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10月1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我和我的祖国》:再现燃情岁月 杨佩莲:耄耋童心绘世界 新时代上海女性讲述初心和梦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佩莲:耄耋童心绘世界

《向日葵般美丽的少女》

“在我母亲的画里,一草一木都是有心的,每一个动物都是有灵的,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趣味,表现出内心孩童的好奇天性。天上的云,地上的墙,也会相互说话,万物皆情,自然天成。”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钟玲

“妈妈,你看,这有一群会飞的猪!”

“这些老虎真可爱,一点都不吓人,每只老虎的形态都不一样,你看,这一只好像在笑。”

……

9月底的一天,北京798艺术区郝丽艺术中心,《中国奶奶的花样年华——杨佩莲画展》的展览现场,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他妈妈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看到的每一幅画作。周围,和他们一样认真观展的人群中,也不时有人感叹着、评论着。而那些画作的主人杨佩莲,此时正在画展的一个角落倾听着来自人群的声音。

短发、淡妆,身着枣红色旗袍的杨佩莲满脸笑容,全然看不出刚刚丢了十几幅画作的沮丧与心痛。这个并不美好的小插曲,并没有让乐观向上的她为此懊恼不已。而这样积极、阳光的情绪,不仅流露在她的面容之上,也渗透在她的每一幅画作中。

这是已80岁的杨佩莲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至10月21日结束的展览展出的136幅画作涉猎花鸟、人物、风景、动物等多种题材。虽然这些画作风格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当你置身其中时,你会完全忘记用绘画技巧、创作方法等因素去评判一幅画的优劣,而是你会不自觉地被画面中那明艳的色彩、充满童心稚趣的构图所吸引、所感染。她用心感受、用心呈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一个温暖而光明的世界——

《树上的精灵》,她让憨态可掬的猪猪们爬上了树,甚至长出了可以让它们自由飞翔的翅膀。

《你听到我的钢琴曲了吗》,她让媚眼如丝的狗狗坐在钢琴前演奏动听的乐曲。

《云朵娃娃》,她画大面积的蓝天白云,让一个年画里走出的娃娃端坐在云朵之上。

《家住水中央》,她画有着彩色屋顶的几幢乡村小屋被蔚蓝的水、碧绿的树、娇艳的花包围着。

《明媚的风景》,她画青山碧水间三条游船列队而行,空中是与游船一起行动的白云,它们竟是鲸鱼的形状。

《宇宙是锅粥》,她画地球、太阳、月亮和各种行星构成的浩瀚宇宙,让宇宙在她的笔下也拥有了华丽的色彩。

……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既有她现实生活里的所见所闻,也有她以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创造出的梦幻之地。而那些画作也映衬出杨佩莲的内心,她是用儿童般的好奇眼光去观照世界、描绘世界。

杨佩莲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小山村,当过教师,做过商人,75岁时,她才开始拿起画笔。杨佩莲的女儿荒林至今仍记得她作第一幅画时的情形,“母亲的第一幅作品是写自传时画的自己推磨盘碾谷成米的画。”

那时,杨佩莲正在写自己的自传,有一天她告诉荒林,以前的磨盘没有了,自己写不出来,但可以画出来。荒林不敢相信。“我当时,睁大眼睛回答她:我没有听错吧?写不出来,能画出来吗?母亲不吭声,她用铅笔一笔一笔勾勒,大圆柱体上压着长形小圆柱体,是石磨上下两个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圆柱体中又伸出来木柄,彼此牵连,引伸到一个手推动的力柄。谷子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石磨中间碾谷成米,遥远的往事宛如来到眼前。”

就这样,从未学过绘画的杨佩莲,从一个磨盘开始,一提起画笔便停不下来了。待她的自传出版又出版了一本抗日长篇小说《逃离》后,她便将大部分精力转向了绘画。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成了她绘画的素材,没有在学校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她就用自己的方法——为了画一只小狗,她会拦下路过的狗仔细观察它的状态;为了画一只羊,她会跑到家乡养羊人的家里反复观看羊的特征;为了画一只鸡,大到鸡的形态小到鸡冠的颜色、羽毛的稀疏,她都要仔细求证过后才肯下笔……

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来自捕捉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来源于真实的经历。

她的女儿荒林说:“在我母亲的画里,一草一木都是有心的,每一个动物都是有灵的,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趣味,表现出内心孩童的好奇天性。天上的云,地上的墙,也会相互说话,万物皆情,自然天成。”

这次展览,展厅中央的一面墙上,有两幅向日葵颇为醒目。一幅是她照梵高名作《向日葵》而作的画,一幅则是她自己创作的《向日葵般美丽的少女》。前者无论色彩、笔触、构图都与她其他画作的感觉大不相同,有一种高冷且孤独的气质。而《向日葵般美丽的少女》却自有一种独特的味道——热烈、奔放,那是与杨佩莲其他画作一脉相承的专属于她自己的绘画语言:色彩鲜艳的画面中,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衫、戴着草帽的少女坐在盛开的向日葵中间,她的眼睛大而灵动,半张脸隐藏在向日葵后……

“向日葵不会长在花瓶里。”于乡间生长的杨佩莲说。“家乡的田野里,向日葵很多,小时候,我就在向日葵地里劳动过。”于是,她凭着记忆画下少女时代的自己在地里采摘向日葵的场景,那画中,有她对童年的回忆,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她的《太阳和向日葵》,也充满了想象的空间——那是向日葵和太阳对话的风景,有趣的是,向日葵是儿童般天真的笑脸,太阳则是慈祥老人的笑脸,一老一少,异常甜蜜,两相对照,相映成趣。

和这一系列的画一样,杨佩莲的作品几乎都是甜美的、快乐的……人们几乎很难看到灰暗的色彩和幽怨的情绪,她画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一例外地脉脉含情、惹人怜爱。这份难得的童心未泯与朴实率真,对自然的真挚表达,也让业界人士对她赞不绝口。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称杨佩莲是素人画家,在她的画册序言中他如此写道,“素人画家是画家中特殊的一类……他们耄耋之年拿起笔,述说人生,却有一种童稚般的天趣,有天堂般令人神往的澄明和洁净。”

杨佩莲的画作,也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走出了家门乃至国门——她的绘画作品曾参加澳门书会画展、珠海女艺术家画展、北京最高艺术空间共享峰会新年画展等展览,并出版了《中国的摩西奶奶——杨佩莲画选》新年历、《杨佩莲画集》等作品。她的《小狗演奏》《金鸡祝福》《月光曲》等多幅画作被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以及北京的机构与收藏家收藏。

就在展览期间,杨佩莲还成为大型女性系列纪录片《她们》(中国女人)的主角,她是《她们》所记录的女性中最年长的一位。

在杨佩莲的自传《平凡往事》的封面,有这样一行小字:一个普通女人的自传。

可读过她的文字,看过她的画,听过她的故事,却让人无法将她与普通女人联系在一起——70岁开始写书、写小说,75岁开始画画、开画展,耄耋之年还有梦想,杨佩莲做到了很多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