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4月8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环球女界 居家隔离 家暴受害者面临更多困难和危险 古特雷斯呼吁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期间家暴激增现象 提升女性领导占比,多元创造力之源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你和加害者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时,你很难打电话”

居家隔离 家暴受害者面临更多困难和危险

英国一家暴求助热线

法国家暴求助热线和平台

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古雷地区的智慧中心,这名遭到丈夫殴打的妇女怀抱着自己最小的女儿。 图片来源: 联合国儿基会/Albert Gonzalez Farran

“同居一室”加上外出困难,使受害者更加危险。

疫情导致受害者难以求助,让他们更孤立于社会,也更难逃出困境。另外,受害者面对的困难还在于,社会资源有限,庇护所数量有限,导致受害者逃出家庭后无家可归。地区法院受疫情影响关闭,令受害者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和申请人身保护令。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综合报道

近期,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展,多国纷纷采取了民众居家隔离的措施。然而,与此同时,这也成了家暴受害者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世界多地的新闻显示,家暴问题在疫情之下更加严重,并伴随恶性案件爆发。

伴随疫情发展,家暴事件在多国上升

全美各地的警方和防家暴组织均表示,疫情期间家暴个案呈上升趋势。全美家暴求助热线表示,自3月10日至26日,有更多的受害者致电求助。其中有超过1200名受害者提到自己的施暴者,利用疫情进行威胁、恐吓。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民间组织亚太预防家暴资源项目透露,从2月份以来,组织收到的求助比平时多了40%。

据美国洛杉矶当地反家庭暴力组织透露,自从居家令颁布以来,洛杉矶地区遭受身体和语言的家庭暴力案件明显增多,向该组织寻求帮助的人数比之前增加了20%。根据美国全国反对家庭暴力联盟数据显示,平均每分钟就有20人遭到伴侣的暴力伤害和虐待,这些暴力伤害行为包括殴打、推搡、语言侮辱等。同时洛杉矶警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3月21日,洛杉矶市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严重袭击事件增加了4%以上。

纽约长岛纳苏郡郡长库伦表示,尽管疫情期间,整体犯罪率下降了5%,但2020年的家暴案件截至目前已经累计2825起,比2019年同期增涨了10%。

美国最早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之一,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救助热线“危机连接”主管艾莉·富兰克林介绍,西雅图地区自杀、家庭暴力和滥用药物求助热线来电量自疫情暴发以来跃升25%,至每月约2.5万个。由于接听电话人手不足,富兰克林最近几天值了两次夜班。

据法新社报道,在法国为遏制疫情实施的居家隔离令于3月17日生效后,巴黎和法国其他地区家暴案报案数分别上升了36%和32%,其中包含两起谋杀。

德国联邦妇女咨询和妇女紧急电话中心称,疫情中,德国女性咨询量多了几倍。德国各地女性庇护所都已满员,连离婚申请也比平日增加两到三倍。同时,儿童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在卢森堡,警察平时每日因家庭暴力平均出警一次,现在则平均三次,当地的妇女庇护所也已人满。

巴西里约热内卢专门研究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官阿德里亚娜·梅洛说:“我们认为已经出现了40%或50%的案件增长,并且有很大的(援助)需求。”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政府表示,在禁闭期的头几天,拨打求助热线的电话数量增加了20%。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关于寻求家暴援助的搜索增长了75%。

塞浦路斯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协会在4月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3月9日塞浦路斯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至3月31日,塞浦路斯家庭暴力求助热线共接到了2075个求助电话。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几个月相比增加了47%。

据联合国统计,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黎巴嫩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女性拨打求助热线电话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同居一室”让受害者难以电话求助

英国慈善组织“拯救生命”主管苏珊娜·雅各布表示:“‘封城’将导致家暴激增。”纽约长岛纳苏郡警察局长赖德表示,家暴案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纷争和酒醉施暴。德国儿童保护协会发言人说:“当家庭成员每时每刻都聚在一起,家庭内部关系的摩擦会像锅炉中的压力一样增加。”

而美国受害者援助协会高级执行官金伯利·纳卡文称,财务担忧、经济倒退以及与日俱增的失业人数也很可能加剧家暴的发生。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失业比例与家暴程度成正比。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民间组织亚太预防家暴资源项目表示,疫情导致受害者难以求助,让他们更孤立于社会,也更难逃出困境。另外,受害者面对的困难还在于,社会资源有限,庇护所数量有限,导致受害者逃出家庭后无家可归。地区法院受疫情影响关闭,令受害者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和申请人身保护令。

