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走向互联网,从乡村走到全世界——在逐梦电商的过程中,她们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提高了家庭地位,找到了自身价值,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在村务治理中越来越有话语权,社会地位随之提升,上演了一幕幕“草根逆袭”的奇迹。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评论员 佟吉清
厉害啦!重庆农村大妈直播年销百万土货——在淘宝直播平台的“老坛泡菜姐”直播页面上,头戴蓝色一次性帽子的陈章蓉,操着一口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一边切辣椒,一边与网友互动,一口一个“宝宝”“宝宝”,叫得那个亲热,背景是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面摆着闪亮的坛坛罐罐。据说,她的一声声吆喝,可以创造百万年度销售额,凭借接地气的直播还有过硬的质量,产品飞往全国各地,“老坛泡菜姐”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和她一起创业的中老年乡亲,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
成为电商达人而备受追捧的留守妇女,又何止陈章蓉。当直播间成为销售阵地,网线给农产品带来走出去的机会,一个个偏僻的山村,注定发生一系列变化。可以说,农村电商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新手段,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也在无形中,让那些守家在地的农村妇女,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触控笔用胶布粘在一根铁筷子上,然后嘴用力咬住铁筷子,手机上不时发出的“叮咚”声,那是一份又一份生成的订单……家住安徽宿州市砀山县唐寨镇唐寨村的李娟,身患脊髓性空洞症,全身只有脖子以上可以有限活动。几年前,不忍心看着家里的水果烂掉,她用嘴咬着触控笔,花了半天时间,注册了“瘫痪女孩李娟卖水果”的微博账号,发出人生第一条微博:“今年好不容易收获了两万斤苹果,可是到现在却迟迟卖不出去,看着爸爸整天发愁心里好难受……”没想到,订单接踵而至,李娟做到了自食其力,还帮助了父母,不仅解决了自家的销售难题,还推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几年,电商在农村日渐走俏,一些留守妇女放下锄头和担子,操起键盘和鼠标,一边做家务,干农活儿,一边搞经营,增加收入,她们瞄准家乡有特色的土特产,靠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分享农村生活、农村美食,把农产品卖到城里去,成为足不出户的创业者,赚到的钱不比在外打工的丈夫少。在逐梦电商的过程中,她们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提高了家庭地位,找到了自身价值,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在村务治理中越来越有话语权,社会地位随之提升,上演了一幕幕“草根逆袭”的奇迹。
大山深处有好货,却运不出、卖不掉、卖不上价,是一些贫困地区的痛点。让原生态、无农药、无添加、无激素、无抗生素的特色小食、土特产品不再滞销,让那些追求方便与品质的都市人享受到满意的服务和产品,正是电商交易平台大显身手的地方。接通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让好货快速出村、卖好价、促增收,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网络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从淘宝、京东到微信、微博,再到抖音、快手,花样繁多的农产品在网上售卖,农村电商实现了井喷式发展。统计显示,从2009年阿里研究院首次认证3个淘宝村时算起,今年正值淘宝村十周年。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淘宝村数量已激增至4000余个,未来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农村电商在造福一方的同时,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面临着物流成本高、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偏低等问题。进一步填平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让农村电商发展迎来新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升电网、交通等基础设施,打通村镇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同时赋能留守妇女,加强学习和培训,教会她们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掌握电子商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式,比如,如何利用抖音视频、火山视频来宣传推广农产品,如何以视频、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拓宽产品销路,鼓励更多的留守妇女成为善宣传、懂操作,敢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农村电商带头人。
从土地走向互联网,从乡村走到全世界——中国首部农村电商纪录片《淘宝村》日前登录央视,摄制组抓取7个典型的淘宝村,用最自然而真实的影像,讲述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追赶电商潮流的故事,折射出互联网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让我们这些“剁手族”惊喜地发现,还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宝贝”必须果断放到我们的“碗里来”……
插上互联网翅膀的乡村,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搭上电商快车的妇女,未来的路更宽广。