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4月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要闻导读 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巾帼力量 在全市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进中小学项目 战“疫”50多天后,她选择与病毒“终极较量” 田间农事忙 带领村民学习“致富经”打造“硬招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4.0参与评分人数:4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疫”50多天后,她选择与病毒“终极较量”

——访重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女一号”受试者靳官萍

靳官萍(左)在接受疫苗注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鹏

4月6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在武汉关东街曙光社区见到靳官萍时,她刚和几位志愿者小伙伴一起为关东街道的环卫工人们分发完公益组织捐赠的口罩。

6天前,作为首批参加陈薇院士团队重组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受试者,靳官萍刚刚结束了14天的隔离观察。在一期临床试验的108位受试者中,靳官萍是最早的报名者之一,也是最早接受疫苗注射的女性。

“现在我们那批志愿者已经有几十人结束隔离了,目前大家的身体状况都很好。”靳官萍告诉记者,接下来的6个月主要是自己在家观察,还要采几次血,研究团队也会进行随访和体检。所有的志愿者回家之前都会拍CT,虽然最终的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已经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是“超人”,可以不戴口罩了。

从回家的第二天开始,靳官萍就一直没闲着,先是给14天没住的家里做大扫除,参加公司的线上培训,然后又重新穿起志愿者的服装,开车送护士上下班,给社区困难户和出租车司机分发口罩……

靳官萍3月16日正式成为重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女一号”受试者,而她与新冠病毒的战斗早在武汉封城第二天便已开始,战“疫”50多天后,她选择以接种新冠疫苗的方式继续与病毒进行“终极较量”。

希望自己能为武汉抗疫出一份力

“80后”靳官萍是宜昌秭归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武汉,在一家制药企业工作。春节前夕,靳官萍原本打算回老家过年,却因为封城被困在了武汉。得知许多医护人员由于公共交通停运上下班极为不便后,她在1月24日加入了一个爱心车主群,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后来又陆续参与了帮一线采购防护用品、建设方舱医院、为援助武汉医疗队采购生活物资等志愿工作。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出门当志愿者,一直持续了50多天。

“刚开始,家人朋友也为我担心,劝我不要出去。但我当时特别希望自己能够为武汉抗疫出一份力。”靳官萍说。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最令靳官萍印象深刻的是参与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武昌方舱是武汉首家方舱医院,由洪山体育馆改造而来,靳官萍在现场参与铺床叠被、运送物资,目睹了一座空荡荡的体育馆如何在48小时内变成一座800张床位的医院。有关方面考虑到天气冷,又不能开中央空调,还为每张病床都配了电热毯。参与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让靳官萍觉得特别难忘。

疫情期间,各地志愿者的团结和勇敢也让靳官萍深深感动。

3月2日,一个名为善行团的公益组织带着价值近3000万元的医疗及生活物资从外地驰援武汉。在武汉的近十天里,团员们一直住在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白天分发物资、吃盒饭,晚上睡帐篷,甚至部分人连帐篷都没有,3个人挤在一辆车里,连续一周都无法洗漱,靠发动车子给手机充电,善行团的团员们不肯住酒店的理由是:“武汉已经很难了,不想给武汉增添麻烦!”认识了善行团的创始人“钢子”之后,靳官萍也正式加入了善行团,每天帮着一起发放物资。拿盒饭当主食的善行团团员们还曾因为靳官萍亲手做的一锅饺子感激了她好长时间。

疫情期间一直和靳官萍并肩战斗的恩施小伙向亚飞,被靳官萍称为“革命战友”。小伙子原本在东湖边上开餐厅,封城之后和她在同一个志愿者群里做接送医护人员的工作,一起参与搭建方舱医院,相互加油打气。向亚飞生性乐观,让别人在自己的防护服上画了一只Hello Kitty,被笑话之后又换成了哆啦A梦。不久,“革命战友”向亚飞报名去开救护车,这意味着他每天都要零距离接触病毒。

