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乔虹
对话女规划师:
于一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勤, 杭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高级规划师
何梅,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保护与用途管制处处长、高级规划师
阅读提示
“城市规划”概念的提出源于18世纪应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需要。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重新思考城市规划该如何提高城市“免疫力”?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独家采访了三位规划师,她们以专业视角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探索打造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防疫关系源远流长
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后,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催生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管控为代表的城市规划。每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也在“塑造”着城市。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重新审视城市空间,规划该如何帮助城市提高“免疫力”?
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独家采访了三位女规划师,她们以专业视角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探索打造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记者: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有什么关系?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是否有方式可以降低传染病在城市快速传播的可能?
何梅:城市规划的一切基本的努力,比如构建良好的城市空间格局、进行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城市公共和基础设施,以及对建筑布局的管控,都是试图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的优化等手段干预,最终使得公共健康水平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于一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伊始,很多规划专业人员有组织或自发地开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疫情分析,研究成果包括根据所在地查询病例空间分布和增长情况,或模拟政策干预效果对控制疾病蔓延的影响。这些应用性很强的科研成果在疫情信息透明、公开等方面具有重要发展潜力,通过模拟可能的场景发挥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作用。
城市空间治理应吸取教训,提高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包括提高城市防灾防疫空间的科学布局,也包括公共事件管控期间如何保障城市功能运转,对人流物流进行妥善疏导,对生活物资的供给和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等。城市治理应充分利用科学手段,促进信息公开与共享,以便更加迅速地采取响应、快速行动、提高效率。
将健康嵌入城市规划
记者: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2013年,中国也全面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那么,如何把健康嵌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呢?
于一凡:近年来,健康影响评估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健康影响评估在我国也有初步实践。本次疫情提示我们相关工作还需要尽快覆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规划工作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全面体现健康的价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处理好发展与安全、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
何梅:一个健康城市,应当具备适应人类健康需要的生态生活空间和建筑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当灾害来临,应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应急防控能力:医疗服务设施的平战转换能力尤为重要;城市要预留一批高度灵活的多功能、通用性设施(或场地),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满足疫情防控、防灾避难等险情发生时的应急空间需求。例如此次火神山、雷神山的选址,极短的建设时限,需要周边水、电、路、气的迅速接入。
记者:城市是聚集的产物,城市因聚集带来高效,但城市的过密化也会产生环境和健康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个二元难题,建设集约紧凑且环境宜居的城市?
何梅:从武汉疫情分布来看,尽管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供给和卫生条件,主城区总体上疫情仍是最为严重的,如何降低城市建设的强度和密度,提高治理能力,确实是未来城市管理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新城区疫情相对较轻,除各方全力防控之外,与新城区普遍具有较大规模的生态隔离不无关系。这使我们看到,武汉过去10年一直坚守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在主城和新城之间,6个新城组群之间成体系地构筑了生态隔离屏障,为此次疫情的控制,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空间条件。因此,城市中生态隔离屏障和开放空间体系的规划控制,在城市建设中一定程度的“战略留白”,显得尤为重要。
于一凡:长期以来,人们对突然暴发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缺乏充分准备。目前规划编制和实务体系对综合防灾的考虑主要关注防洪防涝、防震等自然灾害,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灾前预防和灾后恢复关注较为薄弱,较少关注重大流行疾病的防控。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缺乏应急处理的经验和预案;采取措施时,缺乏可靠的影响评估和风险预测。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记者: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让我们看到社区在规划和治理中的重要性。社区成为全民防疫的第一线。那么从城市空间治理的角度看,在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方面有什么建议?
何梅:社区确实成为阻击疫情的关键环节。未来社区治理,要以“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契机,优化社区分区,合理安排与之相配套的社区服务、生活服务、医疗卫生防疫等空间,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基本生活单元。同时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化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实施精准化管理。
张勤:城市规划工作要下沉,要把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生长单元,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规律、发现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层面的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按照“平战结合”的模式,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把社区纳入城市治理网络,通过“城市大脑”等技术手段和管理途经,给社区“赋能”。“平时”保障城市常态运营,“战时”能够发挥“前哨”“小分队”,甚至“尖刀班”的作用。具体到规划工作,一是应考虑补充修订《居住区规范》,安排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应急通道、应急停车位;二是要与社区管理赋能相结合,做好邻里中心的规划并加快实施。
记者: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角度看,这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还带来了哪些反思,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于一凡:健康绝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一个社区、一座城市的问题,只有当整个社会以及各部门建立起统一的健康价值观,用政策手段形成合力,个人和群体的健康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划部门应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从空间规划和城乡治理的角度提出可行的防控举措,为生命安全和公众健康提供环境福祉。
张勤:关键是要改变“部门规划”的认识局限和体制机制局限,要认识到规划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让城市规划真正成为一级政府的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行动准则,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规划工作自身需要全方位的改进。
何梅:疫情将对规划设计带来重大的变革,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标准也将随之改变:平战结合将成为重要的规划设计准则;健康适应性将成为规划设计的新标准;线上线下一体化将进一步强化。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建筑物设计将会强化抵抗病毒传染的功能,更好的城市设计可以优化空间环境,优化通风条件,优化流线组织,优化设施配备,有助阻止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