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子
据悉,这几天,微博上有个话题突然火了:全职太太算独立女性吗?事情的起因,是最近播出的一部新剧《三十而已》中的全职太太顾佳,与不少观众传统认知的“黄脸婆”型全职太太不同,顾佳活得非常精致,既可以照顾好家庭,又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开阔的眼界。人设走红之后,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思考与讨论。有博主还开了一个投票,截至7月19日下午,共有超过17万网友参与,结果比分非常“胶着”:有约8.7万人认为全职太太“算”独立女性,7.8万人认为“不算”。
算还是不算,这是个问题,难以定论。比如,认为“算”的网友表示,全职太太在家要担任管家、保姆、幼师、心理咨询师、理财师、厨师、清洁工、采购员等多种职业角色,根本不比职业女性轻松。虽然大多数全职太太是没有收入的,但她们确确实实在产生着劳动价值。
确实如此,只要是辅导过孩子功课、学习的家长就知道光是“当幼师”“当老师秘书”这一类劳作的难度、强度有多大,更别提身兼管家、保姆、心理咨询师、理财师、厨师、清洁工、采购员等数职了,每一项的工作量都不小,但是,似乎又都不算工作,因为全职太太并不能据此劳动领到劳务工资和薪酬。有关部门发布的新职业里也没有这个。承担家庭中的无酬劳动算工作、够独立吗?如果说独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全职太太无疑也创造了价值,而且创造了不菲的价值,这在某些数据中也有量化的证明。
不过,对于全职太太的“独立”,有人也不乏疑问。比如,认为“不算”的网友,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无经济来源。毕竟,没有收入就意味着总要依附老公,看婆家脸色,会大大降低生活的安全感。“经济不独立何以谈人格独立?”再加上长期与社会脱轨可能导致没有主见、眼界受限,有人直言,全职太太根本就是个“高危职业”。
的确,这些疑问并非空穴来风。有句话说,“端人碗,服人管”,这话不那么好听,但放在“全职太太”这一角色上,也不无几分道理。虽然,在很多时候,家庭的温情与暖意于此打上了柔光、橘色,让人看不到其背后可能的黯淡与乌黑。但是,一旦严重的家庭矛盾或危机发生,这样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在此,不妨套用一下那个老问题:“娜拉出走之后会怎么样”——当全职太太遇到危机之后,她也可以选择出走,但她出走之后会有持续生存和保持美好生活的能力和可能吗?全职太太如果囿于家庭的“一亩三分地”“老公孩子热炕头”,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就丧失了独立走向和面对职场的勇气和能力,工作机会当然也会相应减少了。如果无力出走的话,那她或许只能选择隐忍、附和与凑合,若如此,也就很难称得上什么“独立”了。
还有人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全职太太在家是可以赚到钱的。也有人认为,所谓“独立女性”,应该侧重于衡量人格的独立性,和是不是全职太太并不矛盾。在我看来,前者至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职太太”,她只是选择了在家办公这种上班形式。后者“‘独立女性’应该侧重于衡量人格的独立性”的判断标准,我也很认同,但此一判断标准与“全职太太”是否矛盾则因人而异了——如果你能保持人格的独立,那当然并不矛盾,但保持人格独立往往需要一些基本前提的保障,而经济独立当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如果缺失了这一条,那就得看,你其他的条件是否足够强硬到没它也行。如果行,那就没问题;如果不行,人生的大厦难免倾斜甚或倒下,这样的先例已经不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人也不必复制别人的人生。职场女性与全职太太各有各的故事与喜乐,无所谓孰高孰低,只是不管你是选择“站”哪一边,都得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现实允许的前提下,找到你内心的声音去听从。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价值。而同时,对外界环境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价值,不管是在家里劳动还是在家外上班,不管这种劳动目前是有酬劳的职业工作还是无偿的情感照料、家务劳动,它都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财富。对于那些付出了劳动和心力的人,社会、家人都应当予以尊重和认同。这也许才是独立的最大价值。独立能让人生美好,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独立的“寄生虫”则不能。所以,独立才是广受推崇的人生品质与价值观,不论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