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新在养殖场调研。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富东燕
“一边学习,一边锻炼”“一边实践,一边出招”,这是“90后”张竹新在基层挂职一年多的工作状态。
2018年,在国家发改委人事司工作了一年后,张竹新被派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开展扶贫工作,先后担任灵寿县三圣院乡挂职副乡长、灵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挂职副局长。
“要强化实践磨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勉励,张竹新一直记在心里。一年多来,行走乡间,扎根乡土,她不仅为当地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还在实践中思考如何真正“化百姓之忧,解百姓之难”,锻炼了自己,同时收获了许多深切的感悟。
为百姓谋利,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从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对灵寿持续开展定点帮扶,下派了一批又一批挂职扶贫干部,帮助当地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
对于自己能到基层参与扶贫行动,张竹新感到十分自豪,并满怀期盼:“我希望既能够为当地百姓谋福利,也能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有所成长。”
“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声音;了解民意,为民解决问题;俯身调研,力拓脱贫道路”,这是年轻干部张竹新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实实在在的行动。
下到灵寿县,张竹新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简陋的办公和生活条件,每天像当地基层干部一样,踏着泥土,迎着日头,穿梭于百姓中。在乡里,她承担了企业情况摸底、料堆场整治、退役军人推荐招募等任务,还参与了型煤排查、经济普查、入户访谈、档案整理等工作;在县里,她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就丹参产业、乡村驿站、基层减负以及流量扶贫、企业减负、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或课题开展了调研。
与此同时,张竹新还承担了部分协调对接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县“青年视野”论坛,邀请挂职干部和县里的青年干部以主题分享的形式开展交流;组织挂职干部志愿者,与当地高三学子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为他们加油鼓劲;与旅游知名网站相关负责人就推介灵寿旅游资源、协助开展优化网页和上线项目等进行对接。前不久,张竹新积极推动,帮助灵寿县程家庄村售出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滞销的价值3.4万元的农产品,缓解了当地春耕备耕资金紧张的困难。
“下基层就是为了给当地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的,有多大劲儿就要使多大劲儿。”张竹新说。
用心办事,把好事办成办好
在基层办一件实事并不容易,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张竹新总要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争取把事情办成办好。
灵寿县的青铜制作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有关部门曾拟申报青铜工艺非遗扶贫工作坊项目,但由于传承人有顾虑,不愿意申报,此事便暂停下来。张竹新认为工作坊项目绝不能轻易放弃,她立即组织挂职干部到有关单位和企业调研,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随后撰写了《灵寿县推进非遗就业工坊项目建设的考虑》,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县文旅局已会同县扶贫办,出台了非遗扶贫工坊支持文件,并上报了项目申报材料。
程家庄村种植丹参有很长的历史,但收益一直比较低。张竹新深入调研后发现,问题主要在于两方面:水资源不足,灌溉困难;产品销售渠道有限。为此,她主动与县发改局对接,为村里申请到了4口水井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去年12月,第一眼73寸直径、100米深的水井成功打出,并顺利出水,缓解了村里缺少灌溉用水的难题;与此同时,她出谋划策,从包装设计等角度入手,以提升丹参产品外观吸引力,还策划、组织网上直播,扩大了产品销路。
2019年5月,灵寿县正式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得知这一消息,张竹新感慨万千。“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为灵寿的再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她将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等主题,扎实调研,为新阶段灵寿经济社会发展献力献策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