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住我家”几乎是当下中国家庭中绝大部分的问题所在。我们只能在这样交织的关系里找到最适合当下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的那块生活的糖果。
日前上海书展期间,三联书店主办了一场《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新书分享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向读者介绍了本书背后的创作历程。通过分享书中的家庭故事,她讲述了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个体家庭”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方法。
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中国的上一代父母大部分都肩负起了帮助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于是,很多人选择和上一代人同住,或者每天定时从父母那里接送孩子。我们没有权力去评判这种隔代帮忙抚养的好坏,只能在这样交织的关系里找到最适合当下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那块生活的糖果。
“父母住我家”,这是谁的家?
沈奕斐介绍,她在研究中发现,我们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最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这本书中的研究是从2006年开始的。当时流行的一个理论是,中国出现了核心家庭的理念,成年子女跟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所以家庭会越来越小,我们会以小家庭为单位来组织我们的生活。
然而沈奕斐意识到,她自己作为独生子女,一结婚她的父母就来一起生活了。跟老人住在一起,就会出现各种矛盾。为了解决跟父母住在一起到底怎么办才好的问题,她决定做个研究——“父母住我家”。研究结果发现,不管是不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都非常紧密。据统计,在上海如果家里有第三代的话,父母每天来家里的比例是70%,每周至少有一天到子女家里去和每周去三天的加起来,比例是91%。也就是说,如果有第三代的话,代际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在这个过程中,沈奕斐认识到,“父母住我家”几乎是当下中国家庭中绝大部分的问题所在。现在的老人们很悲哀地发现,过去40年是老人的权力不断下降的过程。今天年轻女性拿到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男性,而是来自于老人的让渡。而权力的让渡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两代人有不同的想法
研究发现,有智慧的人都有很清晰的“这个家是谁的家”的概念。一般来讲老人到子女家里去,这个家就是子女的家,但是老人在自己的家里,那就是他的家。沈奕斐说,这项研究对她自己的人生影响特别大,她在自己家里就跟妈妈讲,“你尽可能的听我和我先生的,万一出错了那全是我的责任。”而当她回到自己的老家或者先生的老家,她就开始不发言,不做主,“当我去尊重他人的权力的时候,反过来他人也会这么做的。”
沈奕斐进一步介绍说,很多时候没有所谓的对错,老人的经验不见得一定是错的,年轻人的经验也不见得一定是不合理的。她讲了一个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故事:
她生老大的时候是在上海一家比较好的产科医院,她婆婆跟她讲,小孩子出生要包蜡烛包,但医生告诉她说小孩要自由发展,不能包起来,她就跟婆婆争吵,她先生也坚定地站在她这边,她婆婆就有点伤心。
但是,她的老二是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妇产科医院出生的,医生告诉她要把孩子拿被单捆一捆,她一看,这不就是老家的蜡烛包吗?医生说,小孩子在子宫里是紧紧地被包裹住的,刚刚出生时把他裹一裹,形成某种模拟子宫的环境,他就会有安全感。医生说他们做了很多对照实验,发现被裹起来的孩子,晚上睡眠就会好,这样产妇就睡得好,奶产得多,孩子睡得好,吃奶的力气就大,下一次吃奶就可以吃很多。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沈奕斐听完,觉得医生说得非常有道理,就开始思考,并不是说老人讲的一定没道理,但我们觉得老人没什么权威性。
她在做这项研究的时候也发现,人们总是觉得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是因为遇到了不讲理的公公婆婆,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两代人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想法。
时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通过很多类似的案例,沈奕斐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家庭生活其实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时间、关系、亲密、互相的容忍,都会使得我们的家庭形态发生改变。她希望告诉大家,其实幸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矛盾也都是可以调解的。
沈奕斐总结说,时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们迁就人家一下,对方就会有所回应。如果每次要的很多,没有边界,没有底线,很可能就会破坏幸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永远找不到和自己完全一致的人,你的先生、妻子、包括你的父母都不完美, 但这些不完美是可以解决的,随着时间的磨合,每一个家庭都会找到自己家庭的相处方式。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