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了水圩特色的刘圩村新貌。
刘圩村统一规划新建的民房。
■ 戚善成 文/图
2018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以“不大拆大建,不强制农民上楼,不破坏村庄原有风貌”为原则,全面推进农房改善项目,让改造后的村庄既留下了“乡愁”,又再增添了新景和新味道,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耿车镇刘圩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经过升级改造,刘圩村的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相关产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该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培育单位目录,其农房改善项目被列为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实践案例。
没有“大动作”的刘圩村农房改善,究竟做了什么?有何示范意义?近日,笔者走进耿车镇刘圩村,一探究竟。
不搞大拆大建,多留乡村“老味道”
漫步在刘圩村,感受最深的是其独具特色的“老味道”,大树、古井、老桥、水塘,随处可见乡愁印记。
“刚开始知道要农房改善时,我们这些老人都很担心,害怕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家就这么没了,后来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村史馆里,村民王振华向来客讲述村庄的变迁。
他介绍说,农房改善项目实施前,耿车镇和刘圩村镇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征求群众对工程的意见,并邀请专家对村庄的整体风貌、水体整治、园林绿化、交通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要求保留水圩特点、历史遗存、乡土植物、乡贤文化等四大乡村特色。
刘圩地势平坦,村庄内沟渠河塘环绕,有南北两个环状水系,是传统水圩村落的旧貌遗留。项目建设围绕水圩文化,梳理水系,整治驳岸,连通节点,恢复水质,再现了水圩特色。刘圩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共有60余种苏北乡土树种,在村庄升级改造中,它们都得到了妥善保护。此外,村内遗存的两口百年古井得以复原,许多带有历史印记的老物件,比如旧磨盘、石槽等都被合理利用,零星地散落在村内,塑造出传统、古朴的村庄氛围。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技术总监汪晓春评价说:“刘圩新型农村社区极具示范意义,再现了水美刘圩的特色风貌,建设中巧妙运用当地闲置建材与乡土植物进行环境塑造,体现了乡土性与经济性特点,扮靓了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扮靓了村民的生活。”
不强制农民上楼,多给村民留好处
在刘圩村社区,家家户户门前都开辟了小菜园,村民可以随意种植花草、蔬菜。正在自家小菜园忙活的村民郭小青对笔者说:“家门口有一块小菜园真好,我们可以种种菜,节假日,儿子儿媳带孩子回来,可以看看不一样的农村田园风光。”
让每户村民家都有一片小菜园,是刘圩村升级改造中的贴心工程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住进了楼房,但仍有不少村民,尤其是年纪大的村民希望保留一个小菜园。所以,我们尊重了他们的意愿。”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说,农房改善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顺应群众意愿,“努力做加法,把更多的实惠和好处留给老百姓。”
在村庄升级改造中,耿车镇就是这样做。“刘圩没有大拆大建,也没强制农民上楼,我们以实施农房改善为契机,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城乡布局形态系统变革。”耿车镇副镇长王振雷介绍,按照“五通八有”原则,刘圩同步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活品质提升,小学及幼儿园、健身广场、公交站台、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公共服务一应俱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设有文化礼堂、儿童游戏室、图书角等活动室,常态化开放使用并组织开展活动,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你看,我们这里的生活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刘圩村党支部书记丁义录说,以前,村民的房前屋后垃圾多,河塘的水很臭,“这几年,村里完成了污水管网和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的建设,经过整治,废弃河塘变成了景观河,现在,乡亲们都喜欢在这里来遛弯儿。”
困难群众的住房安置和保障,是农房改善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镇村专门出台政策,对按照整体规划自行翻建住房的困难群体发放补贴,还专门建了5套80平方米/套、产权归村集体的“暖心房”,让5户特别困难的群众同样迎来乔迁之喜。
创建农业产业园,不让一个村民失业
“我们注重将农房改善与产业配套、脱贫攻坚相融合,确保让村民留下来、有事做、有钱挣。”耿车镇镇长王前锦介绍,刘圩新建了规划面积1.4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引进了优之雅园艺、育美森园艺、江莱园艺等多肉花卉及水果种植项目38个,引导村民创办19个家庭农场,注册了15个农产品品牌。去年,培育多肉植物品种500多个,对外销量已突破8000万株,整个园区交易额突破了13亿元,辐射带动了1000多个普通农户和17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如今的刘圩村,既有乡村的形态,也有城市的便利,一些以前搬离本村,在外打工、生活的村民纷纷回归。刘艳梅就是其中一个。“现在我在村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上班,每个月能赚2500元,离家近,干什么都方便,老人孩子都能照顾到。”刘艳梅说。
刘圩村社区还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实施了“支书领头调结构”“支部+电商”等党建富民工程,成立了网格党支部,已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新社区治理体系。
“刘圩村升级改造和社区建设,是我们区农房改善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共改善农户1.1万户,实施农房改善项目15个,建设住房5046套。”宿城区委书记张辉介绍说,“我们把农房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统揽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精准脱贫、就业增收、社区管理创新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特色镇村,培育特色产业,挖掘特色文化,努力建设更具魅力的美丽新农村,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编后语
尊重民意 理性决策
江苏省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实施农房改善,没有搞大拆大建,没有强制农民上楼,也没有破坏村庄原有风貌,改造后的村庄更加美丽,新建农房的格局和空间,适合农民居住、生活。该项目受到了村民的好评,被列为苏北地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实践案例。
刘圩村农房改善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于当地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尊重,项目实施之前,当地政府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征求了群众对工程的意见,制定的规划也顺应了农民群众的意愿,甚至对少部分村民的意愿也给予了照顾。比如,政府考虑到老一辈村民的感情和生活习惯,在每家农户门口都留出了空地,用来开辟菜园;村里的农房统一规划为独门独院的二层建筑,也是当地政府顺应大多数村民意愿,并结合实际做出的决策。
检验民生项目民生工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不是因此增加了。如果村民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不升反降,经不住群众检验,那么,相关项目和工程就是得不偿失的。前些年,某些地方不顾当地发展实际,在农村大拆大建,强制农民上楼,远离老村和生产场地,给一些村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便,群众抱怨不已。这样的教训极为深刻,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把农房改善这样的民生工程办好,让群众满意,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地方政府要真正树立民本思想,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并顺应他们的意愿,像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所说的那样,“努力做加法,把更多的实惠和好处留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