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男女平等是妇女运动的核心目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将男女平等的一贯政治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构筑了以根本大法确认权利、以基本国策夯实责任、以施政纲领强化意志的政治保证和机制与法律保障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保证和法律制度保障。
■ 姜秀花
男女平等是妇女运动的核心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男女平等,是对妇女人权的切实保障,是实现妇女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将男女平等的一贯政治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构筑了以根本大法确认权利、以基本国策夯实责任、以施政纲领强化意志的政治保证和机制与法律保障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确立男女平等宪法原则,以法律形式赋予和保障妇女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适应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把彻底解放妇女,充分发挥妇女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摆到了重要位置,把男女平等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组织制定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赋予妇女平等权利,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原则在随后颁布的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法律中都得到贯彻。如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婚姻法,从多方面规定了保障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其颁布、宣传和实施,使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1950年土地改革法确立了按人口统一分配土地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土地所有权,使妇女成为土地的主人。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男女平等原则,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后来虽经数次修改,但男女平等始终作为重要原则写在宪法之中。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正案,奠定了妇女人权保障基石。
男女平等宪法原则也充分体现在改革开放后和在新时代制定和修订的法律法规之中。如1992年制定的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强调了男女平等原则。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100多部单行法律法规在内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男女平等权利在法律层面得到进一步体现。如在政治权利保障方面,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既保障了妇女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与机会,还进一步明确了保障妇女参政比例的积极措施。在就业权益保障方面,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既保障了妇女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又满足了妇女在怀孕、分娩、哺乳期间的特殊利益和需求。在财产权益保障方面,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对保障妇女的平等婚姻家庭财产权益、土地承包权益等作出规定。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领域,母婴保健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对妇女健康权做了保障。在人身权利保障方面,刑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对妇女免受强奸、拐卖、性骚扰、家庭暴力等做出规定。中国秉持的男女平等立法理念,既体现了国际上推动性别平等、保障妇女人权的立法趋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确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彰显政府主体责任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和经济社会转型对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带来强大冲击,只有强化国家意志,才能根本解决新的历史阶段出现的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把男女平等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使宪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进入国家政策体系的最高层次,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协调提供上位性依据。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和国家推动男女平等事业和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对全球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的积极回应和国家承诺。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系统对策,具有高层次、长时效、广范围、跨部门的特点,需要以国家力量贯彻实施。1995年以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渐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并得到法律确认。如国家颁布实施三个《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目标任务与策略,夯实政府部门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使命职责。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将“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写入总则,首次明确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2006年“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持续强化。
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在出台行政法规、制定政策措施、编制发展规划、安排财政预算时,要切实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通过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使妇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门行动效果显著。1990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妇女与儿童“两纲”监测评估机制,将妇女发展纲要目标纳入各成员单位责任目标和考核体系。为加强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协调和指导,这一时期,人大立法保障妇女权益、政协协商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工作机制,性别统计制度和性别预算制度的发展等,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不断强化。就业、健康、教育、扶贫等各领域的政府行动也取得社会显效,如2009年开始政府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000年起国家实施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都为保障妇女权利、改善妇女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确立男女平等施政纲领,强化党的政治意志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进一步把妇女事业融入党的事业大局中进行统筹规划,在整体推进党的事业中促进妇女事业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大会报告,十九大再次予以重申,标志着党的施政纲领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认和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男女平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重视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政治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创新发展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的战略思考和科学谋划。
2013年党中央在给中国妇女十一大的祝词中明确要求,要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立法决策中充分体现性别意识,在改善民生中高度关注妇女需求,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回应妇女关切,使男女平等真正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深刻指出,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重视、关心、支持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力度;强调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建共享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强调“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2018年党中央在给中国妇女十二大的祝词中明确要求,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保障广大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组织动员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强调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对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行为要坚决依法打击,对错误言论要及时予以批驳。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专列章节对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作出部署,内容更加丰富,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2011年~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深入实施。源头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创新建立;2012年~201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建立了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将男女平等价值理念引入法规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各环节。
男女平等从宪法原则到基本国策、再到党的施政纲领的历史发展及落地实施,反映了党和政府在性别问题上的价值观念、基本立场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保障妇女权利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保证和法律制度保障。 (作者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