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高峰
■ 韦艳春
“我种有10亩沃柑,亩产2000至2500公斤,按照以往的市场价6元1公斤,预计今年我的收入10万多元。”盛夏的早晨,覃福江站在自己的果场里,眼见青油油的小果已经挂满枝头,喜笑颜开。
覃福江曾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大才社区的贫困户,正是依靠柑橘种植,顺利脱贫,“这得感谢欧慧群支书,是她带领我们种植沃柑、砂糖橘。”
欧慧群却谦虚地说:“我只是提供了种苗和技术支持,最主要是村民们把种果当成事业来做,用心呵护,就没有不富的道理。”
欧慧群是大才乡大才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从事柑橘种植已有6个年头。在做好村中事务的同时,她经常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
起初,欧慧群种下的砂糖橘甜度不够。她不断钻研、学习,还经常向县农业局、水果局等部门的专家请教。经过一年多的摸索,通过土壤改良和优化配肥,她种植的砂糖橘不仅糖度含量远远高出行业标准,而且品相好,成为远近客商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我种的50亩砂糖橘、沃柑,全部和外地老板签订购销协议,不愁销路,保证了每亩收入上万元。”欧慧群带着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走进她家的果园,步履轻快。
停留在一棵砂糖橘的果树旁,她指着根部,经验老到地说:“如果柑橘市场上某个品种出现价格跌落,我可以通过高位嫁接的办法,更换种植品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移风险,减少损失。”
为保证柑橘种植过程的绿色无污染,欧慧群只施用有机肥,并通过人工除草的方式,把杂草作为肥料还田。这样不仅环保,而且保证了橘树的养分。
领头雁的榜样力量,引发了村民们的跃跃欲试,欧慧群乐见其成。她在自家发展柑橘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先锋带头作用,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向加入的贫困户传授种植技术,聘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果园打工。目前,光是在她果园就业的贫困户就有100人,人均增收1000元。
去年3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妇联给欧慧群的果园挂上了“环江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牌匾,她的干劲更足了。这两年,基地带动大才社区周边50多名妇女种植砂糖桔、沃柑共计800多亩,预计3年后,产量达到500万斤,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
“现在村里种植的砂糖橘,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尤其是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很大,基本是供不应求,大家的生活更有甜头了。”欧慧群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