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3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 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 如何回应孩子“说狠话”? 50.8%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

网络对话为青少年科技赋能

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共同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这项研究也显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46%的未成年网民曾遭遇过各类不良信息,42.3%未成年网民曾遭到讽刺或谩骂,20.8%未成年网民不具备任何隐私保护意识。

随着儿童青少年上网时间的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网络风险也在加剧。创造一个安全、包容和可持续的网络环境,让儿童青少年更广泛地从数字技术中获益的同时,确保他们免受网络伤害并学会在使用网络时如何保护自己非常必要。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陈若葵

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世界在给他们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置身于风险之中,例如接触到有害内容,遭受性剥削、性侵、网络欺凌,以及个人信息被滥用等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和腾讯集团日前共同主办了以“洞见未来:我为数字权益代言”为主题的线上对话会议,青少年、专家、业内人士及意见领袖等共同探讨了确保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用网、科技赋能的解决方案。

建议以分级制形成儿童青少年搜索系统

“2013年,外婆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爸妈工作忙,主要由我和妹妹陪伴。我给外婆下载了打牌APP以便她参与一些互动游戏,与外界接触;搜索网络上搞笑视频或段子和妹妹一起模仿哄外婆开心。此后,我和妹妹学习游戏化编程,我们找到了游戏娱乐和知识学习的结合点,但是游戏化学习被大部分父母排斥,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些儿童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所以,儿童青少年的数字权益问题和家庭息息相关。”来自深圳的15岁少年Catherine Tian表示。她是本次对话中年龄最小的参与者,其名为《青少年数字权益的社会思考,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的主题发言引起关注。

她提出,应该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才能真正长久地保护青少年的数字权益。希望家长“主动了解,主动教育”,学习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与孩子站在同一阵线,了解网络平台和工具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对孩子有益,哪些需要引导和预防。希望孩子们“学会辨别,学会控制”,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获得成长。同时,建议以分级制形成儿童青少年搜索系统,以实名认证的形式输入个人信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制定相应的内容搜索权益,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网上教育平台,创建纯净健康的网络环境。

点评

郑磊(腾讯互娱用户平台总经理)

Catherine提出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互联网教育”建议,非常有价值。

面对数字化浪潮这一新生事物,家长和儿童青少年是同步的,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关于如何使用,如何确保我们从网络中受益,而不受到其他不良信息和内容的干扰,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在互联网领域,长辈很难有管用的经验分享给孩子。如何提升家长的能力,让家长更好地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是我们需要攻克的一个难点。

所有家长、成年人,只有首先认真了解互联网产品、内容和各种应用,了解自己可以用哪些工具帮助孩子、监管孩子后,才能站在比较高的起点解决孩子在使用网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我们通过对大量孩子了解发现,他们在认知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疑问,迫切需要得到家长和成人的指点和帮助,比如,我今天看到这个广告的内容是好的吗?成年人如果愿意放平心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解、探索互联网,对家庭的亲子氛围和关系的融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创造对儿童青少年友好的网络环境

“保障儿童青少年网络安全,除了家长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外,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要合力为儿童青少年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青年学生杨静瑶在以《政府监管,社会合力,共建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同心圆》的主题发言中如是说。

杨静瑶表示,我们下载新的APP时有布满整个屏幕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冗长晦涩的文本让人很难有欲望阅读下去,且难以被儿童青少年理解,迫使他们轻视对自己个人隐私的保护,立刻点击“我已阅读”。另外,一部分网站经常在页面弹出各种不适合儿童青少年的广告,以及令他们上瘾的网络游戏界面。

她提议,互联网平台要简化用户隐私协议条款;对于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应该设置专属于未成年人的用户协议,互联网公司开发软件时要添加儿童青少年保护模式,由家长设定观看时间,仅推荐适合儿童青少年观看的内容,或者直接开发儿童青少年版本的软件。

杨静瑶建议,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设定有效的制度和规章,创造一个对儿童青少年友好的网络环境,形成全民参与和教育引导的保护机制,创造更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点评

张春飞(中国信息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未成年人保护和思考是全球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

杨静瑶的发言中主要涉及三方面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第一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问题;第二是未成年人接触各种不良信息,涉及不良信息处理的问题;第三是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总体来看都是希望以更高的标准,从严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

这三个方面目前都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能够从严保障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网络权益,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而发言中的“设置适合未成年人的用户协议,并且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建议非常好,已经在相关的立法里面予以采纳。静瑶关注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建议有必要确立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相关制度,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已有了很好的实践,在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领域开始实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制定和修订已被纳入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相信随着相关立法的出台,这个问题会得到改善。

由“对抗”转向“对话” 提升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

“如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特别是疫情袭来,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彻底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过去的辅助变成了今天的主角。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要尽快从成年人主导的控制和保护为主的思路,转向促进青少年网络认知内生发展与网络行为自我成熟为主的思路,即从注重赋权转向注重赋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纪小楠在自己的建议中,关注了“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话题。

据北师大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家长对青少年网络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反而显著下降。纪小楠说,父母不可能全天候盯着孩子,一味管控不能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因此,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让他们和互联网和谐相处。“第一,家庭亲子关系从“对抗”转向“对话”,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分享,共同提高上网规则。第二,将网络素养列入学校的独立课程或融入式课程。第三,国家通过立法赋予网络管理部门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职责,控制网上不良信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来一片蓝天。”

点评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纪小楠的发言从赋权到赋能,提升儿童青少年网络素养的三点建议,切中要领,敏锐地抓住了目前网络素养问题。网络素养实际上脱胎于之前所说的媒介素养,其核心内容是接触媒介、认识媒介、批判媒介和使用媒介。可以说,这个建议与时俱进,且提升了一步。

发言中涵盖了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三个层次,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非常全面和理性。其中涉及家庭和亲子关系、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很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涉及家长的素养。在网络出现之前的媒体,比如电视,家长有能力评判和使用,但是在网络时代,一些家长对网络不熟悉,不能顺畅地使用网络;对游戏也有误解,不了解游戏中有很多益智的成分,有帮孩子学会和社会打交道的内容,也有一些教孩子辨别真伪和善恶的设计。实际上,适度玩儿游戏和利用网络做一些事情,也是一种学习,家长不能剥夺孩子们使用网络的权利,不能让孩子们孤立于这个时代。

其实,家长在网络方面的素养不一定比孩子高,特别是涉及技术使用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们要有耐心去和父母对话、给予指点,不要嫌麻烦,反哺家长,帮助家长提升使用网络的能力和对网络的热情。家长的判断力比孩子强,比如说一些暴力等,家长能把关。如果亲子之间能够友好平等地对话,双方的网络素养都会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