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老所老人欢度重阳节
■ 陈静
分析江苏省扬州市第六届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数据统计,有一组数字格外引人注意——扬州市居委会主任中,女性占45.78%;居委会副主任中,女性占58.91%;居委会委员中,女性占55%。翻看该市历届居委会换届选举的统计数据,女性在各个方面的比率都超过了50%。
由此可见,在扬州市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队伍里,始终活跃着一大批女性身影,她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大街小巷,不忘初心,无怨无悔,把智慧和汗水奉献给千千万万户家庭和居民,用创新和探索引领着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执着和追求践行着“小巷总理”的光荣使命,谱写着一曲曲“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和美乐章。
从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到脱贫攻坚
20世纪末,大量企事业单位改制关闭,一些下岗工人回归家庭。此时,社区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担。
时任荷花池居委会主任的伏正予为了帮助下岗职工,腾出社区的9间小门面房,以低租金优先安排社区里最困难的几户内退女工,让她们开办小吃店、茶水炉、机面店、水果店等,在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同时,解决了下岗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伏正予主任还为47个双失业、双下岗家庭办理了就业帮扶证,安排22人在社区内分别做保安、保洁、保绿工作。她还想方设法组建起居委会加工厂,先后为600多名下岗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常态化加工的有80多人,最多的一个月可收入上千元。
在帮助困难群体的工作中,扬州市的社区工作者们走街串户,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有的社区建立了帮扶基金;有的社区以社区门诊为载体,为困难群体免费体检,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看病,全部按八折收费;有的社区推出了扬州独一无二的药方“二八定律”——每张药方的价格严格控制在28元以下;有的社区积极筹备成立了慈善超市,为低保户和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发放了救济卡,每月领取一定的生活必需品,使帮扶工作正常化、长期化和规范化……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女士在参观文昌花园社区的慈善超市后给予了高度赞赏。
从社区养老的破题到智能养老的实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养老多元化?成为社区亟须解决的课题。2006年12月24日,伏正予主任给《扬州日报》写了一封社区来信《这里的老人想有个“托老所”》,反映社区孤寡老人们企盼着能有一个托老所。
收到来信,《扬州日报》极为重视,《这里的老人想有个“托老所”》在头版头条刊发,随之,《扬州日报》采写了一系列关于托老所的报道, 并以“党报在线”的形式,邀请扬州大学专家、伏正予主任与广大网友交流。伏正予的呼吁和媒体的连续报道,最终解决了社区建托老所的资金难题。
现在,扬州市各个社区都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养老模式。如果你走到琼花观社区,主任李华会很自豪地说:“我们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始终走在扬州前列,托老所拥有老年活动中心,有18张午间休息床位,中央厨房的服务对象多达246人,在扬州规模最大。此外,我们社区还是扬州智能养老的试点,已有36户空巢家庭及孤寡老人安装了床上感应器、智能监控终端、多功能病房等智能设施,用智能看护代替了人工看护。”
从协调居民到成立议事会
社区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小巷总理”的身影。2010年,荷花池社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有部分居民提出建独立车库。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想建是矛盾,建设是矛盾,分配还是矛盾,真可谓矛盾重重,当时还没有一个老旧社区成功解决此难题。伏正予主任在充分调研、多方协调的基础上,提出由社区协助,让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做。
四个多月时间里,伏正予先后主持大型居民协调会70多次,最终将矛盾一一化解,圆了居民们多年的梦想。这是社区真正实现居民自治的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了省民政厅和不少高校专家教授的重视,多次来荷花池社区调研。
为了改变妇女群众对基层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状,激发广大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热情,扬州市妇联牵头在所有社区推广成立妇女议事会:由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妇女代表参加,围绕社区大事、邻里小事等收集相关议题,做到聚焦民稳,定期议事;聚焦民忧,特事特议;聚焦民生,要事随议。2017年以来,仅江都区就收集议题300余件,通过妇女议事会解决基层矛盾200余起。
从服务居民到组织居民自我服务
针对社区人少事多、经费不足等困难,“小巷总理”们以需求为导向,以民意为基础,不断进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搭建居民自治的新平台。
仪征华兴新村社区主任郭雪萍组建起一支“红袖标”义务巡逻队,这一巡就是11年,先后有70多名队员参与了巡逻,社区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失窃案件,巡逻队先后获得团体好人和优秀志愿者团体称号。
琼花观社区主任李华主导建立了46个社团组织,其中的“网格里的调解室”,让街坊邻里的矛盾在居民家中就得到了解决。针对“和事佬工作室”,她指导调解员们提炼了“三多三少调解工作法”,即多讲小道理,少讲大道理;多讲家常话,少讲官场话;多讲暖心话,少讲绝情话。此工作法被扬州市在全市推广。
文昌花园社区主任郑翔把社区工作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在社会组织和驻地单位中开展微创投活动,并在社区推行了“社工、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的联动机制,制定了“志愿服务组织”定向服务“公益项目”的框架协议,公益项目得到志愿服务组织的支持,降低了运行成本,公益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郑翔还在社区开通了“社区110”,24小时为居民排忧解难;开设了“雷锋信箱”,发动居民互帮互助;创办了《和谐文昌》简报,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开通了扬州市首家社区网站,为方便居民献计献策、参与民主管理提供了互动平台。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她们是扬州无数“小巷总理”的缩影,她们中有不少人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小巷总理”之星等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用持之以恒的激情,一点一滴的爱心浸润滋养着一方百姓,用一个又一个不懈的探索,为社区居民撑起了一片和谐的天空,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