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曹一/作
5年磨一剑。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民法典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树立优良家风被写入民法典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注重体现具有中国婚姻家庭文化的特色和理念,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的人伦本质与人文关怀,维护婚姻家庭的伦理属性及团体价值,坚持将尊老爱幼,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平等、互爱、和睦、诚信作为婚姻家庭立法的宗旨。同时,在具体规定中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者利益的保护,实现法律的实质正义。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一般规定中增设了“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规定,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家庭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增加了亲属、近亲属与家庭成员的概括性规定,划定了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的边界。在具体规定中修改禁止结婚条件、完善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制度、亲子关系的确认与否认、离婚损害赔偿的兜底性规定等多项创新和亮点。
设立离婚冷静期,明确夫妻共同债务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着眼于促进家庭和谐,解决当前百姓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为减少“头脑发热”式离婚,规定了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我国离婚率逐年升高,“闪婚”“闪离”现象越来越多。设置离婚冷静期是为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在登记离婚中设置适当的时间“门槛”,促进当事人冷静思考、妥善抉择,既能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又能保障双方当事人做出正确抉择、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与离婚自由并不冲突。
婚姻家庭编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范围,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设置离婚损害赔偿“兜底”条款,加大了对婚姻无过错方的法律救济力度,有利于引导人们提高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和谐社会关系,并为司法裁判提供更为明确的制度保障。
保障患有疾病的人结婚权利,明确赋予无过错方索赔权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尊重当事人的婚姻自主权。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办理结婚登记之前告知对方。根据新的规定,告知义务非常重要,在其明知自己患有重大疾病,结婚登记前则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如果没有如实告知的,对方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婚姻的权利。
换句话说,就是一方有重大疾病,对方又知情,其婚姻自由是受到保护的。所以,将疾病婚从禁止结婚改为可撤销婚姻,是为了保障那些患有疾病的人的结婚权利,保障他们的结婚自由。
扩大遗赠扶养协议范围,增加新遗嘱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百姓财富增加,财产继承问题日益重要。民法典在继承编中对现行继承法的多处修改,有利于遗产得到妥善保管和顺利分割,促进家庭和睦。
保障“老有所依”,满足养老形式多样化需求。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扶养人的范围,明确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
与时俱进,遗嘱的形式和效力更加灵活多样。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规定对继承人的宽宥制度……
“现实中存在立遗嘱人要改变遗嘱时,却无法到公证处订立新的公证遗嘱的情况。”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说,不再规定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彰显法律充分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新的遗嘱形式让立遗嘱人的表达方式尽可能不受客观条件限制,也是社会民事活动更具活力的体现。
此外,为确保遗产得到妥善管理、顺利分割,继承编还增加规定了遗产管理人制度,更好维护继承人、债权人利益。
明确居住权,破解业主维权与维修难题
民法典物权编的一大亮点,是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这一制度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在涉及房屋的债务追溯、银行拍卖等时,居住权的确立也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怎么办、小区业主维权难、公共维修资金常年“沉睡”等社会热点,物权编均有明确规定:
——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明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特别是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