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2月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天下 河北魏县,30年贫困史从此改写 实现由“考什么教什么”变为“教什么考什么”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 巾帼脱贫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 《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修改 “最美的牵手——我和你一样”活动举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兜底、防贫、“造血”,新机制“加持”——

河北魏县,30年贫困史从此改写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丽婷

在河北省魏县沙口集乡刘屯村,67岁的段书梅,想不到自己到了这个岁数还能进工厂,一年收入1万多元。

在魏县德政镇后西营村,66岁的焦书英和雇佣的两个妇女在大棚里一边拾掇成熟的菠菜,一边唠嗑。

曾经,段书梅、焦书英有个共同的身份——“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像梦魇一样,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而今,摘掉了头上“贫困户的帽子”,聊起天来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

2018年7月,魏县退出贫困县序列,30年的贫困史从此改写。

此间,魏县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持续创新,兜底、防贫、“造血”,新机制“加持”,使这个人口大县一边狙击贫困的“再度附身”,一边让农村百姓在工厂、在大棚、在密植梨产业园等地方,找到了创造幸福生活的“手杖”,消除贫困、决胜小康也从“1.0向3.0”发力。

扶贫微工厂,搭起精准脱贫“新舞台”

在魏县的乡野中行走,不时会看到一个个“扶贫微工厂”。这,是魏县首创。

沙口集乡刘屯村是魏县首个标准化扶贫微工厂落成地,“90后”韩海超创办的怡怡箱包就是其中一家。

韩海超因为贫穷,十七八岁到白沟镇打工。2016年他返乡拉起人马在家里为原公司代加工。2017年7月,他从家庭作坊搬到扶贫微工厂,两年的时间,实现了从贫困户、打工仔到小老板的“华丽转身”。同时,他的箱包厂带动了村里的12户贫困户。“每吸纳一个贫困群众政府补贴1000元,使用的缝纫机政府每台补贴2000多元,租赁厂房政府还给予50%的补助。”韩海超说。

厂棚内,一个个中年妇女娴熟地踩着缝纫机,段书梅就坐在中间。

6年前,段书梅因车祸造成锁骨、腰骨骨折,本来就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家里欠下了四五万元外债。

这两年,她家的光景彻底变了。段书梅说:“政府帮助安排,家里人都有活儿干了,身体不好的丈夫在乡里做保洁,儿子在北京做工,儿媳在村里幼儿园上班,一年家里收入至少六七万元。”

“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把城市工厂搬到乡间的扶贫微工厂,既托起了返乡创业者,也托起了留守妇女“半劳力”。同时,还激活了集体经济。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四重效应”。

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156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500余人,实现增收亿元以上,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

防贫保险金,筑起贫困发生的“截流闸”

43岁的魏县沙圪塔村村民路金灵,看起来很弱,2019年年初他再次被主动脉血管夹层病“击倒”。

“光看病就花了二十七八万元,虽然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但还有十几万元需要自付。”路金灵说。

就在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时,魏县脱贫访贫中心“送来”了6.4万余元的防贫保险金。

除了感恩,妻子崔俊梅也展现出了一个女性的坚韧和自强。“政府帮扶,我几个月前进了生产衣服的扶贫微工厂,一个月忙了能挣到3000多元。前些日子我又参加了乡里组织的特色小吃技能培训,想着抽时间摆个摊儿卖凉皮。”

其实,像路金灵这样因为一场大病而返贫的案例并不鲜见。在2017年,魏县在脱贫攻坚中又锁定了两大群体: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大群体。

魏县县委书记卢健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摘帽’前我们就不断思考,在减少贫困存量的同时,又该如何控制贫困增量,巩固脱贫成果呢?不能造成贫困户‘边减边增’‘边脱边返’。”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魏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精准防贫工作机制,即创设县建基金、保险公司参与购买服务的“精准防贫保险”。县财政拿出4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负责对经综合认定符合条件的防贫对象发放保险金。

受益对象是一个群体,谁有情况谁受益。并靶准因病、因学、因灾“三大重点”家庭,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划出监测线和保障线。防贫保险金,筑起了贫困发生的“截流闸”。

两年来,魏县共监测相关对象12525人,纳入防贫救助952人,支付救助金1143.71万元。全县再也没有新增一户返贫致贫的家庭。

产业园区,打造乡村振兴“蓄电池”

后西营村是魏县打造的“鲜蔬小镇”,在政府的补贴下家家户户种植蔬菜大棚。焦书英家的大棚里已是第三茬菜了。焦书英的爱人刘振海说:“今年的菜收购价不低,一共9个大棚,保守收入怎么也能达到十一二万元。”

在魏县沙口集乡北辛庄村的密植梨扶贫产业园里,魏县县委副书记陶俊强介绍:“这285亩是自主园,是种植大户的园子;这285亩是带贫园,是28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园子。无论自主园还是带贫园,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梨园收益后,建档立卡户每年向园区业主支付净收益10%的管理费用。”

这样的密植梨园区在魏县已建成43个。

在大新庄乡李辛庄村的密植梨园区,80多个贫困户已见到收益。他们说:“一户一亩园,胜过十亩田,有了密植梨,致富不再难。”

发展壮大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法宝”,也是乡村振兴的“蓄电池”。因此,魏县在脱贫攻坚中抓产业规划,目前,已在全县建设了65家扶贫产业园区,形成了密植梨、杂交构树、高端红薯、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组织+建档立卡户”带贫模式,初步实现了“乡乡有扶贫园区、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激发起农村百姓脱贫致富,共奔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