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玉林
■ 高雪
2019年中秋节前夕,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妇联组织的一次读书会上,昆明市“最美家庭”家庭成员戴志动情讲述了他与妻子段明红的恩爱以及共抗病魔的感人故事,真挚的夫妻感情温暖了现场每一个人。
戴志曾是一位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小组长。早年,他为了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做过冰棍、糕点、蔬菜等小生意,小有积蓄。但长期在外奔波,较少顾家的他和妻子的距离越来越远,1999年,他们分手了。
离婚后,戴志带着女儿继续做着蔬菜生意,后来认识了做包装箱纸生意的段明红。段明红也离异了,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共同的遭遇,共同的进取心,让俩人于2002年走到了一起,重新组建了家庭。那时,戴志38岁,段明红31岁。
再婚后的戴志和段明红,倍加珍惜自己失而复得的小家庭。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小生命,一家五口,热闹而温馨,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
2009年4月初的一天,像往常一样打理家务的段明红突然感到双手不听使唤。一家人以为是肩周炎,便到呈贡县医院针炙,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双脚也动弹不得,后来话也说不了了。戴志带上妻子到昆明有名的几家大医院治疗,多方诊治,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病症没有结论。
几经周折,最后在北京的医院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一种全世界只有32万例的罕见病,一种比癌症更难医治的疾病,几乎没有治愈的病例。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倒了这对患难夫妻。
从天而降的灾难,让戴志一时不知所措,他心疼妻子,知道妻子对于这个家的重要性。他抱定一个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倾家荡产,他也要救治妻子。
在西医无治、试试中医的建议下,他横下一条心,遍访各路中医名家,求医问药。戴志踏上了一条漫漫的艰辛求医路。
从2010年开始,戴志四处打探,求亲告友,只要有医治此病的医生或良方,哪怕路途遥远,诊费高昂,他都毫不犹豫地背上妻子前去医治。他们跑遍了呈贡周边的富民、禄劝、宜良、江川等地,就连远在昭通的巧家也都跑了无数次。
在到宜良一个小山村的中医世家求诊的一年多里,因公路到不了村庄,车只能开到山脚,戴志就背着妻子爬一公里多的山路到老中医家看诊。
每一次,他都强忍着自己的腰肌劳损伤痛,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诊治完后又背着妻子返回山下。山路崎岖,戴志每次都汗如雨下,气喘吁吁。有一次,正在下山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泥烂路滑,戴志生怕不小心摔着妻子,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摸爬着,才艰难地下到山脚,回到车上时浑身上下早已是汗水、雨水湿透……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子,他辞去了在村里担任的党支部副书记和村民小组长的职务,把蔬菜生意也停了下来,全心照顾妻子。
天气好的时候,他把妻子从五楼的家中背到楼下,用轮椅推到太阳下晒晒太阳,给她按摩早已萎缩、失去知觉的双脚双手,用一些开心的话语宽慰她的心。
按医生的要求,妻子不能有一点点的感冒着凉,否则病情就会突然加剧,一口痰上不来生命就有危险;要少吃多餐,保持肠胃通畅……为了做到这些,戴志每个月要给妻子注射两次费用高达上千元的人造血红蛋白,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五、六次流食,一勺一勺地喂到口中,以补充妻子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除了照顾好妻子,正读小学的小儿子的读书学习,也得他照看。从早到晚,里里外外,戴志每天忙得手脚不停。
治病花光了积蓄,虽说病情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但一直稳定,且坚持了10年,医生说他们在创造奇迹。他的乐观豁达和坚定信念是给妻子最温暖的礼物:“我不敢奢求她能好起来,只希望她能这样平平静静地多活一年算一年。有她在,这个家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虽然他百般努力,但还是挡不住妻子病情的发展。九年时间,妻子的体重从五六十公斤降到二三十公斤,个子从1米6缩到了1米3。2019年2月2日,妻子还是走了。“她萎缩了,但我们的心没有萎缩;她走了,但我们的爱还在。家是小家,爱是大爱。”读书会上,戴志动情地说。
“她一直活在我们的家里,我们依旧感受得到她的温暖。”戴志用爱和责任,继续做着家庭的顶梁柱,同时也用爱和责任,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