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敏
最近几天,正值“反对性别暴力16日行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美国人Kim“不合辙”地发表了一篇声明。她说,她选择原谅那个曾经家暴过她的丈夫,而且她将永远爱他。很快,李阳的回应也出现在网络上,他为家暴向前妻道歉,“谢谢你原谅我”。面对这一连串的变化,很多人用惊讶来形容。社交媒体上进行了相当热烈的讨论,但总地看,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指责,指责Kim为什么要原谅,指责Kim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发表如此“有毒”的言论,几乎没人看好故事的结局,不少人情绪激愤。
人们都还记得,8年前,也是在这个时候,Kim在全国人面前曝光了李阳的家暴行为。被打的惨状似乎还历历在目,Kim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为此,她成功地赢得了官司。在不少人看来,她虽然是家暴的受害者,但更是中国反家暴历程的有力推动者。正是这样一个有女性意识、作为反家暴的一面旗帜的人,在离婚8年之后竟然通过公开声明的方式表示自己原谅了那个施暴者。特别是这个施暴者,被媒体曝出在2015年参加节目时、在2018年的某次公开宣讲中仍然不认为家暴是多大的事,“家里打一架正常啊,说李阳老师家暴,你爸你妈打过没有?”正是这样强烈的对比,有的人怒Kim不争,有的人感受到了背叛的伤害,于是把矛头都指向了这个家暴和解者。
尽管很遗憾,Kim依然没有逃脱“受暴者模式”,没有和家暴者彻底切割,而是像许多受暴妇女一样,希望改善关系,减少暴力。和解后等待Kim的是什么?会不会再遭受家暴?或许,经历了八年的洗礼,双方在关系的处理上都有了改变?没人能替当事人做出判断或是选择,这是她的权利,是她的人生体验,我们唯有尊重和理解她的处境和选择。即使她是一个公众人物,我们也不该求全责备,她首先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身处关系中的个体。
至于“家暴受害者该不该公开原谅?”的讨论,更接近于一个伪命题,因为个体行为具有不可控、不可预见性。我们支持Kim一样的受害者,反家暴的初衷是为了让全社会认识到家暴是犯罪,让受害者感受到温暖和支持,让施暴者感受到高压。8年前,Kim成功地离婚、赢得3个孩子的抚养权受益于反家暴群体的力量;8年后,她再次把家暴和解置于高光之下,我相信,她是寄望于法律的力量、舆论的声浪、公众的威慑护佑和解之路,因为唯有这股力量才能遏制暴力,迫使施暴者放下拳头,让施暴者清楚伤害要付出代价。
在我们的法律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反家暴的观念越是深入人心,可操作的细则越是完备,支持系统越是健全才能为受暴者提供更多安全感,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今天,全社会反家暴的声浪已是一浪高过一浪,对Kim一样的受害者,不管她们做出怎样的选择,还是那句话,“我就在这里,你可以随时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