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建
□ 李曦 刘儒静
小孟镇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北部,素有“兖州粮仓”的美誉。但是,小孟镇的北门村却因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集体用地,青壮劳动力多外出就业务工,劳动力普遍缺失,导致土地经济效益不高,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面临诸多难题。
2019年7月,兖州区司法局派驻的第一书记程远来到北门村。作为一名没有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基层“小白”,她从“外来户”程书记,到现在有了“菠菜书记”“丹参书记”“带货书记”等诸多头衔,成了村民念念不忘的“俺们程书记”。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来到北门村一探究竟。
“外来户”程书记
与大多驻村干部一样,程远刚到北门村时,也遭遇了不少“尴尬”:
入户走访期间,同行的村干部刚向主人家介绍:“这是咱村新来的第一书记……”
还没来得及说其他的,主人家就招呼开了:“这么年轻的女娃来咱村,多委屈人家。咱这穷村留不住人。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抓紧都完成工作好回家看孩子。”
“这样的待遇,在刚驻村的那段时间,算是一种常态。”回忆起刚驻村的那段经历,程远颇多感慨。
当好第一书记,首先要了解最真实的村情民意。为了听到百姓的心里话,程远每天在村里走走转转,从走访老支书、老党员、困难户开始,和他们话家常、聊收成,遇到一些难沟通的、说风凉话的村民,她也耐下性子听他们发牢骚,了解牢骚背后的困难和问题。
越来越厚实的民情日记,记录了她走遍村庄的足迹,也让村干部、村民们慢慢接纳了这个外来的女书记。现在的程远村民们亲昵地喊“俺们程书记”。
错季生金的“菠菜书记”
北门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怎么才能让大家脱贫致富,是村民和程书记聊得最多的话题。
程远和村“两委”通过深入调研,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集中土地流转,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建设50亩高效中药材示范基地。同时通过种粮大户示范带动本村村民发展小麦良种繁育300亩,辐射周边村庄开展大规模良种繁育,从而实现“村集体经济提升、种植大户发展、全村群众致富增收”的多赢目的。
新问题又来了。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已过秋收,中药材得等到第二年开春以后才能种植,难道就眼睁睁看着20亩耕地变成冬闲田?
程远向农业专家取经,和村干部一起到嘉祥县考察越冬菠菜种植项目,详细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种植收益后,大家有了信心,签订了20亩越冬菠菜种植订单。
2019年10月中旬播种,来年3月底4月初收获,每亩收入可达2000元,之后正好接茬栽植丹参、黄芩等中药材或其他春种作物。在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村里的菠菜长势喜人,“菠菜书记”也渐渐成了村民对程远的另一个称呼。
初次上镜的“丹参书记”
“程书记,我在快手上看见你代言梁家村的丹参啦!”
北门村第一书记为何为梁家村的丹参代言?原来,梁家村也是小孟镇工作队的服务村之一。今年是梁家村第一年规模种植丹参,由于经验不足,村里在种植管理、销售推广等环节面临诸多难题。丹参收获的季节快到时,工作队上北京下湖南,联系了不少买家。为了在更大的平台上推广丹参,作为工作队队员,程远还联系了新媒体专家,自己出镜为梁家村的丹参拍摄了推广代言视频。
有村民把这个小视频发到了快手平台上,很多人留言询价,药商也陆续来到梁家村查看收成、洽谈合同。
对程远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村里的老嫂子们都叽叽喳喳地冲她晃手机:“书记你真厉害,真给咱村露脸。”一点儿也不嫌弃自己村的书记“不务正业”。
防疫助农两不误的“带货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程远和村“两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排查、检测、登记、消杀等防疫工作。
她利用本村微信平台和广播,向村民宣传防控信息、防疫知识,还围绕返程、复工、就业、生产经营等因疫情防控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带领群众构筑群防群控的战线。
春节期间,菲阳食用菌合作社的平菇大量上市,大棚内的草莓也进入丰产期,但因疫情影响,农产品的收购、输出、销售受阻,收购商上不了门,果蔬运不出去。
程远决定成立临时“外卖公司”,在朋友圈、社区微信群发布代销信息,当起了滞销农产品的兼职“推销员”和“快递员”。
第一天挂出代销信息,就收到了60余斤草莓和90斤平菇的订单。之后她还联系超市,目前已实现定向集中供货。
贫困户老张的平菇还在程远的帮助下被定点“承包”,看着账上的收入,老张对程书记充满了感激。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只有让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我这个‘带货书记’才名副其实。”程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