华盛顿另一个家暴受害者权益组织表示,当前的状况给社工的协助增加难度。有负责华裔家暴受害者的社工透露,许多华裔家暴受害者因为不希望家丑外扬或者担心报案而影响自己移民身份而选择继续忍耐,社工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精神支持并进行引导,避免言语和肢体冲突,保障自身安全。

“同居一室”加上外出困难,使受害者更加危险。

自居家隔离令实行以来,法国家暴受害者求救电话3919专线接到的求助电话数目减少,法国性别平等事务国务秘书玛琳·席亚帕坦承,“当你和加害者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时,你很难打电话”。

一些国家的慈善机构也说,家暴热线拨打数量反而降低,因为女性更难有机会打电话求助。家暴幸存者安娜·贝拉·埃斯特韦斯在西班牙南部运营一个支援服务机构,称“与女性通电话有困难,因为她们的施暴者一天24小时徘徊在侧”。按照她的说法,机构员工正常情况下会趁施暴者上班时与女性通话,但如今她们进行文字信息交流的概率增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司法部长皮格曼向媒体表示,很多受害人由于受疫情隔离政策影响,无法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而导致网上求助量迅速攀升。

受害者躲避危险最直接的办法是去庇护所。但在疫情之下,各国庇护所的情况也很艰难。

在意大利,不少避难和支持中心艰难运营,缺少口罩和洗手液。

美国西雅图市最大庇护所负责人马蒂·哈特曼说,该市首次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前,收容所已基本满员,现在他们每天还要接纳大约25个新家庭。该庇护所通常有200至300名志愿者维持运转。由于疫情冲击,庇护所需要更多人员对设施定期消毒、并筛查出入人员,但如今几乎没有志愿者来。

英国“拯救生命”组织主管雅各布提醒,失业不仅会让女性更易遭受虐待,还会让她们在疫情后长期遭受家暴。

各国出台紧急救护措施

路透社报道,欧洲多国政府、支援服务机构和慈善组织正在设法帮助数以千计将与有暴力倾向的配偶一起居家隔离的女性。

法国政府3月30日表示,将把家庭暴力受害者安置在酒店并支付相关费用,还将开放短期咨询中心。法国性别平等事务国务秘书玛琳·席亚帕表示,将在全国各地的商店开设约20个临时咨询中心,这样女性就可以在购买食品杂货时寻求帮助。政府还宣布为反家庭虐待组织追加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80万元)补助,以帮助这些组织应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席亚帕同时宣布推出“一个宣传行动,让大家知道政府设立了一个平台,名称为‘停止暴力’,包括周末在内,这个平台全天24小时都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和宪兵受理家暴案报案,将对案情展开调查并采取行动”。她强调居家令后两周期间,有一些人因家暴罪行被“拘留”被“判刑”。

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区一处避难中心把一座废弃的女修道院变成避难所;帕多瓦一处中心正在酒店预订网站“缤客”为受害女性找住所。

西班牙政府承诺,将很快提供带定位技术的聊天服务帮助受害者报警,还将在居家防疫期间借助聊天服务为女性提供心理支持。

欧洲多个慈善机构建议,银行、保健等行业人员与女性接触时要多留心她们是否发出求救“信号”。西班牙一些地方政府建议,家暴受害者去药店买药,以“口罩19”作为求救暗语。药剂师听到后会帮忙联络政府。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日前宣布,将增加2亿加元的投入,用来帮助长者、儿童及家庭暴力受害者。具体措施包括向无家可归者、逃避家庭暴力的人提供临时住所,开通24小时热线,向儿童提供辅导服务。

美国纽约长岛纳苏郡郡长库伦表示,目前郡府已开设第二个庇护所,民众遇到危险情况应立即拨打电话进行报案,她呼吁民众遇到问题也可以拨打热线求助。

针对电话举报难,日前巴西政府推出投诉APP。新推出的应用程序被命名为“人权BR”,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均可使用。在进行简单注册后,举报者可投诉针对女性、儿童或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或其他社会群体的暴力行为。投诉中还可附上照片或视频等内容。

在澳大利亚,虽然目前法庭停止运营,但对紧急重大案件,仍然通过视频审理。如果家暴造成非常重大的伤害,法庭一定会发出命令对加害人进行控制。同时,政府投入了1.5亿澳元用于疫情期间家庭暴力援助。新南威尔士州投入3400万澳元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临时住宿,以帮助受害人临时离开施害环境。

(综合自新华社、凤凰视频、欧洲时报、环球时报、中新网、央视新闻、南美侨报网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