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鹏
深秋的武汉依然暖意融融,凤舞楚天之地,一场属于手工产业女匠人的“华山论剑”正在上演。
这是奇思妙想的比拼,这是匠心巧手的角逐。在11月7日的湖北省图书馆,在“建行杯”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从全国五大赛区脱颖而出的32支队伍在这里会聚,用精彩的路演宣示对于美好生活的梦想,在机智的答辩中碰撞勇气与智慧的火花,赢得了台下评委、嘉宾和观众的如潮掌声。
在现场,传承、创意、创新、公益成为关键词,勾勒出妇女手工事业蓬勃昂扬的发展脉络。
在传承“非遗”的队伍里,女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们不仅传承古老的手工技艺,更以坚韧和情怀传承着文化和工匠精神,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生的光彩。
路演中,湖北大冶的“‘小红绣’私人订制”项目对于传承的诠释让人耳目一新。项目创始人刘小红是湖北省级“非遗”大冶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星云之梦》曾跟随神舟十一号飞船登上太空。女儿彭肖肖继承了母亲的刺绣事业后,致力于创新刺绣传承模式,让这一古老技艺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除了通过短视频传播刺绣课程,“小红绣”项目还一站式向刺绣学习者提供刺绣材料包、刺绣创意成品以及刺绣体验课,让她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或主导产品设计。
在介绍项目时,彭肖肖表达了自己对于传承的独特理解——传承传统手工艺,实际上传承的是背后的文化、情感和爱。以前学刺绣,起步就是三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现在这种模式融入了学习者的爱好和情感,解决了刺绣难学的问题,不仅人人都是传承者,还可以从中大规模挖掘培养绣娘,服务失业妇女和家庭主妇等人群。
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当传统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便会展示出无限的创新可能。贵州“山海之约·文化向贵州”女性巧匠美学项目,依托贵州丰富的非遗传承、手工技艺,与来自深圳、厦门、珠海的四家知名文创企业达成“海誓山盟”,运用数据时代的多元手段,将顶尖创意设计理念引入贵州,打造黔版生活美学综合文创基地,共同开启跨界创新模式,带动女性手工业者融合发展。
“我们将利用沿海地区的前沿优势,引入全球一线创意、设计资源与商业理念,与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手工艺相结合,打造适宜全球投送的文创产品。”项目负责人王燕达生动地阐述自己的愿景,“我们就是要让贵州的乡村女巧匠成为大都市设计师的合伙人,成为中国创意市场的参与者、建设者、发声者。”
在妇女手工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授人以渔”一直是一个关键词。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可以给一群人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改变?来自贵州的“千年窝妥·古韵今风”项目给了现场观众一个动人的答案。
贵州丹寨是蜡染的发源地,在丹寨排莫村,至今保留着“窝妥”手艺。苗语中,“窝”者衣也,“妥”者蜡染也。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母亲都会把这门手艺传授给女儿,但2009年11月,来自山外的安徽女子宁曼丽却成为这一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宁曼丽曾在安徽创业十年,那一年,为了事业发展,一路辗转到了贵州凯里,在街上看了一场民间手工艺比赛后,顿时有了做蜡染加工的意愿。她一次次走进山里寻访手艺人,后来终于有6位苗族妇女跟着她走出大山,到丹寨县城开起了宁航蜡染工坊。
在传承和发展古老蜡染手艺的同时,宁曼丽也改变了这群苗族妇女的命运。刚来时,大家基本不会说汉话,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宁曼丽便在工作之外每天安排半小时扫盲课,教大家学汉话。现在,这些没有上过学的苗家妇女不仅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有的甚至走上了大学的讲坛,为人们现场讲述蜡染的故事。
“现在天天在我那里上班的就有四十多人,还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带动4个县的200余名妇女在家就业。”宁曼丽告诉记者,在她那里上班的妇女平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收入超过了家里的男人,不仅提高了在家里的地位,也帮她们找到了自信。“创业很难,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看到这件事能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觉得还是很有意义,所以很坚定地选择留下来。”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手工业是妇女创业创新的优势领域,对于手工产业在促进妇女创业、带动妇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级妇联组织一直高度重视,通过培育妇女手工创业带头人和妇女手工品牌,帮助广大妇女脱贫致富,以行动建功新时代。
总决赛现场,来自内蒙古“布丝瑰工坊”的项目负责人吴双鹰讲述了“布丝瑰”的美好寓意。“布丝瑰”在蒙古语中意为“妇女”。2018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启动实施了“布丝瑰行动计划”,希望用手工艺帮扶内蒙古广大基层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布丝瑰行动计划”的实施,带动了内蒙古多地刺绣工坊、扶贫车间的建设,过去一年里,项目共培训4.5万名妇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人,带动1.6万名女性实现脱贫增收,并预计在5年内覆盖到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
“32强都是优中选优,选手和项目都非常棒!”看完总决赛项目路演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大赛行业评委、总决赛训练营导师范国忠感叹道。他表示,这次大赛,充分激发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活力,并且把创投资金导入手工行业,将对振兴传统手工业,帮助妇女就业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评委,华泰保利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胜表示,台上32个项目的质量都比自己想象得要好,在创新性、独特性和社会公益性方面表现出许多亮点,对于能跟进的项目自己将会跟进。他还建议,这些项目如果要获得进一步成长,可以在规范化,以及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方面加大提升力度。
经过一天的比拼,通过由专家评审团的现场打分,12只队伍脱颖而出成为12强。在8日的颁奖仪式上,分别产生了4个金奖、4个银奖、4个铜奖。
“感觉特别不可思议!台上的每一组都那么棒,没想到我们能得奖。”获得铜奖后,天津“潮汐计划”项目负责人关超兴奋地告诉记者。
关超原是一名媒体人,2015年当上了关爱“瓷娃娃”(先天性脆骨病患者)的志愿者。在线教“瓷娃娃”们学编织。后来,有个孩子告诉她:“通过编织,自己获得了人生第一笔收入。”关超顿时意识到,这件事情有可能会改变她们的一生。于是,她开始尝试帮助“瓷娃娃”们接订单。如今,“潮汐计划”团队不仅向困境女性免费输出在线手工课程,还帮助大家将制作的手工品推向市场,迄今为止已经帮助了六七百人。
“大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了解我们,还认识了好多老师,回去以后我要运用在这里学到的知识,把团队带得更好!”一旁,坐在轮椅上的梁正英也很激动。25岁的梁正英正是一名“瓷娃娃”,当初因为做手术缺钱才找到关超,现在,梁正英已经是“潮汐计划”的项目负责人,每天通过网络和微信群教授大家学习钩织技术。
“这一届大赛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转变,尤其是训练营的开设,有最优秀的老师帮大家做最系统的梳理,让选手们在7个月时间里迅速成长。”颁奖仪式结束后,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欣喜地告诉记者。她表示,有很多选手虽然没机会参加决赛,但同样很优秀。依文集团将会长期为这些选手提供训练营,让她们有机会得到成长训练。
小小手工业,让众多女性匠人在用心装扮美好生活的同时,也点亮了她们自己的精彩人生。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必将凝聚起更多女性创业创新的正能量,帮助更多女性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