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2月24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风 时代楷模 “网红书记”陈行甲和他的母亲 用小家的微光汇聚成胜利的曙光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塔里木大学秦泽洪一家:

用小家的微光汇聚成胜利的曙光

秦泽洪带领连队党支部、“两委”干部和家人,给职工群众发放米面。

秦泽洪一家四口

开栏的话

本该万家团圆的日子,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无数人舍小家、保大家,无数个家庭为“逆行者”“战疫者”们提供了最有力的精神支撑。在“逆行者”“战疫者”中间,有的“全家总动员”,有的是“最强战疫拍档”……凭借共同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负重前行,构筑起一道阻击疫情蔓延的最坚不可摧的防线。

为此,《家周刊》特别开设“我的家在战疫”栏目,记录战“疫”中家的故事,分享那些力量与感动。

在新冠肺炎暴发的艰难时刻,秦泽洪、杜丽骄夫妇和他们的一双儿女,一家四口第一时间投身抗击疫情之中。在他们看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王江平

■ 杨宝仁

“天仪,你把每家在微信群里买菜的清单统计仔细,我们一会去采购,给大家挨家送去。”“好的,爸爸。”2月18日,新疆塔里木大学驻第一师阿拉尔市11团6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秦泽洪,嘱咐一直跟着自己做志愿者的儿子秦天仪。

秦天仪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他还在上大学,今年的寒假对他而言格外有意义。自从放寒假,他作为志愿者每天跟着驻村的父亲在团里和连队里忙。从除夕开始,他和父母、妹妹放弃团聚,全家齐上阵。

细致入微,守好门、把好关

秦泽洪是塔里木大学的一名教师,有着20多年党龄。连日来,他带着儿子与工作队员、连队党支部、“两委”干部,坚守在连队防疫的岗位上。当地干部群众都叫他们“上阵父子兵”。

不论是连队每日疫情防控会议,坚守卡点值班、排摸进出人员车辆信息,做好隔离人员管理服务,还是连队营区巡逻温馨提示、宣传防控知识等,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怠慢。

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打多个电话,逐户走访;值班期间,他坚守在连队疫情检查卡点。“连队大门就是防疫的关口,只有严加管控才能管控住疫情。我们一定要守好门、把好关。”秦泽洪说。

为断绝疫情传播途径,他带领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一直未停。组织清运连队公共区域垃圾,通过大喇叭、宣传手册、快板、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防控知识和有关政策措施。

抗疫物资匮乏,秦泽洪带着工作队、连队干部和家人,一起往返上百公里,四处寻找抗疫支持,并亲自上门发放到连队职工群众手里。

连队隔离人员大多是外来居住人口,居住空间狭小,除了每天给隔离人员测体温,他还带领工作队为每个隔离人员送去书刊、汤圆等。帮他们买菜、喂养家畜,帮助解决邻里纠纷。隔离人员深受感动,“谢谢,你们辛苦了,有你们在,我们很踏实!”

“我们不仅要缓解隔离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还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秦泽洪说。

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特殊人群,他都特殊标注,除夕夜,他带领工作队给独居老人李和平送去了热腾腾的年夜饭和生活用品。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们放心。”

秦泽洪和他的团队细致入微的工作,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跟着塔里木大学工作队一起防疫抗疫,我们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1团6连连长徐荣山说。

秦泽洪的父亲今年75岁,2019年股骨骨折,行动不便,70岁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岳父70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三叉神经痛,视力也不好。岳母65岁,患有哮喘、肠息肉、突发性耳聋,下肢病变常年腿痛。

“孩子,防控疫情要紧,一定要干好,关键时刻咱可千万不能掉链子!我们都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大年三十,因为不能回老家,秦泽洪通过视频给双方父母拜年,四位老人的理解和支持,也给他们一家人吃了“定心丸”。

给孩子们做好榜样示范

秦泽洪的妻子杜丽同样忙碌着,她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分院的一名干部,也是有20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

杜丽曾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工作过20年,参加过抗击非典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大年三十开始,杜丽给驻连工作队员、连队干部和各族职工群众,示范讲解七步洗手法、口罩使用方法、开窗通风、物表消毒等防疫措施,以及如何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杜丽还一直坚持线上防疫值班,负责全院师生信息摸排上报、各种文件处理等日常工作。她每天给隔离教职工提供服务,与石河子大学对接排查学生信息,落实班级报平安制度,通过班级视频会议、电话、QQ,微信等,与学院每位师生保持联系,普及防控知识。

她主动加入学校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在线向师生推送心理知识,推荐心理类电影、健身操等,鼓励师生创作形式多样的战“疫”作品,帮助师生特别是湖北籍学生,了解疫情可能带来的心理变化与应激反应,尽快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

“杜妈妈,谢谢您!看了您在群里发的《疫情后的心理应激与应对》,特别是跟您说了我的感受后,心里舒服多了。”四川省广安市的李创同学,连日来很焦虑,在杜丽老师细致耐心的关心疏导下,心态变得平稳了很多,话语也多了起来。

最让杜丽骄傲的是,疫情来临,他们一家人都能投身其中。在她看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

“我要尽最大努力服务好我的同事、学生,把白衣战士医者仁心的崇高医德医风,传给我的学生,做好示范和榜样,这样我才踏实一些!”杜丽说。

子女成为志愿者

21岁的儿子秦天仪,是新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级土木班学生。13岁的女儿杜佳润,是阿拉尔市中学八年级学生。兄妹二人在连队里当起了志愿者,每天协助卡点值班,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排查疫情,接触不同的人,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

“父母总给我们讲,把小事做好了就能暖群众的心,有耐心更要有方法,不能蛮干。面对疫情,有国才有家,能和父母一起为团里和连里多做事,我们很满足、很自豪。”秦天仪说。

“爸爸一直都很忙,他跟我讲得最多的是,作为男子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懈气,更不能退却。我到现在才明白,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真正理解父母所说的话。”秦天仪说。

13岁的杜佳润,因为线上开学,不能再做志愿者,课余时间,她自觉做家务:“宅在家里,好好学习,收拾好家也是做贡献。”佳润懂事、孝顺、体贴,让父母觉得心里暖暖的。

20多天来,“注意一点,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你也是”几句简单却温暖的互相关心,一家四口一直在相互激励。

秦泽洪告诉记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像我们一家这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还有很多人,相信会越来越好。“只有守护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幸福。”杜丽说,只要人人都发出一分光和热,就一定能汇聚成胜利的曙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