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传
葛家是河北唐山一户普通工人家庭。
葛庆祥为河北开滦煤矿第一个全国劳模,国庆进京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之后被提拔为矿长。葛庆成18岁奔赵各庄矿与仲兄庆祥同为矿工。因喜写作,善学习,被誉为“葛快手”。兄弟同会,荣耀桑梓。
葛庆成娶妻马翠兰,育子女5人,夫仁妻贤子孝。虽历经地震大劫,家毁院没,但一片赤诚,共赴危艰,栉风沐雨,重整家园。几代传承忠、孝、仁、勤,家风卓立,子孙遵循效行。马翠兰已届90岁高龄,其常嘱家人“感谢毛主席,跟着共产党!”
家庭寄语:
家风连国风,国风是家风。我们与祖国同心同脉同步,同富同荣同进!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丽婷
在河北唐山,葛家是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但说起“葛门葛事”却远近闻名,因为是“全国最美家庭”“首届新时代中华家风家教典范”。
这几天,家里的几个晚辈们又在准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准备让马翠兰老人带着全家去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了解一下煤矿历史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感悟父辈们奋斗的历程。
葛家与开滦有着特殊的感情,是典型的矿工家庭。新中国成立前到现在,几代人与矿区有着不解之缘。
人代会上兄弟俩
1951年3月10日,星期六。
在西山口开滦俱乐部,唐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34岁的老二葛庆祥和26岁的老三葛庆成一起被选为市人大代表。这在全市选出的277名人大代表中,不仅是件新鲜事儿,也是独一无二的。
葛庆祥当时是开滦煤矿的工会副主席兼生产部部长。葛庆成是唐山市十大厂企中最“高产”的作者。一家中有了两个人大代表,这对葛家来说是莫大的光荣!
当年葛庆祥是领工,在刚刚解放的煤矿生产中,他不怕苦不怕累,领着工友们大干“红五月”,创下了一项项纪录,带出了一个个班组。特别是“5996掌”,创造了全国采煤新纪录,他也火线入党,成为开滦的第一个全国劳模,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之后被提拔为矿长,也是全国煤炭系统由工人当矿长的第一人。
葛庆成也挺努力,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的文化程度,但参加了矿上的文艺训练班,他白天下井刨煤,晚上写作,很快就有了不少收获。
矿党委要把“5996掌”的事迹搬上舞台,写剧本的任务交给了葛庆成。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5996掌》的剧本创作完成。演出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开创了矿工写矿工、矿工演矿工、矿工说矿工的先河。
“葛氏兄弟”手足情深,互相体贴,互相鼓励,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着青春力量。
大地震中母女俩
现在,坐镇葛家执掌“帅印”的是马翠兰老人。已届90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非常健谈。
“我这辈子啥都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前受苦受欺压,灾年闹饥荒,又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现在过的才是幸福的日子!这得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当年因为父亲被掳到日本当了劳工,马翠兰老人14岁被迫嫁入葛门,后从农村随丈夫葛庆成到矿区生活。她笑着说自己“没文化、没工作、没职务”,但“有良心、有脑子、有力气,总想着过好日子”。她带大了5个儿女,想方设法让丈夫下井安心,真正撑起了一个家。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顷刻间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罹难,16万人伤残,4204人沦为孤儿。
马翠兰老人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当时葛家正处在重灾区,左右两个院子死亡20多人。她在倒塌的房屋里,救出三儿子昌秋和受伤的丈夫及大儿小女,又和赶回来的大女儿素英去帮助救人。
“第二天,幸存的人们扒物资、搭棚子、找食物、清尸体……在小学校的操场上搭了几个大灶台,又过上了吃大锅饭的日子。”
马翠兰老人主动请缨,成为队里的厨师,为乡亲们尽心服务,还把家里能用的炊具和扒出的粮食拿出来给大伙儿,一连几天都在灶台前忙碌着。
几天后,马翠兰的二儿子葛昌平徒步走了70多里,从林西矿安全回来了,一家七口又团聚,都为“重建家园”出力。之后,马翠兰扶孤助残,帮亲戚带孩子,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一直忙到返城。
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时候,市里举办了“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评选,共有20人当选,马翠兰名列其中,被称为“三美母亲”。她说:“经历了地震和生死大难,活着就是好!只要精神不垮,谁也不会趴下!只有活出个样儿来才值!”
