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1月2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婚恋 创造自己的婚姻标准,很酷! 俩娃妈,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也要活力绽放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造自己的婚姻标准,很酷!

编者按

还有几天,催婚大军即将抵达战场,你准备好了吗?很多父母会唠叨:“你怎么还不找个对象结婚”。他们以为,只要结婚了,就一定幸福快乐、高枕无忧。他们很难理解,你为什么不结婚。事实上,大多数人是渴望婚姻的。只不过,有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敢结婚……

“我想找感觉,这有错吗?”

■ 口述:吴慧 61岁 职员

■ 记录:丁宁

我退休几年了,女儿三十多岁了至今还单着。我和她爸都为她着急,可是不能问,一问,她准急。

我很奇怪,这一代独生子女长大后,择偶怎么就成了难题?资讯如此发达,反而越来越多的人为找不到合意的伴侣而费神。

我老母亲已90多岁,她常说:“有剩粥剩饭,没有剩儿剩女。”这话可能过时了,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了。照顾我母亲的阿姨,同样为她女儿的个人问题着急。她女儿比我女儿小几岁,也有三十了。阿姨一方面希望女儿外出打工,能给家里多挣点儿钱;同时也希望女儿能嫁个可靠的人,在打工的城市待下去,过一份本分、安逸的生活。可是她想不到,一个农村女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靠自己打拼闯出一片天地有多么不易。

她女儿高中毕业,长得也不错,有一次搭村里人的车,开车的小伙子把车停到半路下车,跪在前面,要她嫁给他。姑娘为了断掉小伙子的念头,告诉他已经有男朋友了,但小伙子还是坚持,说除非你结婚,否则我会一直等。其实女孩是不想回农村。

女儿的高中男同学大学毕业,在城里的一家公司打工。他母亲有病,只有父亲一人有微薄的收入,经济压力很大。小伙子向她求婚,因男方家庭负担过重我家阿姨不同意女儿和他相处。

阿姨的女儿还有过多次相亲经历,可我女儿倒好,干脆就是空白。她和外人说话总是彬彬有礼,而有时对我说话,就像火山喷发,不知哪来那么大情绪。我要十分忍耐才不会和她吵起来。后来我明白过来,也许身处情感空窗期,就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心绪变得不宁。没有相爱的人,不知道到底该嫁谁,坚持宁缺毋滥。可在心底,依然有几分躁动,几许不宁。

有一次,我对她说,希望她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择偶标准。我话还没说完,女儿就急了,对我说:“您要再催,我就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还说:“什么叫差不多就得了,整天老说老大不小的了,还挑什么!没感觉这婚怎么结!老想让我嫁出去。我不想为嫁人而结婚。我想找感觉,这有错吗?我总不能因为家里着急,就随便找一个嫁吧。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不是说有就有。十分出色的已经有人了。我条件一般,没有太多的魅力,又能怎么样?”

看着越来越多的未婚大龄女,我真的无奈了。能托的全托了,该问的也问了。尤其是近几年离婚率增速较快, “闪婚闪离”的越来越多,我不想让这种情况在女儿身上上演。面对女儿,我虽然着急,但好像无计可施。

专家说

找男朋友从五个方面着眼

大多独生子女是在父母过度保护下长大的,这种过度一般不易觉察。从小到大生活上的事情全由家长包揽,会形成不少性格方面的缺陷,如:依赖性强、缺乏同理心、缺乏同情心、只会接受而不愿付出等等。长大之后,在恋爱中习惯于被爱而不懂得去爱对方,成立了小家庭后自己不愿意多付出,又往往要求对方在感情、时间、精力等方面多付出,这些因素都会阻碍一段长期稳定亲密关系的建立。

