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3月13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绿色科技 防疫战场,高科技迸发强大“战力” 战“疫”一线,各种“黑科技”大放异彩 新科技,在疫情防控中加速奔跑 这位“机器人社工”好硬核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人上岗、云服务在线、人工智能显效、5G强力防疫……

战“疫”一线,各种“黑科技”大放异彩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张峥

“大爷,你不戴口罩又往外跑!赶紧骑着三轮车回家吧!”在江西瑞昌一处街道,突然传来一阵劝说声,正在骑车的老大爷一愣,抬头仰望才看到半空中那“嗡嗡作响的无人机”。这可不是电影片段,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一个真实场景。

2020年这场全民战“疫”中,除了医务人员舍生忘死不断创造着生命奇迹外,众多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也在以看得见的速度,为抗疫不断注入硬核“黑科技”。

人工智能

机器人战“疫”在行动

作为科技战“疫”的生力军,无人机已经广为人知。2月12日上午,基于北斗系统的首架“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降落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送到一线。当日,北斗无人机共运输紧急医疗物资近20架次。而在江西瑞昌等地,公安民警通过北斗无人机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视和防控,喊话呼吁人们减少聚集、做好预防。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区域内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

无人机之所以能精准定位到“喊话”对象,实际是通过算法实现对圈点目标追踪凝视的一种实践。因此,无人机助力抗疫的背后,提供支持的还是AI智能化识别分析算法。在这次抗疫中,AI技术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

例如,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利用智能语音助手,开发出智能外呼平台,使基层医护人员不用上门排查,避免被感染疫情的风险,减少了排查时间,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而在多家医院和隔离点,智能医疗辅助机器人为隔离病房配送餐食、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和风险。此外,多家机器人公司积极对接医院需求,研发清洁消毒一体机器人,实现自主定位医院内环境,规避密集人流,主动完成清扫任务。深圳市福田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科长邓山城说,“在疫情防控中,我们以智能清扫机器作为主力,有效解决了环卫工人一线作业的感染风险。”

近日,在北京海淀医院的感染病房二病区,一台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正式“上岗”。机器人可根据需求到达指定位置问诊,减少医护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医生和患者实现了“远程双向视频问诊”。“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前期问询、预诊等非紧急工作,给医护人员腾出了更多时间去处理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海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谢亮表示。

大数据

追踪溯源,借你一双慧眼布局防控

通过地图大数据预测人流密度,监测疫情相关人群动向,一键上报疫情检查情况,实时生成疫情数据报告,研判疫情态势,开展就医查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前,大数据一直在全力保驾护航。

防疫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疫情相关人群动向”,因此疫情的防控监测尤为关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认为,由于电信大数据来源于公众通信网络中的基础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区市以及重点区域人员流动,一般可以分析到区县级流动和分布情况。同时,通过结合卫生防疫等其他部门数据,可以进一步对确诊、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分布等进行分析研判,支撑疫情防控全面部署。

杭州市卫健委等部门通过“城市大脑”智能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基于该系统,凡是近期到过武汉的市民或游客,来到杭州后,都会收到一条提醒主动隔离观察的短信。通过该系统的大数据排查,武汉来杭人员及接触人员共有近2.2万人,现居家医学观察人数21623人。

5G技术

硬核防疫,决胜千里之外

5G直播。本次疫情防控中,刚刚商用不久的5G技术大显身手。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中,数亿遍及全国的“云监工”共同见证了中国奇迹,而其依据的正是5G视频直播技术。

5G+热成像技术。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人群密集区域,采用5G+热成像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大量人员的测温及体温监控,识别出温度异常的个体,同时将数据准确快速实时回传,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5G+远程会诊系统。疫情防控中,为充分利用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家资源,5G+远程会诊系统在全国各地很多医院快速落地。2月9日解放军总医院与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首例危重症远程会诊,北京的医疗专家以高清视频连线形式,实时为远在1200公里外的火神山医院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支持,并实现专家24小时远程备勤联系。

5G+远程办公、远程教育。5G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信息通信技术,目前正助力实现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两不误。中小学生可通过线上数字化空间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云平台在线办公、召开视频电话会议等,实现居家办公和远程会商。

超级计算

迅速高效助力医疗科技研发

此次抗疫中,一些科技企业提供的捐助是超级计算机的算力。阿里云技术人员介绍,病毒基因测序、新冠肺炎新药与疫苗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都是在实验室通过计算机的对比推算来实现的,医疗专家与计算机专家协作,通过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推演出算法模型,可了解病毒的特征和是否发生变异。比如高精度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此前业内普遍需要120个小时才能完成,阿里云与基因公司联合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同样操作。

区块链

让防疫复工更精准高效

在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自动生成返沪人员登记信息表。通过同济大学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临小二”系统,社区工作人员的繁杂工作变得有序。20多个社区、688个商户及2万余人次的口罩预约、回沪登记、健康打卡、访客登记、社区关爱服务等,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完成。

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疫情防控协同系统将疫情数据、资源调度、重点关注人员等数据汇总在一起,通过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防疫物资管理、企业复工管理、疫情防护信息上报等模块,实现可视化管理,让物资、床位、交通、企业经济等关键信息得以快速支持决策。专家表示,落实社区防控要做到精准且高效,区块链技术在这两方面有其天然优势。区块链“分布式、可追溯、难篡改”的特性,有助于提升社区防控效果。

国有需,民之急,科技责无旁贷。机器人上岗、云服务上线、人工智能显效、5G强力防疫……一个多月来,在抗疫一线,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举措,用实践证明了科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和强大武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