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7月1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创业创新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零破损”装卸明星 公益机构亟需数字化“药方” 新疆毕业生打开创业新天地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玉娥和她的“杂粮王国”——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姜军旗

□ 吕瑞佼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大盂镇土质肥沃,素有“米粮川”之称。赵玉娥和她一手打造的“杂粮王国”就坐落在大盂镇的三道村。

赵玉娥是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家集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年产9500吨各种杂粮产品,源源不断送往包括外交部、中国平安在内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遍布全国的200余家商超和大型网络平台。

“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另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 谈及公司农产品,赵玉娥说得更多的,是爱和责任。“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一句话,让商业回归爱的本质。作为一家农产品公司,我们就是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创业路 28年坚守农产品一线

因为处于杂粮生产黄金纬度,加之特殊地形、多样气候,阳曲县小杂粮在山西甚至全国都很有名气。阳曲小米更是以味道香甜、米粒饱满,在历代尊为朝廷贡品。

石磨面、石磨米、高粱粉,红芸豆、玉米糁、燕麦米……赵玉娥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山西小杂粮,足足有160多种。推广山西小杂粮,是赵玉娥现在做的事。

1986年大学毕业后,赵玉娥被分配到太原市委统战部工作。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安分”的赵玉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辞职下海,弃政从商。

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跑遍了全省100多家大大小小的商场及批发市场之后,赵玉娥用借来的500元钱购置了简单的卖货设备,摆地摊、推小车,经营起了小食品生意。一年后,赵玉娥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白天经营企业,晚上学习经营管理知识,成了赵玉娥每天的生活。“到大学听课,参加各种培训,参加全国各地的糖酒会。”几年下来,赵玉娥的公司从小食品扩展到五谷杂粮等多个领域,产品也达到了一千余种。1998年公司更名为“山西绿得食品有限公司”,员工达200余人,接收转业退伍军人60多名,安排下岗职工100余名。销售渠道也从当地的连锁商超扩展到全国的大型商超,在此基础上,她又注册成立进出口公司,专门从事对外销售。

2012年,赵玉娥在阳曲县建立小杂粮加工厂,进行对外销售,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全国4省5市7县建立了10万余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开办了多个加工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14亿人的饭碗必须端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中,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途同样一片光明。” 谈到对于投身于其中的农业的感情,赵玉娥毫不掩饰,“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的感情是别人难以理解的。28年来的经历,同样证明投身农产品创业是正确的。”

感恩心 要打造小杂粮山西名片

“虽然山西的杂粮营养价值很高,产品质量有保证,在市场上也很畅销,但由于种植规模和销售渠道的限制,我们的小杂粮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赵玉娥心中最大的梦想是,让山西的小杂粮走出娘子关,摆上更多中国人的餐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赵玉娥看来,企业家和商人的根本区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为了保证产品的绿色无公害,赵玉娥亲自参与种子的筛选和发放,土质的化验和实地检测,登门邀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员工和农户进行定期培训,把所有产品逐一送到质检部门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创业是很辛苦,但同时也是快乐的。”在赵玉娥看来,只要心里有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急躁,能把事情做好。“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生产好的产品,提供给市场上有需要的消费者,耕种的百姓获得了收入,消费者获得了健康的产品,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赵玉娥和她的公司把目光开始放到了慈善上。在前不久,赵玉娥为公司邻近的几个村子的精准扶贫户捐赠了10余吨、价值8万余元的“珈绿”特精石磨小麦粉。“我们每年都会举行这样的活动,每次看到村民推着轮椅,搀扶着老人,或者是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来领面粉,那种喜悦是赚钱换不来的。”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赵玉娥和公司员工放弃春节休假,加班加点生产各类粮食2000余吨,保市场、保供应、保物价稳定。“国家有难,企业责无旁贷。没有国就没有家,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壮大。”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28年来,赵玉娥用青春和汗水走出的巾帼创业之路上,同时也写满了“爱”和“感恩”的足迹。

作为女性企业家,赵玉娥更关注农村女性的就业。在公司招聘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2人。公司还向当地农户提供长年的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并利用农闲时间聘请农业专家对农村贫困妇女及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近年来累计培训1324人次。

为了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公司对于合作农户制定了高于市场的收购价,受益农户达365户,每户年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产品销售问题,极大地带动了所在村镇的农业发展,为精准扶贫、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户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在公司收获“农业科技奖”“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三晋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的同时,赵玉娥也被授予“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我希望在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基础上,把小杂粮打造成山西的一张名片,让这张名片叫得更响,传得更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