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 陈若葵
最近,央视某栏目采访了33岁、在家待业的女大学生范成金,由于长达十年的啃老,与年近70岁的父母关系紧张——父母对女儿不肯出去工作十分焦虑和愤怒,而女儿对父母的指责,也愤愤不平,两代人之间经常性地爆发争吵。
生活中,极少有父母承认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人、在某些时候甚至一惯性地以爱之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行伤害之实。比如,范成金的父母,对她小时候画的画、设计的衣服和运动鞋,并没有表示肯定、欣赏和鼓励,而是讽刺她,父母甚至觉得她没有认真看书,还狠狠地打过她;而当她告诉父母自己在大学毕业找工作遇到交流障碍时,父母回应她的依然是嘲讽和打击,没有丝毫的理解和帮助。
范成金抱怨妈妈从小到大一直否定她、从来没有支持过她,妈妈挂在嘴边上的“如果你能成事,狗都能成事”这句话,让她很受伤。她怨怼父母:“你们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任何一组关系的好坏,都是双方“合谋”的结果。
范成金父母的问题显而易见,长期打压式的教育,与女儿负面的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女儿自卑的性格,依赖、消极的处事态度,也是其家庭关系持久紧张的根源,父母在这些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不啃老的人,首先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这就需要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认可、肯定、鼓励、支持,放手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尝试自己想做的事,不惧怕失败,以正面的引导方式反馈孩子,让他们一步步成为“他自己”,有目标感、道德感、有独立性、有行动力、有克服困难的底气,考量的指标不应该仅仅是子女考试拿高分、拥有高学历。
然而,范成金的父母显得过于强势、偏激,尤其是她的母亲。如同不认可女儿身上曾经的闪光点一样,他们不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女儿的一贯态度和言行有什么偏差,也缺乏对目前糟糕家庭关系的反思,而一味地指责女儿啃老和不懂得感恩。
虽然范成金和父母彼此互不认同,但在思维方式上却一脉相承,即双方都缺乏应有的自省意识,而一味地把矛头指向对方。对于自己的现状,范成金执着地认为是父母一手造成的,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她在等待父母的道歉,并不歉疚于自己啃老的现实;但是,她的父母,却在期待她的感恩,没有对伤害女儿的自责。双方都认为自己冤,其关注点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各说各的理,相互怨怼,谁也不肯服输,一家人就这样在扭曲的家庭关系中拧巴地生活着,问题得不到解决,家庭和睦也难以实现。
范家的问题并非个案,社会上那些啃老族家庭的相处模式,大都有类似的影子,其中的年轻人理直气壮地依附于父母的供养,而不愿从自身出发改变现状。他们坚持要跟父母“讨个说法”、试图赢了父母以找回自己所谓的“尊严”,其结果是耽误了自己,辜负了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从成年到成熟,不仅需要具备接近他人的能力,也需要具备不被他人的意见、要求和评价所左右,正确地评价自己、坚信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带来的“分化”,就像一个细胞与另一个细胞分离开来,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关系。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就是如此。
毫无疑问,父母对童年、少年时期范成金的嘲讽与否定,对她的性格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范成金如今已经33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和学业的提升,作为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有必要努力学习平和地接受生命中那些无法改变的人和事,比如父母;努力改变生命中可以改变的人和事,比如调整自己,尝试从心理上和感情上摆脱原生家庭的“黑洞”,自我改变、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跨越眼前的困难,选择和掌控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超越。正如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时生》所说的那样:“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或许,这才是范成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这不单单是“放过”父母,也是成就自己的唯一途径。
人生短暂,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与其和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死缠烂打,两败俱伤,不如寻求自我改变。德国哲学家利希滕伯格说:“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童年的悲剧已成事实无法逆转,但未来依然是可以逆转的,只要范成金们能面对阳光努力向上。更何况,血浓于水,子女与父母,能有多大的冤仇?范成金们只要学会用宽大的胸怀去消解与父母的矛盾,与自己和解,转换人生角色,独立探索自己的出路,就有可能破茧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