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上海市民下了地铁便直奔“盒小马”取餐柜取定制早餐。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茹希佳 丁秀伟 韩佳宁
不用等待的定制早餐;29分钟内送菜上门的新鲜直达;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就能购买世界各地商品……这样的线上操作,已成为上海家庭高品质小康生活的日常。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直言:“上海抓住在线新经济发展机遇,仅上半年,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就达3116亿元,同比增长14.3%,极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下单10秒钟多睡10分钟 白领爱上吃早餐
每天上午8点20分,市民李女士都会准时到位于上海黄浦区蒙自路的歌斐中心上班。当地铁13号线报站提醒“马当路已到”时,她习惯性地打开盒马App,定位歌斐中心,下拉至“鲜食自取”,点了一份“小谷煎饼果子+五谷豆浆”套餐,共计12元。下一站就是世博会博物馆站,到站后,李小姐接到了人工智能的来电,提醒“早餐已备好”。她从容步出2号出口,再走不到30米就有一排取餐柜,扫一下取件码,C2柜门自动打开,里面正是李女士刚刚下单的热气腾腾的早餐。“自从有了‘盒小马’,我就爱上了吃早餐,一分钟也不耽误。”李女士乐呵呵地说。
作为多年不吃早餐的城市白领,李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想多睡10分钟,真的来不及在家做早餐,而便利店或路边的早点摊都需要等待,品类也少。”
跟李小姐有一样烦恼的都市白领不在少数。早餐吃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此,7月9日,上海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周岚介绍,早餐工程就是着眼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聚焦改善供给侧结构,围绕扶持品牌优势企业、拓展早餐连锁经营、发展早餐服务新业态、提升早餐健康营养水平等重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在“有没有”上提高覆盖率,在“好不好”上增强满意度,努力实现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为市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早餐解决方案。
其中,由互联网企业设计的“盒小马”解决了上海白领的早餐之痛。据盒马鲜生上海区总经理常于冰介绍,“盒小马”的早餐现制档口,加上24个自提柜,面积不过12平方米。档口现制煎饼果子、豆浆、锅贴、手抓饼、南瓜粥、茶叶蛋等,兼卖咖啡、丹麦可颂、比萨,品类多达40余种。记者看到,一旁自提柜的周转率非常高,每个柜每单平均使用时间仅需130秒。“用户只要提前一站地铁下单,下了地铁拿到早点时便是最佳口感。”常于冰说,“盒小马”的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半至晚上7点半,日均销售额达7000多元。
这一在线经济“新物种”重构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大众早餐模式,也让上海老百姓的早餐生活更加便捷、健康、多样。
数字化生鲜让在线“菜篮子”就在身边
走进长宁区叮咚买菜前置仓淞虹站,你会惊叹在250平方米的前置仓中可以分类集纳多达1600余种生鲜商品,辐射周边1~3公里区域内居民的三餐所需,从手机下单到送菜上门只要29分钟。“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叮咚买菜快速便捷,确实拉高了阿拉(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市民王阿姨说。
随着上海大力助推在线新经济,叮咚买菜作为在线“菜篮子”,成为生鲜电商界的新黑马,也为上海老百姓的品质小康生活再添新模式。
叮咚买菜没有线下门店,只采用前置仓模式,建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辐射周边1~3公里区域,根据消费者需求,由总仓配货至前置仓,用户手机下单后可即时送货到家。
记者看到,前置仓的显眼处摆放着水族箱,“上海人都爱吃活鱼活虾,为了确保新鲜度,我们设计了可以供氧的水族箱,让生鲜鲜活到家。”叮咚买菜公共事务部副总裁胡佳瑱又把记者领到西瓜柜台前,指着西瓜吊牌上的二维码说:“扫一扫二维码,可以追溯这个西瓜从种下到上用户餐桌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供应链系统的数字化,实现西瓜成熟度达95%时再采摘。这只西瓜被配送到家时,恰好是最佳赏味期。”
据了解,叮咚买菜生鲜直供产地有350个,多达250余个前置仓实现上海全覆盖。目前叮咚买菜日订单量达60万,月营收超12亿元。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数字化是这个行业的基础设施,通过智慧化供应链系统,叮咚买菜可以有效从产地端开始提升供应链效率;通过销量预测智能算法系统更懂消费者喜好;通过智能调度配送系统提高直达效率。”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百姓的“菜篮子”安全,叮咚买菜严格执行“7+1”品控流程,对生产、采购、分选中心、加工过程、前置仓、巡检、分拣等各环节把关,并通过自建检测设备,产地数据溯源等现代化农业手段,借助智慧供应链系统进一步强化检验检疫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有品质保证的产品。
共享购物打造在线普惠消费场景
提到拼多多,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便宜是贯穿零售行业变迁的底层逻辑,而对于拼多多来说,“便宜并不代表一味的低价,而是有能力实现平台商品的高性价比。”作为一家2015年创立于上海的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说:“我们的年度活跃买家数是6.28亿,平台的活跃商家数超过510万,仅去年,实物订单包裹量约占全国快递物流总量的三分之一。”
通过“便宜”,拼多多为6亿用户创造了更好的品质生活。陈秋举例说:“原来一部手机的预算,在拼多多可以买齐手机、降噪耳机,甚至再加一个充电宝。原来买一斤荔枝的钱,在拼多多可以买一斤荔枝、一斤梨,再加半斤砂糖橘。”
怎么做到的?陈秋解释道,在产业端,拼多多建立了更高效的产销体系,推动农业、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平台端,拼多多在商品流模式和分布式AI的支撑下,实现了新的流量分配机制,大幅降低了商家的线上经营成本。
比如,在农产品领域,拼多多通过“拼”的模式聚集海量需求,再依托“天网”农货智能处理系统等技术应用,将数千万农户的供给和数亿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像云南蒙自小黄姜、湖北秭归脐橙等都卖出了好价钱,突破中国农业分散化的制约,让农产品供给在“云端”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记者打开拼多多App,同一时段内,有上万人同时拼单某个产区的当季农产品,这种巨大的需求吞吐量,使平台倒逼农产品的流通和生产,建立让农民增收、让消费者得实惠的农产品“超短链”。
据介绍,今年拼多多平台通过“抗疫助农”专区,帮助超过15亿斤待销农产品出村进城,保障了超过50万农户的收入,以共享购物打造在线普惠消费场景,助力上海市民“拼”出实惠和快乐,让老百姓的小康生活更有品质。
【记者手记】
新消费满足新向往
新时代,“十里洋场”上海滩仍延续着昔日经济主战场的繁华,而这繁华不仅在于高楼林立、商品繁多的街市盛景,更藏于市井小巷、互联网平台的“云”上大观,上海抓住在线新经济发展机遇,聚焦促进新消费提质扩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还是拼多多、美团点评,生活服务领域成为上海推动服务消费数字化、创新城市生活新业态的新消费典型,由此产生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成为上海电子商务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新消费习惯。仅今年上半年,商品类网络购物交易额实现3116亿元,同比增长14.3%。
作为中国第一个5G商用城市,上海着力推广社交电商、“小程序”电商和音频、视频分享平台等新业态,小红书、微盟等一批社交电商平台正不断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对“美好”的不同需求,线上赋能线下、线下拥抱线上,极大推动了实体商业数字化渗透、传统电商社交化转型、内容平台电商化拓展、生活服务平台智能化升级,支撑起覆盖居民“衣食住行娱”全场景的本地生活服务,让高品质小康生活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