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失衡对房价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作者:逯进 刘璐
本文从住房作为地位性商品属性的角度入手,讨论性别失衡条件下适婚男性通过购买住房以寻求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进而对房价产生影响的过程与原理。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基于地位寻求理论,性别比上升明确增强了住房需求并使之转化为中国实际房价上涨的动因之一。其次,性别失衡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在婚配市场竞争激烈、住房作为地位性商品特征更为明显的东部地区,性别失衡对抬高房价的影响更为强烈,而在西部地区,这一影响则相对较弱。此外,性别比失衡对房价影响具有门槛效应,随着房价收入比提高,性别失衡对房价的影响会逐渐加大。
来源:《人口学刊》2020年第2期
《论中国传统性别差等结构的隐固性》
作者:任现品
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差等不是男性彻底压制女性的二元对立,而是一元格局下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具有超强的隐固性。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隐固性不仅在于伦理—政治的一体化,更有着深层的经济、政治根基;父系家族所有制是这种一元格局下男尊女卑性别差等的经济基础,家国同构的政治组织形式非但没有触动家族内部的两性差等,反而为其提供了牢固的政治保障;而伦理与政治一体化的儒家意识形态则使这种性别差等被纳入政治组织系统而更趋稳固,至于儒家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的社会整合模式和传统哲学的天地—阴阳—男女的本体论系统,更是把这种性别差等贯彻到社会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宇宙自然的各个领域。
来源:《文史哲》2020年第2期
《重读韦君宜小说<女人>及与妇女生活相关的文章》
作者:刘传霞
韦君宜的短篇小说《女人》,与她同时期发表的有关妇女生活的系列文章构成互文,呈现了她对新中国妇女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本文作者认为,这些作品一方面探讨了父权制与妇女屈从地位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探讨国家话语与妇女主体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韦君宜对这一时期中国妇女命运的思索,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具有相通之处。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