说起这段经历,马翠兰说大闺女葛素英跟她走过了所有的日子,是她最好的帮手。
葛素英今年70岁。她曾向往去边疆,1966年秋,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踏碎了梦想。
1978年秋,她回城上班,积攒的激情迸发,工厂变家里,工地成阵地,干事业成了一种常态。被评为先进、转为干部、成为党员,葛素英不断释放着“青春”的能量。1997年,她光荣退休,专事家里普通的生活,把家庭、家教、家风,与国安、国强、国昌联系起来,展现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葛素英千方百计丰富家里的活动。她是“老妈长寿记事”的主笔,记录了全家人的所作所为;春节举办“家庭颁奖会”,进行家庭总结。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她和妹妹素文“逼”不识字的母亲学画蜡笔画。家里按她的生日设立了“大姑节”。“孺子牛持家,一人立范怀朴素;领头羊乐业,三代为标引群英”。这是弟弟送给她的嵌名对联。
关键时刻兄妹俩
1973年秋天,按有关政策,葛庆成到开滦林西矿办理了退职手续,一个子女顶工到开滦上班。这无异于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为一个挣扎度日的家庭打了一针“强心剂”。
谁去呢?兄妹几个推来让去,最后父母决定让大哥葛昌浩去。然而,当葛昌浩从公社领回表格,只见顶工的名字是葛昌平,弄得父母一脸茫然,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俩哪个不是你们的儿子?!谁去都一样啊!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原来他在办手续时改成了弟弟的名字。
在葛家,还有一个场景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是关于小女儿葛素文的。
素文是5个儿女中最小的,是名幼儿教师。大地震的时候10岁,她睡在母亲的右边。自救后的马翠兰和丈夫先扒出了三儿子。顺着声音摸索着到了窗台前,把素文保护好,安慰她别急!这时候10岁的素文对妈妈说:“妈,不用管我!快去救我大哥!”她声音不大,一连说了三遍,那话音儿直钻心底。因为她知道大哥是壮劳力,可以救人,干好多事儿。天亮时,她才从窗口被扒出来,也是最后一个被救的。
“后来提起妹妹这句话,家人都挺感动,永远记在了心里,也让乡亲们赞叹不已。刚刚10多岁的孩子,大有舍生取义的境界!”葛昌浩说。
1982年,父亲葛庆成退休了,三儿子昌秋和素文都可以顶工。“我不接工,让妹妹去!”葛昌秋说。原来他也要学大哥的做法“让”。就这样,当年12月葛素文顶工到了开滦林西矿,成了一名幼教老师。不久,葛昌秋考上了中专。
兄妹情深,互相谦让,成为葛家的又一“底色”。前些年,葛素文的儿子要结婚,新房的事儿有些为难。葛昌秋知道后对妹妹说:“不用急!把我的房子让给外甥,都在一个小区里,互相还有照顾。”
握笔时代父子俩
在葛家有两个“文化人”,一个是父亲葛庆成,一个是三儿子葛昌秋。
葛庆成手中的笔握了60多年。虽然是一名井下的掘进工,但他在油灯下写、在膝盖上写、在炕桌上写、在单位里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50多万字的《我在开滦几十年》,小说集《艾兰花》、散文集《老伴穿上红花鞋》《乡村一千零一页》、戏剧集《挂谁的》等等。
2010年7月3日,84岁的葛庆成走了。儿子葛昌秋送给父亲的对联是:“拿镐把做窑,开拓掘进釆煤通风井运项项搞定;握笔杆码字,小说散文曲艺戏剧诗歌篇篇比肩。”
葛昌秋说,父亲曾告诉他,“心里想着别人,别人心里才想着你。名字就是两三个汉字,时间长了就忘了,可做人的道理却是永远的!”
葛昌秋记住了,一个学财会的中专生,经过12年的打拼,不仅成为高级记者,还被评为河北省高层人才,作为连续两届的河北省政协委员,他提出了许多有前瞻性和实际价值可操作的提案。他不仅是“河北十大爱心人物”“河北十大新闻名人”,也是“河北省优秀青年”,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成为2008年奥运火炬手。
作为大地震幸存者,葛昌秋致力于地震文化的研究,关注灾难报道和地震孤儿、截瘫患者、重组家庭等特殊群体。多年来,他策划了“轮椅攀山看唐山”“为奉献者奉献”“救助耳聋三胞胎”“大学生社会责任寻访”“扶贫三明治”等2500多项公益活动,让16个先天性贫困聋儿听到了春天的声音。他采写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毛泽东》《首钢汽车大拍卖》《唐山开办企业家市场》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奖百余项,把理想信念融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为时代而歌!
享受幸福祖孙俩
马翠兰,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城市,环境变了、容颜变了,但老人对人生、对生活、对家庭、对社会的情感没变。
老伴儿走后,俩闺女“逼”着马翠兰用蜡笔画画。从没拿过笔,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不会写的马翠兰,把自己经历的日子慢慢地画了出来。180多张蜡笔画让她成了“80后画家”。
马翠兰对党有赤诚深情,总是羡慕党员,到了米寿之年,还想要提出申请。当要成立“家庭党小组”时,她第一个支持,并告诫大家:“必须听党的话,坚决跟党走!”有着30多年党龄的葛素英就成了组长。
去年7月,在孙女葛珊的帮助下,马翠兰“写”了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看着奶奶要求进步,孙子葛亮也有了想法,正积极努力工作。
2018年6月29日,外甥冯杰和李巍的女儿降临人间,取大名:宇茁,小名苗苗。马翠兰老人荣升太姥姥。苗苗可谓福娃,一人牵动众人,全家全心全力呵护,一老一小成为葛家的“重点”。
舅爷葛昌秋搜集了6月29日的《人民日报》等各类报纸,计29种集成一册,并附文章记述,成为苗苗特殊的满月礼。希望她长大后翻阅,让她记住感恩父母和家人外,尽知出生时的大千世界,不忘初心初步,早日成人成才,立家效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葛门葛事,一家人,70年,往事无限,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国事,哪些是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