报名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

武汉的新增病例归零后,近两个月的抗疫志愿者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时,一位做志愿者时认识的朋友转给靳官萍一篇重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她毫不犹豫便报了名。

“疫情期间,我看到了新冠肺炎病毒给武汉带来的伤痛,我觉得疫苗如果能够早点研制出来的话,我们就可以彻底打败它了。”靳官萍说。

3月16日上午报名,下午四点多钟,靳官萍就接到了去体检的通知。当天晚上,她便接受了低剂量的疫苗注射。和另外三名志愿者一道成为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试验的首批受试者。受试者中,靳官萍的编号为004,随后,志愿者们开始了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

注射疫苗之前,志愿者们需要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上面列举了一些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但靳官萍觉得那些不算什么,签字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

“‘风险’两个字当时只是在脑子里闪了一下,更多的是看到疫苗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的兴奋,有一种终于等到这个疫苗,希望就在眼前的感觉。”靳官萍说。靳官萍学的是药学专业,毕业后曾经在武汉协和医院实习一年,参与过临床试验研究,对疫苗测试的安全性有一定了解,对陈薇院士团队的水平也非常信任。

靳官萍回忆,填写资料的时候,陈薇院士还过来跟他们进行了简单交流,一是感谢志愿者们参与测试,二是告诉大家她自己已经接种过了,这个安全性是可以把控的,请大家放心。

报名参加疫苗测试的事情,靳官萍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家人,在隔离点待了两天之后才说出实情。家里人刚开始难免有些担心,经过详细解释之后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刚好有需要,刚好我可以

整个隔离期间,靳官萍一直体温正常,身体状况良好,最让她和志愿者们印象深刻的就是隔离期间的伙食,每日三餐花样不断,让她倍感温暖。

“今天的一日三餐,3瓶牛奶,苹果、梨、橙子各一,鸡鸭鱼肉,鸡汤……还有一包乳酸菌素片!这样吃下去,不长个十斤八斤的,对不起一天这么多花样。”隔离第一天,靳官萍在朋友圈里写到。

隔离期间,108名参加疫苗测试的志愿者建了一个微信群,这108人当中,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他们中有老师、大学生、创业者、企业管理者。靳官萍说,其中不少人都是她熟悉的志愿者,“革命战友”向亚飞也来了,编号006,当初那位给她提供报名信息的朋友编号则是001,他姓张,职业工程师,重庆人,因为工作定居武汉三年了,这次来报名也是瞒着父母,只告诉了爱人。体检的时候,她还曾经遇见过夫妻俩一起报名参加的……大家都选择以这种方式与可恶的病毒进行“终极较量”。

疫苗志愿者们的壮举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许多人在靳官萍的微博里留言,称赞她的勇敢。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只是在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我来参加测试的想法其实和封城那天加入志愿者一样,只是‘刚好有需要,刚好我可以’,我认为这个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还有很多人,他们做的比我要多得多。”靳官萍告诉记者。

3月30日,隔离观察期的最后一天,靳官萍早上6点多就醒了,心中感慨万千,又突然有些紧张。她在微博里记录了隔离期间的最后一顿晚餐,评价说:“我们这14天不叫隔离,叫疗养!”当天下午,陈薇院士也特意来看望了她,询问她在隔离期间的身体状况,还开玩笑地说:“没见你长胖呀?”

3月31日,首批解除隔离的001~004号志愿者在吃完早餐后进行了采血,然后又去做了肺部CT。CT当时就可以看到结果,大家都是双肺纹理清晰,非常正常。离开之前,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团队为每人颁发了“感谢状”:“感谢您作为志愿者参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I期临床研究’,圆满完成疫苗接种和疗养观察,对您的大爱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疫苗志愿者群里的伙伴们也都互道珍重,这让靳官萍有了一种离开了组织,特别舍不得的感觉。

4月1日,靳官萍在回家的路上顺手拍了几张武汉的夜景发到微博。在微博里,她写道:路上车不多也不少,没有恢复到往日车水马龙的活力,但也不再冷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