一般,女孩子大多聪慧,得失利弊明察秋毫;因为能干,心高气傲,一般人难入法眼。在婚姻问题的权衡取舍中,也不会忽略机会成本。

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人员曾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模拟等方式求证过,男人希望找长得漂亮、气质不俗、性情温柔的女性。女孩想要找年轻英俊、财力雄厚、风度气质俱佳的配偶。这种叠加,最佳年龄、最易交际的圈子碰上都不易,更何况人生多半并不处在这种时刻。在适婚人群中,出身富裕家庭的人群比例为30%,相貌英俊或美丽的大学生不到30%,气质高雅者就算30% ,三者叠加成为女孩心中偶像的概率为0.3x0.3x0.3=2.7%,男生心目中美丽公主的概率也只有2.7%。人际交往的圈子又不可能全是最佳适婚者,两情相悦发生的概率会很小。找感觉,有可能会耗费很长时间和很大精力。

告诉女儿,不如弄清什么对自己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尽量弄清对方的优缺点。一味要求对方的财力、容貌等外部条件,也得认清自己的实力如何,这样选择是否现实?婚姻只有适合,没有最好。只要与对方在一起舒心,彼此能互相激励,哪怕对方只有某方面优秀,也应该考虑。

做家长的光着急没用,不如给孩子以切实的帮助,告诉她试着从五个方面找男朋友。留意能聊得来的他,兴趣爱好有一些重合,人性的广度与深度就能保证相处的质量;关注他的成长背景,只有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看到不足与缺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可能宽容;留意社交圈子与自己一致的人,嫁一个人,其实也是嫁他的圈子和习惯。没有朋友圈交集,代表你们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不大可能相守一辈子;留意与自己消费观一致的,过日子的大部分事都和花钱有关;看看能否和他一起设计未来,如果是梦想合伙人,就找对人了。

(作者系北京出版集团编审,曾任红枫妇女热线首批咨询员)

在一起,找到最好的自己

■ 碗仔

曾有一个笑话:“我恐婚是因为我妈。看着她的婚姻,也就不想结婚了。可怕的是,她还很自信地说:‘你看我当年不是稀里糊涂地,跟你爸结婚,稀里糊涂地生了你,这不现在过得也挺好的嘛’”。

是不是有点哭笑不得?

这种催婚者与恐婚者的矛盾,让人想起《奇葩说》中,邱晨说过的一段话:“如果父母想让我结婚,他们有尝试去降低一点结婚的繁文缛节吗?

如果伴侣想和我结婚,他们有尝试去理解,我对婚后养育孩子、婆媳关系、父母养老这些问题的纠结吗?

如果社会想让我结婚,他有没有去尝试降低一点年轻人结婚的经济负担?”

如果以上三者都没有,抱歉,请不要逼着我们结婚。

害怕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害怕婚姻失败,都是真实的存在。然而,我们都知道,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当下这场“恐婚”与“催婚”的博弈中,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都必须明白:

第一,婚姻并不应该只有一个样子。

现代社会,有人维持的是“朋友式婚姻”:不带评价、不带指责、不过高期待,像朋友一样去陪伴。

就像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的:“一段美好的婚姻里,一定是爱情和友情都具备,双方是爱人,也是朋友。”

第二,没有一个人是恒定不变的。

只有我们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接受“婚姻是允许失败的”。

没有任何一种婚姻,是完美的。我们不过是陪伴了彼此,走过人生的一段路。

好的婚姻是,你在心里做好了准备, Ta有随时下车的权利,但 Ta一直没走。

所以,大胆往前走吧,你并不是那么地“退无可退”。至少,即使失败了,你还是可以退回另一身份,去做你自己。而在这其中,我们还得学会,从婚姻中反思。这才不至于下一段感情,又重蹈覆辙。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结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以前,以为婚姻是自己足够好,好到可以与Ta一起,拥有一段完美的爱情。现在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能找到最好的自己,“我喜欢跟你一起的时候的我”,才是结婚的标准与动力。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必遵循着所谓的婚姻标准,很酷地创造自己的婚姻标准。那时候,这种感知,才是最幸福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