起来 “齐”心“鲁”力 修出心坎里的致富路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烟台衣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村民增收

“齐”心“鲁”力 修出心坎里的致富路

一半是妇女的“修路大军”。 烟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明芳 徐旭 姚建

穿着喜庆的大红嫁衣,20岁的李香菊坐在颠簸的拖拉机上,山路蜿蜒曲折,从娘家到婆家要走70公里山路。

“嫁女不嫁衣家郎”“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你图啥?”父母的担忧还在耳旁响起,然而这个“叛逆”的姑娘还是执拗地嫁了过去。“我喜欢村里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那时的李香菊还没有“穷”的概念。

那一年是1986年,李香菊的婆家所在的村就是山东省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

“三年一大旱,年年水不足”

山东栖霞多丘陵,大小2500余座山峰,衣家村就在这大山褶皱、深沟腹地之中。

转眼三十几年过去了,大山还是那个大山,当年的李香菊却从青春少女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妇。

“我老公兄弟五个,当年分家的时候真是家徒四壁,连粮食和吃饭的锅碗瓢盆都没有。”李香菊那时才知道了贫穷是多么的无助。“我只能去条件比较好的娘家拿面拿油。”

贫穷笼罩着李香菊的家,也像梦魇一样笼罩着衣家村。衣家人靠种果树为生,上山没有路,只有踩出来的羊肠小道,运送化肥、果品全靠肩挑背扛。“三年一大旱,年年水不足,吃水浇地都是问题。”李香菊说。

“村里必须得改变改变了,永远这样就完了。”17岁走出大山的衣元良30多年后回到家乡,看着积贫积弱的村庄和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父老乡亲,2009年,他毅然放弃了外地收入不错的水果生意,回村当上了支部书记。

他心里明白接手的是个烂摊子:村办年久失修而坍塌,村集体欠着十几万元的外债,群众上访不断……

现实摆在眼前:村里首先是缺人,全村只有57户、127人,常年在外打工的30多人,季节性外出打工的更是占到全村劳动力的80%,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老体弱者。其次是缺钱,直到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仅0.8万元。再次是缺路,衣家村挂在半山腰上,用当地话说是“村中有路走不通,山上无路鬼见愁”。通往山上果园的山路都是天然形成的羊肠小道,村民出行极为不便。更急迫的是缺水,村民饮水就靠一口咸水井,到了干旱季,村民常为吃水发生矛盾。

“宁肯干穷了,不能等穷了”

2017年初,栖霞市发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号召,衣元良从中看到希望:用合作社将老百姓组织起来,把村民拧成一股绳。2017年9月,“村社一体”的“一点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全村57户村民中有53户踊跃加入。

合作社资金困难,就采取“原始股+创业股”模式运作,推行“工票制”记工。其中,原始股就是户口、土地在村的,只要入社,就可以分1股,目的是照顾老弱病残和贫困户,让所有人享受发展红利;创业股就是劳动力入股,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参与集体劳动,均发放“工票”,将来可以享受分红,还可以用于购买合作社提供的苗木、管道、水费、化肥等。

“宁肯干穷了,不能等穷了。”发展的第一步,衣家村瞄准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水和路,现状难以改变,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打井、修路,势在必行。”衣元良在动员会上这样号召群众。

万事开头难,衣元良东拼西凑,向朋友借了15万元,将钻井队拉到村里,打了一口335米的深井。出水的那一刻,村里人奔走相告,喜出望外。

随后,解决“上山难”问题又被提上日程。

从2017年7月,党支部发动衣家村群众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自力更生、开山辟路。

“那时候村里劳动力不足、进度慢,村里的妇女们都组织起来,到工地上挖土、填沙子、搬石头。”说起当年修路的场景,李香菊记忆犹新,“从开工那一天起,全村男女老少都去,下小雨也去,下小雪也去。”

因为没有钱,衣家村“一分钱当两分花”,手套正面磨破了就翻过来戴,炮锤柄断了就换个柄接着用。

时年83岁的杨淑兰岁数大了,干不了重活,看到路面有碎石,她就拿着铁锨去平整;看到有人在垒墙,她就搬石头……

“别干了,您这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李香菊和其他村民也劝老人,她总是说:“不,我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多一个人多一分力。”

时年75岁的冯翠英大娘,从修路的第一天就在工地上干活儿,2017年夏天因患脑瘤晕倒了,去医院做手术前还笑着说:“等我回来还跟着大家干啊!”可没想到,手术后不久老人就去世了。谈起冯翠英老人,李香菊禁不住抹泪。

老人的去世让衣元良觉得亏欠和内疚,“她到死这一天,也没看见咱把这个路修好,把水搞好,并且咱没给人家一分钱工资。她攒了50多张工票,我却没有钱给人家,走了都没给人家兑现。”

“老人们也没有想过分多少钱,他们就想活着的时候看到村里的变化,看到祖祖辈辈的愿望变成现实。”衣元良说。

正是凭着这个朴素的愿望,衣家村平均年龄接近70岁的“修路大军”,最终用7个月时间,硬生生开辟出一条5.5米宽、5.5公里长的环山路,砌起3公里路边墙,改变了上山无路的状态。

开拓集体群众“双增收”致富路

沿着这条平整的山路蜿蜒而上直达山顶,草木郁郁葱葱,站在山顶上,俯瞰整个衣家村,宁静而祥和。

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指着不远处的藏香猪养殖基地对记者说:“上周刚卖了67头猪,收入十多万元。”

近年来,为摆脱长期负债的局面,衣家村依托地处深山腹地、山高林密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衣元良口中的藏香猪养殖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李香菊的丈夫就在藏香猪养殖基地工作,“他放弃了在外地搞装修的工作,回村跟着大家伙一起修路,搞合作社。”李香菊说,“他也想为改变村里的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出一份力。”

李香菊经营着村里唯一一家商店,“也不挣钱,就是给大家伙儿图个方便。”平时她也会去村里的玉木耳种植大棚工作,帮着晒晒木耳。“有了水,有了路,还有了产业,我相信我们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李香菊说。

截至目前,衣家村共打深水井2眼,修建蓄水池2个、泵房3个、平塘3个,建设1处1万方的水库,为全村350亩耕地铺设滴灌。全村共栽种“晚红脆”桃树2000余棵、养殖藏香猪170余头,建设玉木耳种植大棚9个。预计到2020年底,衣家村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万元。

在不到3年时间里,衣家村依靠双手解决水和路问题,发展起特色产业项目,开拓出集体群众“双增收”的致富路,衣家村已发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山东省发改委确定的乡村振兴1000个示范村之一。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衣元良说:“不用讲过多道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知道我们为谁而干,就会跟着你走。”

在衣家村村史馆,有一面墙,用衣家村村民的照片拼出了“衣家”两个大字,照片上大部分人的头发都已花白,最上面写着一行字“衣家村就是一家人。”

/ 记者手记 /

“一条心”方能“天地宽”

在衣家村,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亏了共产党,我们是一家人,一条心。这绝不是一句套话,一句漂亮话,而是衣家村人发自肺腑的话。

困扰衣家村多年的缺水缺路问题,在几年内就解决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而怎样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党支部真正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增收致富就是农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谁能领着增收致富,群众就听谁的话、跟着谁走。

通过领办合作社,衣家村党支部由经济发展的“后台”走向“前台”,由推着群众干到领着群众干,群众对党支部有了信任,实现了由“百呼不应”到“一呼百应”的转变。

扫一扫

更多精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