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许真学 任然
连续工作了1个多月,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市疾控中心)“疾控飞虎队”成员,每天都要奔走在医院,对确诊、疑似病例进行流调(流行病学调查),冯静有些疲惫,但她觉得没有遇见太多困难。
成都市金牛区疾控中心,应急出动、流调、采样、消杀、核酸检测、对密接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这些内容,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中心80多个人,轮着转,一直都还是比较有序的。”金牛区疾控中心主任于彤说,作为一个基层疾控中心,面对此次疫情,也并不慌张。
“大家都算是有备而来。”成都市疾控中心主任梁娴解释:“成都市疾控中心经历过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禽流感等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家都在磨炼中成长起来了。”
2009年,全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甲流)流感病例就在成都市,当年,成都市疾控中心使甲流疫情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四川的首例患者也出现在成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就是疾控机构的硬实力”,梁娴的语气中,充满自信。她说:“成都市疾控中心多年来一直着力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疾控中心均靠前谋划,当成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便全面启动防控工作,且“不到半个月,就将核酸检测的初筛,布局到了18个区(市)县”。
能够实现布局,梁娴总结,因为实验室有能力,体系中有人才,并且有完善的方案体系予以支撑,而这些也正是市疾控中心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
“至少能提前十多个小时”
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尽量靠前谋划,是梁娴的一个基本应对观点,也是一贯做法。
梁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医学硕士,27年致力于疾控工作。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成都市疾控中心的准备从去年12月初就已开始。“武汉官方公布监测到几十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信息后,我们便把当年SARS的应对方案拿出来进行梳理。”梁娴说:“开始在技术方案、实验设备、人员组织、防护装备等各方面进行准备。”
1月15日,成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市疾控中心送样到上级机构检测的同时,也自行做了核酸(PCR)检测。“相对当年抗击SARS疫情,现在实验室检测能力已有了很大进步。”梁娴说,有这样的基础,将核酸(PCR)检测工作布局到区(市)县水到渠成。
“将核酸(PCR)检测工作布局到基层,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有近30年疾控工作经历的于彤说,“我们有准备,也有能力。”
于彤介绍,金牛区疾控中心于2019年12月30日即做了全员动员,随后进行了不明原因肺炎技术培训、流调技巧培训和防护服穿脱演练,并同时开始了后勤物资储备。
“在成都,有19家基层疾控中心通过了二级甲等以上的等级评定,都具备开展核酸检测能力。”梁娴介绍,“我们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中,抓紧契机,着力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强化其‘一锤定音’能力,实现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1月29日,在前期经过市疾控中心的质控和指导后,金牛区疾控中心开始了核酸(PCR)检测,“当天就能出具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时间赛跑,以便更早明确诊断,实施隔离、集中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等措施。”于彤说:“至少能提前十多个小时。”
带着“尽量靠前谋划”的警惕性,1月底,成都市疾控实验室核酸检测体系的布局完成——18个区(市)县初筛,市级复核。
迅速组建21支应急小分队
要在各项防控工作中都能快速布局,在梁娴看来,核心是要有人才。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梁娴在人员布局上,迅速组建了21支负责流调的应急小分队,“每队2到3人,我们将其称为‘疾控飞虎队’”。
冯静便是“疾控飞虎队”成员之一。“其实我是学临床的,研究生一毕业就到了成都市疾控中心。”冯静说,“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就是在中心的工作实践、高规格培训中,结合临床知识,不断锤炼出来的。”
“80后”冯静,已在成都市疾控中心工作了快12年,此间,她多次参与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灾后防疫工作,以及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调处置工作。
而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成都市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班培训,“就像又经历一场研究生学习一样”。冯静说,培训班一年一期,集中学习三个月,一个班二三十人,采用理论与现场调查结合方式,培训老师是从国家到省市各级卫生系统的专家,学习过程中要进行课题研究,并形成毕业论文,毕业前会参加答辩……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面向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开展。”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庹晓莉介绍,其早期叫作应急骨干培训班,是参照国家模式建立,强调‘干中学’,2011年开设,市疾控中心属四川省最早开设此班的疾控机构。至今,已连续开展了8期。
“我们通过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急人才,在体系中,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疾控飞虎队’。”梁娴说:“他们也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主力军。”
四次修订应急技术方案
敢于“靠前谋划”的支撑力,则来自成都市疾控中心在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体系的多年建设。
“多年来,我们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体系,涵盖传染病、中毒处置、自然灾害等各种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应急组织、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及应急终止全过程。”梁娴说。
庹晓莉介绍,从非典之后,成都市疾控中心一直按照国家“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的整体部署,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种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来分类,传染病则是其中一类。
“技术方案先后在2005年、2009年、2015年和今年年初,进行了修订扩充和完善。”庹晓莉说,针对常见和新发传染病,都会制定技术方案。
庹晓莉举例,正是在2017年处置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成都市开始要求县区级疾控中心启动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目前,新冠肺炎病例核酸检测已扩展到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中,成都市有5家医院可以直接开展检测,拥有确诊权限。”
“如今,针对新冠肺炎这新发传染性疾病,相关预案及技术方案又在不断地完善中。”庹晓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