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杨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我选择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54岁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万万没想到,自己歪歪斜斜写下的这百字留言,竟让他成为2020年端午假期的“网红”。
你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这是节目主持人董卿送给外卖小哥雷海为的一句话。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给观众带来了莫大惊喜。而在近日爆红的农民工吴桂春身上,也证实了“此话不虚”。
今年因为疫情,吴桂春在东莞务工的厂子倒闭了,无奈他选择回乡。6月24日临别东莞时,他去东莞图书馆还借书证,写下了开头那段文字。这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范本,6月27日吴桂春已顺利入职新岗位,留在了他热爱的东莞,工作地点离图书馆很近。
这个结局很温暖。实话说,2020年的开局太沉重,时至今日我们再次被阅读打动。还记得疫情最严重时方舱医院的“读书哥”吗?众声嘈杂中,他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这一幕犹如一道光,刺破疫霾的黑暗。就如毛姆所说:“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吴桂春的这百字留言,虽然字迹不够工整,但字里行间不失文采,蕴含的对读书的热爱更是令人动容。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阅读,通往梦想的阶梯
吴桂春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大约是因为他的图书馆情结,勾起了很多爱书人的专属记忆。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最著名的一句话。上大学前,我既不知道图书馆是什么样,就连课外书也很少读过。1989年9月到北京上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对来自西北边陲的我来说,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当时的我用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形容非常恰当,大学四年,我的生活就是宿舍、图书馆(或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连轴转。
记得那时我的上铺海清跟我谈起,她家有书房,从小就爱躲在书房里看父母的藏书,很多名著她都读过了。海清的父母是大学同学,母亲又在大学里教文学,当时把出生于文盲家庭的我羡慕得垂涎三尺。
在图书馆我要“恶补”的是文学名著。当时图书馆有四层,文史阅览室在三楼。一排排长约10多米的厚实长木桌,两边是一把把椅子。每天早晨都需要去占座,把书包或书本放在座位上,再去食堂吃早餐。因为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了,而一个座位你可以“独霸”一整天。
那些年我都读了些什么书,如今真的不太记得了。但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却是立竿见影。
大学毕业时我选择留在了新闻系资料室,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做一个图书管理员,但后来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于是两年之后调到报社工作。在大学工作的那两年,周末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离学校不远的国家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相比,这里就更高大上了。
记忆里一直有一个冬日黄昏,我坐在图书馆的茶色落地玻璃窗前,既愁肠百结又喜上眉梢。愁的是彼时一切还都漂着,喜的是突然望见窗外暖暖的夕阳斜晖中,几只鸟儿在树梢上跳跃。那一刻心里唱响了《雁儿在林梢》:“雁儿在林梢啊眼前白云飘,衔云衔不住筑巢筑不了,那雁儿不想飞,雁儿不想飞,白云深处多寂寥……”
所以一看到吴桂春的新闻,我就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某种程度上说,是东莞图书馆收留了农民工吴桂春,让他在文字中徜徉;是那些寂寥的阅读时光,成就了今天的我。
哥伦比亚大学的艾德勒教授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的三种目的:一是娱乐消遣,二是获取资讯,三是增强理解力、锻炼大脑机能。他将阅读分成四个递进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通常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完成了;检视阅读指在短时间内通过目录、标题等关键信息以及重点段落掌握主要内容(目前的手机阅读大多属于此类);分析阅读是指仔细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最终将书中内容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主题阅读则不限于某一本书,为了钻研某个主题去阅读很多与之相关的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回顾我的阅读之旅,从最初不知所终的泛读,到如今主打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我越走步履越坚定,也越发感受到无限风光在“日常”——学以致用。
的确,你读过的书,一本本默默铺就了你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