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3月3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家闻 线上+线下24小时的健康守护 超半数大学生对婚前同居、同性恋话题表示接受 清明民俗里的孝思与“诗意”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家庭医生:

线上+线下24小时的健康守护

家庭医生孔晓龙在社区卫生中心接诊。

▲家庭医生顾昊上门排查社区居民健康。

▲黄鹏宇亲自上门为患者治疗。

防疫期间,上海在家庭医生线下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线上签约服务。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加强对签约居民的服务,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截至目前,全市超过400万老年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社区疫情防控的“岗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诊,做到关口前移。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居民李阿姨看来,家庭医生服务已深入社区,获得了居民的信任与依赖。“以往的医生是坐在诊室和病房等病人上门的被动服务,现在转变为‘走进社区,深入家庭’的主动服务。尤其是疫情期间,作为一名签约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带来的实惠。”

“家庭医生普遍利用微信群、APP等形式紧密与签约居民联系,主动推送健康宣教,及时回应居民健康咨询,让我们签约居民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健康关怀。对于我这种有慢性病的居民来说,通过手机APP预约挂号自己的家庭医生,节省了候诊时间;家庭医生通过判断我的慢性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开具2~3个月的长处方药;尤其是延伸处方的配送,减少了仅仅是为了配药而奔波于各大医院的时间成本。此外,转诊更顺畅了。”李阿姨说,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预约、社交软件预约等方式,家庭医生团队还为符合转诊需求的患者优先预约专科专家资源,真正做到了“小病社区看,疑难病按需看。”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介绍,防疫期间,上海在家庭医生线下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线上签约服务。自1月份以来,在“上海健康云”平台上,超6000多名居民完成了线上申请和签约,线上签约人群相对年轻,职业人士也不少。“上海健康云”还提供了2.2万余人次的线上咨询服务,开展了3.8万余人次的线上健康测评。上海市6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加强对签约居民的服务,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400万老年人签约了家庭医生。

上海市医保局副局长曹俊山表示,上海的家庭医生在基层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将进一步指导家庭医生做好签约服务,及时拨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奖励经费,激励引导家庭医生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社区疫情防控的“岗哨”

“上海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家庭医生在社区疫情联防联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网底作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顾昊介绍,闵行区各街镇通过组建医、警、居“三人小组”,负责疫情排摸、核查、管控。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家庭医生负责提供专业健康服务、体温异常人员的转运。

“家庭医生承担社区居家医学观察工作,同时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承担区集中隔离点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集中观察隔离对象的医学观察,出现异常情况的专人陪诊、对接中转旅客转运等工作。”顾昊说。

“家庭医生是社区疫情防控的‘岗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诊,做到关口前移。每一位家庭医生24小时待命,只要手机铃声响起,都要精准对接自己管辖的居委,与居委、民警协同作战,确保莘庄镇范围内的53个居委零疏漏、全覆盖,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我们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让社区居民能够安心居家隔离14天。”顾昊说。

“此次疫情暴发后,我社区卫生中心的40多名家庭医生第一时间加入了工作小组,负责疫情排摸、核查、管控,负责提供专业健康服务、体温异常人员的转运及隔离点工作。每一位家庭医生努力在辖区居委里做好第一道防控关卡,不放过每个排摸角落,确保让居民更安心、更放心。”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孔晓龙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家庭医生主动跨前一步,增强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关怀“近在咫尺”

长宁区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毕芳芳说,来中心就诊的老年人主要以家庭医生签约的慢病管理对象为主,按照防控要求,进门实名登记测温、流行病学调查后方可就诊。医院积极执行长处方政策,减少居民来院次数。“最近我们接收了一些外籍人士,因为语言等问题,工作难度有所增加,我们耐心介绍,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难题,也获得了集中隔离对象的理解和配合。”

“疫情期间我们通过预约门诊、手机健康云APP、闵行捷医APP、微信、电话、短信等形式,主动关心社区居民及签约居民。“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交叉感染发生。”顾昊说,2月3日至3月4日,仅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共上门巡诊2134次。

疫情期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间断,中心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签约服务”。孔晓龙说,对于家庭病床以及行动不便的病人,通过调整上门次数和方式,对居民开展诊疗,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由家庭医生团队送医送药送服务上门,最大限度地给居民带来便利。通过家庭医生与群众建立的签约服务关系,将群众的健康档案管理落实到个人,对签约居民的档案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随着签约居民从试点初期的以老年人、慢性病人为主,到现在的十类重点人群以及全覆盖签约,范围逐步拓展,家庭医生服务更加精准便捷。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管理中心主任黄鹏宇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医生团队加强对签约居民的服务,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服务。家庭医生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信息化平台提供线上健康咨询、用药指导、个人防护健康宣教等服务。对于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老年人,做好线上心理指导,消除其恐慌心理。在线下社区排查后,引导其至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减少老年人就医转诊的盲目性,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能够让社区居民,特别是慢性病签约居民能够配到药,自2月3日起,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所有全科门诊恢复开诊。同时,通过细化就诊时段、做好诊前预约等方式,提高就诊效率,减少居民等候时间。对于家庭病床的病人,调整上门次数和方式;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随访,则通过电话、微信等进行;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由家庭医生团队送医送药送服务上门。

在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的情况下,家庭医生重点关注辖区内签约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的为老服务,定期开展上门巡诊,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管理和代配药服务,切实保障养老机构的基本医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