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7月3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乡村振兴 潘晓利::为乡亲拓宽幸福路 绿了庭院 美了村庄 “我们的收获大于付出” 桐庐妇联情牵贫困女童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潘晓利::为乡亲拓宽幸福路

作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负责人,她设计课程,组织培训,提高村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活品质,还牵线搭桥,创意营销,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潘晓利(右二)与成校学员一起进行创意制作。

▲潘晓利(中)与“德清嫂”一起直播带货。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改改

■ 王力中 文/图

7月下旬,假期的校园回归寂静,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下称雷甸镇成校),却是一派繁忙:教学大楼一楼的“晓之语”工作室里,教师正向学员们传授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学员们正挥毫泼墨,互相点评;另一间教室里,学员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解电商知识……

“除了疫情期间,我们学校一直都是这样热闹。”雷甸镇成校校长潘晓利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别小瞧我们成校,这些年,它让我和许多农民交上了朋友,让我有机会为他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精准培训,让农民更添欢声笑语

2015年7月,当了18年小学语文老师的潘晓利调入雷甸镇成校担任负责人。当时,一些人认为她交上“好运”,因为在他们眼里,成校没有升学压力,只要配合政府开展成人文化技能培训就行了,工作轻松得很。潘晓利却有自己的想法,“成校也应与时俱进,学校及老师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一盏灯一样指引更多乡亲。”

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是成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潘晓利经常带领教师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帮助农民与专家学者搭桥牵线。为了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她与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讨论、完善培训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案,准备培训材料。她还经常邀请院士、专家、教授到学校授课,请当地的种养大户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带领村民致富。

潘晓利发现,许多村民对高品质生活技能的培训需求比较强烈,于是,她开发设计了“美好生活”系列课程,如美食课、花艺课、果蔬雕刻课、科学养生课等等。这些培训内容不仅受到本镇村民的欢迎,连镇外的一些居民也闻讯赶来报名学习。

进成校第二个月,潘晓利就建了一个“雷甸成校教育信息发布”微信群。她通过微信群了解村民对培训的需求,经常发布、推送新政策、致富资讯、培训通知等等。后来,她又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分建专业小群。比如,在西瓜产业这一类里,她就建了创意种植群、瓜果雕刻群、创业创富群等。几年下来,她的手机建了278个群,群友超10万人。

“现在我到村里,一打开群就能找到农民学员,感觉就像在走亲戚。”潘晓利说。如今,她的微信群已成为当地最大的“乡村振兴群”,2018年,雷甸成校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研学基地。潘晓利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社区教育教学新秀、浙江省百名科技追梦人等。

创意助农,让农产品卖得更好

潘晓利的微信群本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而建的,后来竟成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平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潘晓利得知当地一位村民种植的草莓、蘑菇等农产品运不出去,眼看要烂在田地里,又想到自己微信群里不少人抱怨出不了门,买不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她马上把这位农户的信息发到了微信群和其他有关网络平台,短短三天就帮他售出了近万斤滞销农产品。

不久,一位种植鲜藕的农户也联系上了她,请她为他家鲜藕找销路。结果,她发布信息的当天,订单就接连飞来。疫情期间,潘晓利还通过微信群等陆续收集了全县500户种养大户与散户的农产品滞销详细资料,整理后与有关电商网站进行了对接,为这些农户的产品找到了销路。

除了牵线搭桥,潘晓利还开展创意营销,拓宽当地农产品的销路。

雷甸枇杷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好,但经常出现销售不畅的情况。潘晓利一直琢磨着如何把当地的这一特产卖出更好的价钱。今年5月,当地枇杷大丰收,潘晓利和她的团队精心策划,围绕“520”美好爱情主题,制作了“草帽里的爱情”“金屋藏娇”“甜蜜远航”“为爱筑巢”“初恋的味道”等系列衍生产品,参加镇里举办的枇杷文化节,并进行了带货直播,在线上线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两天就售出15万斤产品。

为了促进枇杷销售,并提高附加值,潘晓利还请成校书法班老师、学员,手书了很多古今关于枇杷的诗词或名言,送给果农,让他们外寄时,放入包装箱内。“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记忆中的爱情是雷甸枇杷的酸甜和乡村风光的清心”……一箱箱承载着诗与远方的雷甸枇杷,飞向全国各地。

潘晓利的创意和新理念,为当地果农与农创客增加了收益,也为自己赢得许多点赞。一个村民告诉记者,前些日子,潘晓利直播带货,推介当地的枇杷、西瓜、番茄、菌菇、水果玉米等农产品,短短两小时,订单就破了2000单,累计了销售18万元产品。

“每当看到学员、农民朋友的点赞,我就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潘晓利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给乡亲们铺就更多更宽的致富路,送去更多欢声笑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